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青岛石化600k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Ⅲ)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SDS-Ⅲ技术可以加工硫质量分数为300~900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生产国Ⅴ排放标准汽油,产品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与RSDS-Ⅱ技术相比,RSDS-Ⅲ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脱硫性能,可以实现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长周期生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岛石化600 kt/a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Ⅲ)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SDS-Ⅲ技术可以加工硫质量分数为300~900 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生产国V排放标准汽油,产品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 μg/g。 与RSDS-II技术相比,RSDS-Ⅲ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脱硫性能,可以实现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长周期生产。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生产国V汽油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Ⅲ)技术。该技术包括催化剂选择性调控(RSAT)技术以及配套的RSDS-Ⅲ新催化剂。中型试验结果表明,RSDS-Ⅲ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于硫含量较高的原料A和原料B,采用RSDS-Ⅲ技术,可将硫质量分数分别从600μg/g、631μg/g降低到7μg/g、9μg/g时,产品RON损失0.9、1.0个单位,抗爆指数损失0.4、0.6个单位。工业应用结果显示,以青岛石化MIP汽油为原料(硫质量分数为845μg/g),在全馏分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8μg/g时,产品RON损失1.5个单位;以长岭FCC汽油为原料(硫质量分数304μg/g、烯烃体积分数34.8%),在全馏分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满足国V汽油排放标准的条件下,RON损失1.5个单位。采用RSDS-Ⅲ技术生产国V汽油时,产品辛烷值损失小。  相似文献   

4.
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烃类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艺路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质量分数250~470 g/g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过RSDS-Ⅱ技术处理后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50 g/g,满足沪Ⅳ/欧Ⅳ排放标准,RON损失0.3~0.6个单位,说明RSDS-Ⅱ技术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II)技术,将某石化公司原有的一套 0.3 Mt/a喷气燃料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0.2 Mt/a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用不切割方案,氢气一次通过工艺,生产出可满足国Ⅳ汽油调合组分要求的精制汽油产品,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0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20 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小于1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介绍 RSDS-II技术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RSDS-II技术可以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150 ?g/g的满足国III排放标准要求的汽油和硫质量分数小于50 μg/g的满足国IV排放标准要求的汽油,且辛烷值损失小。长期生产运行数据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变化较大 (217~1 400 μg/g) 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且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转,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洛阳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满足欧Ⅴ排放标准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开发,近日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整体达到当前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欧盟已于2005年实施欧Ⅴ汽油标准(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我国将于2017年底汽油执行第五阶段新标准(国Ⅴ汽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该项目针对生产符合国Ⅴ汽油开发的OCT-ME催化汽油深度加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青岛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青岛石化)采用RIPP的调控技术(RSAT)生产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后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案,包括关键指标轻、重汽油分馏单元切割点的选择以及分馏精度的控制、轻汽油碱抽提脱硫醇单元各参数的控制及轻汽油碱抽提脱硫醇后硫含量的控制、重汽油加氢脱硫单元各参数的控制及加氢后重汽油硫含量的控制。针对青岛石化催化裂化汽油,轻、重汽油切割点以50~60 ℃,质量比约1:4为宜;轻汽油碱抽提脱硫醇单元要求其中硫醇硫基本被全部抽提,控制加氢后重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且与碱抽提后轻汽油混合后全馏 分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结果表明,采用RSAT生产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对各单元产品质量要求和参数进行优化和精心控制,实现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生产。可将硫质量分数从原料的700~853 μg/g降至8~9 μg/g时,产品辛烷值损失1.4~1.5个单位。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生产成功,为下一步全面采用RSDS-III技术并长期稳定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选择性调控(RSAT)技术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装置经过18个月的长周期稳定运转,工业标定结果表明,以催化裂化MIP(多产异构烷烃)汽油为原料(硫含量690~849μg/g),生产硫含量小于10μg/g的国Ⅴ汽油时,产品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约1.5个单位,收率大于99.5%,在深度脱硫条件下产品汽油RON损失较调控前减少约0.4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简称大庆石化)炼油厂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GARDES工艺技术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组分的工业实践。通过GARDES工艺技术,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能够降至5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能够降至4μg/g,烯烃体积分数能够降至30.1%,RON损失为1.3个单位,满足了汽油池调合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要求,解决了大庆石化汽油质量升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确立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出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的技术措施,即采用催化裂化稳定汽油作为原料、在加热炉前设置低温脱二烯烃反应器、设置原料过滤器等。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可用于生产硫含量满足国Ⅲ或国Ⅳ排放标准的优质汽油,且产品辛烷值损失小,同时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行,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中试装置上开展了RSDS-Ⅱ技术对不同原料油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SDS-II技术生产硫含量小于50?g/g的汽油,原料为高硫、高烯烃的常规FCC汽油时,RON损失不大于1.8个单位;原料为高硫MIP汽油时,RON损失不大于0.9个单位;原料为中、低硫MIP汽油时,RON损失不大于0.2个单位;对于中、低硫含量的MIP汽油或催化裂化原料经过预加氢处理后的MIP汽油,采用RSDS-II生产品硫含量小于10?g/g,满足未来国V标准的汽油时,RON损失不大于1个单位,说明RSDS-II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很好的适应性。RSDS-II技术在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工业应用,且实现了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转。其中上海石化的应用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含量250μg/g~470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过RSDS-Ⅱ技术处理后汽油产品硫含量为33?g/g~46?g/g,RON损失0.3~0.6个单位,装置连续稳定运转超过30个月。工业应用情况表明RSDS-II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简称大庆石化)炼油厂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GARDES工艺技术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组分的工业实践。通过GARDES工艺技术,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能够降低至5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能够降至4 μg/g、烯烃含量能够降至30.1%、RON损失为1.3个单位,满足了汽油池调合国Ⅴ标准汽油的要求,解决了大庆石化,汽油质量升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SO技术在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1.4 Mt/a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装置在102%负荷运转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硫质量分数为103 μg/g,轻重汽油切割质量比为36: 64,生产的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为11.4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从18 μg/g降至不足3 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1.4个单位,低于设计值(1.7单位);汽油诱导期从168 min升至505 min;装置能耗为675 MJ/t,低于设计值(838 MJ/t)。经过7个月的运行,装置运行平稳,生产的混合汽油产品作为国V或国Ⅵ标准汽油调合产品进入全厂汽油池。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加氢脱硫生产满足车用汽油(Ⅴ)标准的汽油(简称国Ⅴ标准汽油)时辛烷值损失偏大的问题,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溶剂抽提-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简称RCDS技术)。中试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具有上述特点的催化裂化汽油生产国Ⅴ标准汽油时的RON损失比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时减少0.9~1.9个单位。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硫质量分数为418~460 μg/g、烯烃体积分数为27.6%~27.9%、芳烃体积分数为19.2%~19.3%的清江石化催化裂化汽油,当产品硫质量分数降低至7 μg/g时,汽油RON损失仅为1.0~1.3个单位,且装置汽油收率高达99.9%。  相似文献   

16.
采用混捏方法制备了以ZnO和活性炭为脱硫活性中心的脱硫吸附剂,采用XRD,BET,Py-IR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在10 mL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对吸附剂进行脱硫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3-B吸附剂(活性炭质量分数为30%)具有优异的脱硫性能,且性能稳定。以催化裂化加氢汽油为原料,在压力1 MPa、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100:1、温度380 ℃的条件下,C3-B吸附剂的脱硫率为87.1%,产品的硫质量分数为10.0 μg/g,达到国Ⅴ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