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准贝氏体渗碳钢在汽车齿轮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比研究了BZ18Q准贝氏体钢与20CrMoH钢的渗碳特性、耐磨性及焊接性。发现BZ18Q准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渗碳性能。与20CrMoH钢相比,BZ18Q准贝氏体钢渗碳后心部组织更为细小,耐磨性更好,而且焊缝组织均匀细小、强度高。对比研究及试生产结果表明BZ18Q准贝氏体钢可用来制造汽车渗碳齿轮  相似文献   

2.
与18Cr2Ni4 WA、18CrNi3MoA等含Ni 优质合金渗碳钢相比,BZ18Q 准贝氏体渗碳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渗碳性能及耐磨性,并且热处理工艺简单和价格低廉。可替代这些昂贵的含Ni 优质合金渗碳钢制造一些承受大载荷、性能要求高的重要零件,为企业带来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伪渗碳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新型贝氏体渗碳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工业渗碳试验非渗层的组织。结果表明,常规正火热处理和不同的伪渗碳热处理后贝氏体渗碳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伪渗碳工艺实验材料的组织和渗碳工艺中非渗层组织没有出现过分长大及粗化的情况。920℃×10h降温至880℃空冷+680℃空冷+加热880℃空冷+200℃回火伪渗碳处理和渗碳热处理,实验材料才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销盘磨料磨损和冲击磨料磨损的耐磨性和磨损机制,确定了回火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及其对耐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碳层的耐磨性接近或优于18Cr2Ni4WA钢;以微切削型磨料磨损为主的准贝氏体钢渗碳件,宜采用180℃回火,以应变疲劳型磨料磨损为主的准贝氏体钢渗碳件,宜采用280℃回火;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对材料的耐磨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微切削型磨料磨损,机械稳定性高的残余奥氏体不利于提高耐磨性;对于应变疲劳型磨料磨损,机械稳定性高的残余奥氏体明显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空冷贝氏体渗碳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减少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变形和开裂 ,研制了一种新型空冷贝氏体钢 ,其成分为 (质量分数 ,% ) :0 2C ,0 7Si,一定量的Cr、Mn ,测定了其CCT曲线。用空冷贝氏体渗碳钢制作的齿轮 ,经渗碳后空冷 ,齿表面硬度在 6 1HRC以上 ,齿心部硬度在40HRC左右 ,冲击韧度为 82J·cm 2 ,较好地满足了齿轮的硬度和强韧性要求。齿尖渗碳层的显微组织是下贝氏体 高碳马氏体 ,齿的心部是贝氏体 低碳马氏体复相组织。这种组织保证了齿轮既具有较高的抗接触疲劳性能又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用该钢制造的齿轮变形小 ,精密度高 ,可极大地降低运行时的噪音  相似文献   

6.
新型微变形齿轮钢渗碳特性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种新型微变形齿轮钢的渗碳特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渗碳空冷,渗层碳浓度梯度平缓,表层硬度为61~63HRC,心部硬度达到35~42HRC。表层组织为细小分散马氏体 少量残留奥氏体,过渡层为针状贝氏体 板条马氏体,心部主要为束状贝氏体。渗层耐磨性好,基体力学性能优良,能很好地满足齿轮的服役条件。  相似文献   

7.
硅对准贝氏体渗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硅对准贝氏体渗碳钢渗碳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降低渗层碳浓度、使渗碳层碳含量的分布平缓,阻碍渗层碳化物析出,渗碳后空冷渗层最外层组织为高碳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硅能显著提高渗碳钢的回火抗力。  相似文献   

8.
汽车变速箱齿轮渗碳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井式渗碳炉,研究了20CrMnTi渗碳钢渗碳淬火的工艺参数,采用理化、量化测试手段,研究了渗碳淬火工艺参数对20CrMnTi钢齿轮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及残余应力的影响,测量了残留奥氏体和渗碳浓度分布,确定了最佳的渗碳温度和保温时间等渗碳工艺参数,减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ZF变速器齿轮用国产ZF钢渗碳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甲醇和醋酸乙脂作为渗碳剂在炉内的碳势变化,为国产ZF钢编制了三种渗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三种渗碳热处理工艺完全满足ZF变速器齿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低合金钢高浓度渗碳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低合金钢在820℃~860℃固体高深在的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高浓度渗碳工艺可在钢的表面形成大量一状,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使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稳定性及低的脆性。  相似文献   

