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聂牧  王云  郭守东  刘浩  姜玮  赵晓民 《食品科学》2015,36(11):187-190
目的:研究板栗多糖对小鼠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热水提取法制备板栗多糖,小鼠连续灌胃给药(板栗多糖50、100、200 mg/kg)10 d,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检测凝血时间,在5%氯化铁(FeCl3)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中,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记录血栓形成时间、血流变异性,而后称量血栓质量。结果:板栗多糖(100、200 mg/kg)可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流波动性。结论:板栗多糖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与其抗血小板和抗凝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玫瑰精油对大鼠体外全血血小板聚集以及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取血后,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玫瑰精油高(100μg/mL)、中(50μg/mL)、低(25μg/mL)剂量组,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钙离子载体(A23187)和CaCl2激发血小板聚集,以电阻法分别检测玫瑰精油对体外全血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取Wistar大鼠50只,均于手术前3d进行分组灌胃给药,即溶剂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30mg/(kg ·d)),玫瑰精油(溶于注射用大豆油)高(100mg/(kg ·d))、中(50mg/(kg ·d))、低(25mg/(kg ·d))剂量组,然后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观察玫瑰精油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玫瑰精油能显著抑制ADP、A23187、CaCl2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和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池沼公鱼提取物的抗凝血作用。采用体外试验观察池沼公鱼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体内试验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毛细玻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结果表明,池沼公鱼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出血、凝血时间及家兔离体血浆复钙时间,说明池沼公鱼提取物具有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扬  胡志和  郭嘉  李文龙  张敏 《食品科学》2010,31(13):253-258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铬对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糖尿病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 bw·d))为阴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片组(250mg/(kg bw·d))为阳性对照组,观察灌胃乳铁蛋白(1.4、7、14mg/(kg bw·d))及乳铁蛋白铬络合物(1.4、7、14mg/(kg bw·d);按铬含量计为1.67、8.35、16.7μg/(kg bw·d))不同时间的降糖作用。结果:灌胃7d 时,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铬络合物(14mg/(kg bw·d))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低血糖(P < 0.05)及改善葡萄糖耐量作用(P < 0.01);灌胃14d 时,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铬络合物(7、14 mg/(kg bw·d))对糖尿病小鼠有极显著降低血糖及改善葡萄糖耐量作用(P < 0.01);灌胃7、14d时,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无显著降低血糖及改善葡萄糖耐量作用(P > 0.05)。结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乳铁蛋白铬络合物剂量的增加,和食用时间的延长,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和改善葡萄糖耐量作用会越明显,而乳铁蛋白则无显著降糖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球盖菇提取物(SRE)对小鼠肝和主要脏器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30d 给予低(100mg/(kg bw·d))、中(200mg/(kg bw·d))、高(400mg/(kg bw·d))剂量SRE 后,灌胃给予CCl4(80mg/(kg bw·d))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处死后取肝及主要脏器测定抗氧化酶活性,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CAT 和SOD 同工酶。结果:与模型组比,高剂量SRE 能显著提高肝总SOD、Mn-SOD、CuZn-SOD 及CAT、GPx 活性。主要脏器抗氧化酶活性测定表明,给予SRE 后,心和肾SOD、CAT、GPx 活性比模型组显著提高;造模后肾Mn-SOD 表现出代偿性增高,给予SRE 后能使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脏器CAT 同工酶都为1 条,在造模后酶带染色密度明显降低,在给予SRE 后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肝有1 条Mn-SOD带和3 条CuZn-SOD 带,在给予SRE 后能使这些酶蛋白含量达到或高于正常水平;心、肾有1 条Mn-SOD 带和4 条CuZn-SOD 带,SRE 能增加心、肾CuZn-SOD 酶蛋白染色密度。结论:SRE 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同工酶酶蛋白含量,有效预防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和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小鼠的凝、出血时间,动、静脉血栓造模实验以及对大鼠凝血三项的检测实验,验证活性地龙蛋白胶囊在动物体内抗凝及抑制血栓生成的活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地龙低(22.50 mg/kg)、中(45.00 mg/kg)、高剂量组(90.00mg/kg),每天给予灌胃给药(1 mL/100 g),连续7 d。末次给药后1 h,于小鼠尾尖剪断和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分别观察小鼠出、凝血时间。另有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3.00 mg/kg)、地龙低(15.63 mg/kg)、中(31.26 mg/kg)、高剂量组(62.52 mg/kg)。每天给予灌胃给药(1 mL/100 g),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计算两侧颈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抑制率以及眼底静脉丛取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鞣花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正常组比较,地龙胶囊可以延长小鼠尾出血及凝血时间(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90.00 mg/kg)延长尾出血活性(18.88 min)及凝血效果(82.63s)最好。另外,与模型组相比,地龙胶囊随剂量升高抑栓效果逐渐增强,高剂量组(62.52 mg/kg)活性最好(湿重抑制率76.53%;干重抑制率72.49%)。实验表明地龙胶囊具有抑制血栓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草苷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ICR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依达拉奉3mg/(kg bw·d)和甘草苷高、中、低剂量(40、20、10mg/(kg bw·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 再灌注22h 后,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苷可明显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MPO 活性及ICAM-1 表达。结论:甘草苷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活性。  相似文献   

8.
