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声景观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但是纵览我国造园历史,声景观的理念很早就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和岭南园林造园实践之中。该文通过对广东岭南古典园林的理解,对声环境中的声音要素进行了阐述,为岭南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角,为园林整体环境的构筑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一、岭南园林山石的历史及发展如果说中国皇家古典园林是当权者的园林,江南私家园林是官宦人家的园林,那么岭南园林则是贬谪文化。岭南,顾名思义指五岭之南,整个区域包括中国南海沿岸,在历史上是被贬谪之地,苏轼等文人骚客都在此留下足迹。岭南园林中的山石景观就是受到文化及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园、梁园余荫山房、春晖园可算作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从中便可见其足迹。中国古典景观环境中的景观小品虽各有其特点,但它们还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假山是中国园林景观中最大的共性之一,置石则是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宋代杜绾撰《云…  相似文献   

3.
董丽  郝培尧  胡晔  曹麟 《景观设计》2020,(1):117-121
引言中国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瑰宝,而植物景观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与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园林的规则式植物景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看似随意杂乱,实则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以自然美、外在美和意趣美使古典园林更加富有魅力。自然美园林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自然景观。中国古人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希望在园林中打造天人和谐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是对中国优秀园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四字景题的分析,探索植物景观景题造词方法及规律,提出了四字景题创作"画面感、意境美、重植物、合尺度"的基本评价标准及景题创作方式.认为在景题创作时可以借鉴诗词、楹联和古典园林景名,收集与归纳景题常用字词等,运用诗性思维,使植物景观具有...  相似文献   

5.
岭南宫苑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岭南宫苑园林研究还并不多,对于如何继续推动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仍处于开放讨论中。通过对建国后至1990年代中期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了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早期历程。对这个研究历程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结论进行回溯,从而明确岭南宫苑园林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继续完善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推进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穗欣 《规划师》2005,21(9):33-34
松园宾馆西区改造第一期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古典园林文化和现代园林文化的特征,以岭南客家围屋和岭南式庭院的风格为主线,把各节点的景观与建筑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质朴、宁静为本的山水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7.
林广思 《新建筑》2012,(4):94-98
岭南地区的早期现代园林创作曾备受关注。通过评析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奠基人林西和夏昌世的基本观念,介绍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理论基础,分析山庄旅舍、兰圃及桂林风景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技法,提出岭南早期现代园林是现代建筑思想融合地区气候因素、植物景观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性园林。  相似文献   

8.
岭南园林石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琦  郑洁 《南方建筑》2006,(4):9-14
岭南园林石景有其独特之处,叠石假山多与池水、建筑、植物共同组成园林景观。论文分析了造园石景特点及常用景观石材,并总结了岭南园林叠石的几种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9.
余荫山房是"晚清岭南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其造园艺术精湛,"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其"书香文雅",园中"有门必有楣,逢景必有联",不仅名家书法荟萃且诗文意境深远。本文以余荫山房楹联牌匾诗文中所涉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内涵,试图以此探究园主对植物的审美情趣,进而对余荫山房的植物景观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3)
从殷周、秦汉到清代末期,从最早的苑囿到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园林三大地方风格的形成和完善,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北雄南秀岭南巧",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园林艺术形态,徽派园林虽然系属江南园林,但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该文将追寻徽派园林的发展脉络,初步研究徽派园林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1.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  包志毅 《中国园林》2003,19(11):62-65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具有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芥子园画传》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及特点,以增进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宗桦  崔珩  傅娅 《室内设计》2015,(6):107-112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以科 学定量的数据对四川东部地区11所寺观园 林的选址、外围环境、植物选择、植物群落 多样性、观赏特点、种植手法和空间结构进 行了分析。随后再通过类比法,比较提炼出 川东寺观园林的植物景观特色,为重新寻回 川东寺观园林在四川乃至全国寺观园林体系 中的地位,并为地方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 和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造景是景观设计学中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植物造景不仅是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来创造优美的景观,引起人视觉的愉悦,与时俱进的植物造景包含更深更广的含义。广义的植物造景是以多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植物造景的科学性、艺术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空间性、文化性七个方面的阐述,揭示了各个特性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各自在植物造景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恭王府花园植物景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恭王府花园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王府花园之一,是私家园林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恭王府花园现状的调查研究,在与清代载滢《补题邸园二十景》诗文对比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花园植物景观,并分析总结出以恭王府花园为代表的王府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晏忠  蔡如 《南方建筑》2011,(3):48-51
通过对岭南四大名园的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使我们对传统岭南园林植物景观有更全面的了解,对发扬传统岭南植物景观特色,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的植物景观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金荷仙  华海镜 《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直接渗透到对待自然与植物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不仅包含一般的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内容,而且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在植物学、美学之外,更增一层宗教神秘色彩;寺庙园林植物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这4方面切入,以期揭示园林艺术如何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自然的植物人性化;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所产生的双赢度如何由量变到质变等奥秘.  相似文献   

17.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鑫  张琦  吴正旺 《风景园林》2012,(2):109-117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对古典主义园林优秀设计手法的传承与发展涉及到诸多的层面。以"轴线"这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最典型的设计语言作为主题,从集中性空间、整体性设计以及透视学原理三个层面简要分析古典主义园林轴线景观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对"轴线"这一设计手法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空间结构的延续、空间拓展的意识转变还是集中性空间的重组,"轴线"仅仅是一种媒介,旨在引出对地域性景观更深层次的精神传承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王玏  魏雷  赵鸣 《华中建筑》2012,(5):105-107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山水诀》中的园林美学观点。希望通过对传统画理与园林美学的研究,在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园林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颐和园昆明湖水生植物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慧兰 《中国园林》2005,21(9):76-79
论述了昆明湖水生植物布局手法以及植物引种、原有物种保护等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昆明湖水生植物分布的建议.昆明湖应用成功的水生植物可为北京大小山水公园的建设,如奥运公园水体景观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