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准确测定高品位氰化液体中金、银的含量,简化工艺流程,将活性炭纤维与锌粉两种材料相结合,对高品位氰化液体中的金、银进行分析检测。首先用活性炭纤维对高品位氰化液体中的金、银进行吸附。将吸附有金、银的活性炭纤维进行炭化、灰化,并用王水溶解灰分。对于剩余的含有少量金、银的氰化液体用锌粉进行还原,并用王水溶解还原渣。将两份王水溶液进行合并、定容,用ICP-AES进行测定,金的回收率为99.97%~100.01%,银的回收率为99.99%~100.06%(金银回收率超过100%是因为光谱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的环境条件及标准系列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导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金、银湿法冶金的发展。介绍了氰化、硫脲、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的理论研究,高压浸出金的研究,防止反应表面生成钝化膜的研究。最后,介绍了几个研究实例和从溶液中分离金、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铜难处理金矿经酸性热压氧化后,铜基本被浸出进入溶液中,消除了铜对氰化过程的影响,而银在热压处理过程中易与生成的黄钾铁矾相结合,生成难处理的银铁矾[AgFe3(SO42(OH)6],在随后的常规氰化试验中,金回收率达99%以上,但银回收率不足10%。针对银回收率低的问题,系统考察了矿浆浓度、NaCN浓度、石灰用量、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氰化时间及炭密度等因素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85~90 ℃、矿浆浓度为40%、石灰用量为40 kg/t的条件下,对氧化渣进行碱性预处理,随后在NaCN用量为0.10%的条件下浸出8 h,银回收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85%),金浸出率也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4.
吸附金-硫脲络合物的粉状活性炭的浮选A.I.Zouboulis等在非氰化技术中,金通常是在酸性介质中用硫脲浸出的。因此,从硫脲溶液中提取金的可能技术是令人感兴趣的。有关分离技术已在实验室通过分批试验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用粉状活性炭吸附金,并将其与粒状...  相似文献   

5.
根据硫铁精矿沸腾炉焙烧产物烧渣的理化性质,开展烧渣回收金、银、铜、铁试验研究。最佳酸浸条件下,获得酸浸渣渣率93.75%、脱Cu率27.08%、脱As率39.72%;酸浸渣最佳氰化条件下,获得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为77.45%和49.15%,高于生产水平,氰化渣含Au 0.69 g/t、Ag 12 g/t、Cu 0.11%、Fe 60.69%、As 0.17%、S 0.49%,浸渣金、银品位均较低;采用BY代号药剂处理酸浸溶液,铜回收率达99.9%,铁回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银的回收率,将全泥氰化提金工艺改为原矿浮选工艺,在确保金的回收率前提下,银的回收率达到92.26%,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某金精矿氰化浸出液中金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涛  叶义昌 《黄金》2006,27(9):49-50
文中使用100g/L的硫脲络合某金精矿氰化浸出液中的银,消除其对金测定的干扰.分析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使尾渣和浸出液分别计算金的回收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使用喷洒的方式,将磷酸三丁酯均匀负载到泡沫塑料上,制备了一种磷酸三丁酯增塑泡沫塑料,提高了对金的吸附率。在一定的酸度下,使用磷酸三丁酯增塑泡沫塑料对经过王水处理的氰化液溶液中的金进行富集,被吸附的金使用热的硫脲溶液解脱,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对高、中、低3个水平氰化液的管理样品(2 586.4,240.4,25.2 μg/L)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9.65%、101.08%和101.19%。取200 μg 金标准溶液13份进行平行操作,测定其平均值为198.45μg,相对标准差为2.27%,检出限为4 μg/L。使用0.3 g磷酸三丁酯增塑泡沫塑料,吸附容量在8 mg时,金的吸附率仍然可达到98.37%。与传统的吸附方法相比,本方法吸附率高,操作更简便,能够满足氰化液中金含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加纳共和国某高硫金精矿进行全浮选流程分选,并对浮选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采用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处理,金总回收率达85.43%,硫回收率为91.90%;对金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在95%以上,银浸出率为45%。  相似文献   