蜂胶软胶囊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建辉  高荫榆 《食品科学》2010,31(7):260-262
研究蜂胶软胶囊对高血脂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本实验采用60 只雄性SD 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 组:低(83.3mg/(kg bw·d))、中(250mg/(kg bw·d))、高(500mg/(kg bw·d))的3 个蜂胶剂量组,阴性(普通饲料组)、阳性(高脂饲料组)、溶剂(植物油)对照组。分别连续灌胃30d,同时设采尾血进行血脂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中、高两剂量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溶剂及阳性对照组,血清HDL-C 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蜂胶软胶囊有极好的辅助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枣多糖(EAP)的抗疲劳生物功效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清洁级ICR 小鼠192 只,随机分为4 批,每批48 只,分别进行负重游泳、肝糖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测定实验。每批动物再随机分为4 组,即正常对照组、EAP 低剂量组(100mg/(kg bw·d))、EAP 中剂量组(500mg/(kg bw·d))、EAP 高剂量组(1000mg/(kg bw·d)),连续灌胃30d 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结果:EAP 中、高剂量组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EAP 各剂量组均能增加肝糖原含量;EAP 低、高剂量组能够减少血清尿素氮含量;EAP 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乳酸含量。结论:EAP 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程光宇  刘俊  王峰  陶明煊  金邦荃 《食品科学》2010,31(13):267-272
目的:研究鸡腿菇子实体多糖(CCP)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液及肝脏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CP 对照组(400mg/(kg bw·d))和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小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优降糖组(100mg/(kg bw·d))、CCP 低剂量组(100mg/(kg bw·d))和高剂量组(400mg/(kg bw·d)),连续灌胃给药30d。小鼠被脱臼处死,分别取血液和肝脏测定小鼠各项抗氧化指标,并采用4%~35% 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胶电泳分析CAT、SOD 同工酶。结果: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CCP 30d后,能显著提高血液SOD、GPx 活性;能显著提高肝脏总SOD、CuZnSOD、CAT 和GPx 活性。同时,给予CCP 后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小鼠血液和肝脏GSH、TAOC 水平,显著降低MDA 含量。造模后糖尿病小鼠肝脏CAT 和CuZnSOD同工酶染色密度低于正常小鼠,在给予CCP 后,染色密度增加接近对照组,MnSOD 同工酶在造模后染色密度高于对照组,在给予CCP 后,染色密度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正常小鼠给予CCP 后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CP 能有效地提高酶和非酶体系抗氧化能力,调节抗氧化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对糖尿病小鼠血液和肝脏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小鼠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95%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对野艾蒿进行提取,得到的粗提物干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组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蒿中的挥发油。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各个萃取组分和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活性。并研究了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体内抑菌实验。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各组分的抑菌能力大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挥发油。水相组分未检出抑菌活性。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挥发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为为10.00,2.50,5.00,10.00mg/mL。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体内抑菌实验表明小鼠灌胃0.50 g/kg的野艾蒿提取物时,体内抑菌活性最好。比模型组的死亡率降低了77.78%。实验表明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蜂花粉具有强抗氧化活性,为了探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布,本研究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溶液对五味子蜂花粉进行浸提,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物的活性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其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蜂花粉不同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顺序为: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为26.11 g/100 g,总黄酮含量为27.90 g/100 g;有很强的Fe2+络合能力、还原力和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0.2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可达85%以上。本研究为进一步分离纯化五味子蜂花粉高抗氧化活性酚类物质提供依据,同时为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菱角壳乙醇提取物的分级萃取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菱角壳乙醇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2个不同极性部分,并测定其黄酮与多酚含量,CCK-8法测定菱角壳分级萃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菱角壳萃取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在两种萃取物浓度为25、50、100、200、400 μg/mL时均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最高抑制率均达60%以上,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两种萃取物均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400 μg/mL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作用肝癌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45.57%和33.34%;作用胃癌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31.01%和21.65%。结论:菱角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孜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孜然乙醇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及孜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1%,液料比16:1 (mL/g),提取时间2.2 h,提取温度83 ℃,在此条件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42.61%±0.56%),与预测值43.20%接近,表明响应面分析的结果可靠;孜然乙醇提取物中多酚、黄酮、皂苷、多糖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35%±0.03%)、(4.40%±0.29%)、(0.76%±0.04%)、(4.89%±0.28%);孜然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大小顺序为:水相 > 石油醚相 > 正丁醇相 > 乙酸乙酯相。因此,优化得到的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较强,多酚、黄酮、皂苷、多糖等都可能是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功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建宁鲜莲为原料,研究溶剂酸碱、碱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鲜莲结合酚得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结合酚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其结合酚提取工艺,并结合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法对鲜莲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鲜莲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2.8?mol/L、料液比1∶25(g/mL)、水解时间3.7?h,在此条件下,实测结合酚得率达(8.483±0.063)mg/g(以鲜莲干质量计),此外,通过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得出鲜莲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其中以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结合酚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综上所述,鲜莲富含结合酚类成分,而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比较瓶尔小草不同溶剂(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抑菌性和抗癌细胞增殖作用。以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测定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瓶尔小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微量稀释法研究了4种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同时还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研究了瓶尔小草提取物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结果表明:瓶尔小草各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抑菌和抗增殖作用。其中正丁醇提取物的活性最强,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佳,IC50为0.114 mg/mL;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均为0.313 mg/mL;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114.5 μg/mL。瓶尔小草正丁醇提取物可望进一步开发用于药品和功能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蒙古扁桃药材抗大鼠肾纤维化的有效提取物部位;方法:采用萃取法制备蒙古扁桃药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部位提取物。70只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石油醚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和水部位提取物组,模型制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除了假手术组大鼠只游离单侧输尿管不结扎,其他组别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蒙古扁桃药材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组均按生药量1.5 g/kg大鼠体重给药。给药21 d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石油醚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可以增强肾组织及血清中SOD活力,降低组织及血清中MDA水平,降低组织中HY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石油醚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结论:筛选出蒙古扁桃药材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抗肾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核桃粕经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不同溶剂萃取物通过小鼠跑台试验和负重游泳试验确定抗疲劳作用,并对有明确抗疲劳效果的萃取物进行MCI分离柱、ODS反相柱层析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核桃粕醇提物正丁醇萃取物抗疲劳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该部分上ODS柱经5%乙醇洗脱分离得化合物Ⅱ,鉴定得该化合物为4-羧基-7-羟基-8-乙酸乙酯基-3,6-环戊烯环烯醚萜苷,且能显著提高小鼠运动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野木瓜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为野木瓜总皂苷活性组分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后续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优化野木瓜总皂苷提取工艺;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对其提取物进行萃取,硅胶柱色谱层析进行分离,获得不同活性组分,MTT法检测B16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各因素对野木瓜总皂苷得率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9%,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89 min,总皂苷平均得率为2.16%;各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对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效果优于对照品熊果苷(P<0.05),其IC50分别为86.61和69.09 μg/mL;正丁醇部位分离得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Fr.6对B16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IC50分别为80.93和58.99 μg/mL,且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较分离前的正丁醇部位更好(P<0.05)。结论:本文探讨了野木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获得的活性组分Fr.6具有良好的美白活性,在美白化妆品产品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