10.
金-锑矿石及共精矿均属于难以直接氰化的原料。因为这种方法不仅难以保证金的回收率,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氰化物。 苏联国立稀有金属科学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分所的研究表明,硫脲是从含锑物料中回收金的有效溶剂。参考文献中最先研究了,在溶液中添加二硫甲脒(S_2C_2N_4H_6)作为三价铁离子的氧化剂条件下硫脲溶液溶解金的动力学。 文章中列举了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添加在硫脲溶液中,金溶解动力学的补充研究结果。硫脲能与锑生成络合物。为了确定从金-锑原料中优先浸出金的可能性,又研究了三价硫化锑和三价氧化锑在硫脲溶液中溶解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SMF—453树脂富集氰化液中微量金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峙嵘  邹武科  刘健强 《云南冶金》2001,30(1):47-51,55
就酸度曲线、吸附速度、吸附能力和吸附反应的活化能等几个方面分别对采用SMF-453树脂吸附金银的机理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SMF-453树脂可以很强地吸附氰化物介质中的Au(CN)2^-and Ag(CN)2^-络合离子。吸附在树脂上的金和银均易被0.1mol/L和3%(M/V)的硫脲溶液洗脱,回收率为99%。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硫酸溶液中回收金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玉莲  范善海 《黄金》1991,12(5):33-39
本文从树脂选型、吸附和解吸等方面,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金量较低的硫脲硫酸溶液中,回收金、银的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用D61和732牌号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地从料液中吸附金、银;用氰化钠碱性溶液作解吸剂,金的解吸率>99%,银的解吸率>70%。  相似文献   

13.
徐海英  赵瑞琴 《黄金》1994,15(11):32-36
本文研究了氰化物溶液中活性炭吸附金银的一些行为及影响吸附效果的某些因素,对炭浆过程影响金银回收的一些参数。例如吸附金银的速度,炭的载金能力,溶液中金银的残余浓度等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氰化尾渣提金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选矿厂高硫高砷难处理金矿石经两段焙烧—氰化浸金后产生的尾渣,根据其性质分析,采用硫酸浸铁—硫脲浸金工艺进行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最优浸铁条件下,即浓硫酸用量45 m L、温度80℃、时间4 h、液固比4∶1,产出的浸铁渣再进行硫脲浸金,铁和金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0.37%和63.44%;这表明采用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该氰化尾渣中浸出回收金。  相似文献   

15.
余煜棉  张俊浩 《黄金》1994,15(6):53-56
在盐酸(3%),碘化钾(0.08%)介质中,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样液中的金和银,再用硫脲液(1.2%)反萃取,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硫脲液中的金和银。金和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5%和5.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2.3-105.5%,适用于化探样品的微量金和银和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6.
钱新明  吕虹辉 《黄金》1995,16(4):35-39
本文对硫酸和氰化钠分步解吸载金树脂上的贱金属离子,以及用硫脲硫酸溶液解吸载金树脂上的金、银络离子的解吸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绘制了解吸曲线。  相似文献   

17.
难选铅锌矿无氰选矿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难选铅锌硫银多金属矿选矿生产中长期使用氰化钠分离铅锌硫的现状,研究寻求替代氰化钠使用的多组份抑制剂、捕收剂药剂制度,及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案。研究结果获得的组合抑制剂和组合捕收剂,以及铅优先浮选中矿再磨再选方案1,和铅优先浮选中矿顺序返回方案2选矿工艺技术,可以完全取消氰化钠选别分离铅锌硫矿物。与采用氰化钠工艺的生产指标比较,小型试验指标铅精矿回收率提高5%~10%、铅精矿中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7%和11%;工业试验指标,在铅+锌原矿品位降低5%条件下,铅锌金银回收率也获得了提高。实现了对该矿山三种类型复杂难选铅锌硫矿石选矿取消使用氰化钠、采用低碱无毒药剂浮选分离铅锌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含金矿石或金精矿氰化浸金的同时,银以同样的方式溶解,但银的浸出率却始终小于金,有时二者的浸出率相差很大.根据金银浸出的电化学分析.说明反应过程中,二者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同,导致金银浸出速度的差异.在相同时间内,金的浸出率大于银的浸出率.事实证明,对于岂银高的矿石或金精矿不适于采用简单氰化流程,而需采用联合或强化流程。指明了高银金矿石中银的回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