11.
准贝氏体钢是在贝氏体钢合金化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硅而组成的。准贝氏体是含碳过饱和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以不同形式分布的富碳奥氏体的复合组织。应用实践证明 ,准贝氏体钢具有高强、高韧、耐磨等特性 ,而且工艺性能良好 ,在许多工业部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准贝氏体是高强度超级钢的一种理想的基体组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化学、金相、能谱等方法, 研究了低碳贝氏体钢在表面锈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 在含Cl-环境中的继续腐蚀行为. 实验发现, 低碳贝氏体钢和作为对比材料的低碳钢试样的表面锈层受损伤后, 在继续腐蚀过程中均能很快得到修复. 在损伤程度与继续腐蚀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低碳贝氏体钢的锈层电阻与损伤修复率均高于低碳钢. 低碳贝氏体钢基体/锈层界面的断裂韧性高于锈层本身.在受外界作用时, 锈层不会沿基体/锈层界面彻底脱落从而在基体表面保存残留锈层. 残留锈层能明显促进新锈层在损伤部位的形成. 原有锈层与损伤部位新形成的锈层中Cu和Cr含量接近, 并与钢基体的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13.
贝氏体转变过程的阶段性及类调幅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含有阻碍碳化物析出的合金元素的钢,贝氏体转变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准贝氏体阶段和典型贝氏体阶段,准贝氏体阶段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典型贝氏体阶段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间隙型65Si2MnMo合金及置换型Ni28Mn合金贝氏体转变过程存在间隙原子(C)和置换原子(Ni)的类调幅分解现象。典型贝氏体转变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源来自过饱和的贝氏体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碳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25%,含Si量分别为0.34%和1.45%的两种高强度贝氏体钢的冲击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冲击磨损试验条件下,含1.45%Si贝氏体钢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加工硬化特性,经冲击磨损试验后表面更为粗糙,其抗冲击磨损性能低于含0.34%Si贝氏体钢。经约2700次冲击磨损试验后,前者的磨损失重比后者的约高50%。  相似文献   

15.
低碳贝氏体钢渗碳工艺及在轿车齿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低碳帐房底体钢的渗碳工艺、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液火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钢渗碳工艺性能良好,渗碳层组织理想,力学性能优良,采用渗碳气冷淬火 ,使轿车齿轮淬火变形比20CrMnTi钢的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 Gleeble 热模拟试验技术,确定贝氏体辙叉钢与 U71Mn 钢轨钢电阻对焊时热影响区的温度场分布及顶锻压力工艺参数;利用该参数在小型闪光焊机上进行小试件焊接试验,确定闪光焊接试验参数;利用 Gaas-100 次级直流闪光焊机对贝氏体钢辙叉与 U71Mn 钢轨进行整轨实际焊接,分析焊接接头拉伸、冲击、硬度分布等力学性能以及其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贝氏体辙叉与钢轨闪光焊接的最佳顶锻压力为 30 MPa 左右,其焊接热影响区很小,焊接接头各项力学性能均达到了铁道部有关标准要求,贝氏体钢辙叉与 U71Mn 钢轨采用闪光对焊直接焊接是可行的.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heat-affected zone (HAZ) in weld joints of bainite steel and U71Mn steel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upset pressure of flash butt welding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Gleeble thermal simulation test technology.After some small specimens of bainitic crossing steel and U71Mn rail steel were welded with a miniature flash butt welder by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flash butt welding experiment, bainitic steel crossing and U71Mn steel rail were practically welded with Gaas-100 direct current flash butt weld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ensile toughness, impact test and hardness,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welded joi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upset pressure of flash butt welding is about 30 MPa, which the HAZ is very small,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welded joint comes up to the standard of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The welding bainitic crossing steel and U71Mn rail steel by flash butt welding is completely feasible.  相似文献   

17.
利用周浸加速腐蚀实验与力学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超低碳铁素 体钢以及09CuPCrNi钢这3种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变化. 与超低 碳铁素体钢和09CuPCrNi钢相比, 新型低碳贝氏体钢不仅力学性能提高了, 而且耐腐蚀性 能亦得到改善, 其腐蚀速率明显低于其余2种对比钢, 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其优势更加 明显. 3种钢的锈层具有相近的相组成, 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的腐蚀产物颗粒最细小且锈层 最致密, 同时在接近钢基体的锈层处Cr和Cu的富集程度最明显且Cl的含量最低. 新 型低碳贝氏体钢锈层阻碍氯离子透过能力高于其余2种对比钢锈层.  相似文献   

18.
用EPS做模型,干砂造型在负压的状态下浇注碳钢,系统研究影响各种工艺条件下EPC法生产碳钢件内部增碳的因素。发现模型分别用石英粉、刚玉粉、锆英粉3种涂料涂覆,浇注碳钢件均有内部增碳现象发生,其中使用石英粉涂料的铸件内部增碳较小,采用底注式浇注,同一铸件随着铸件高度的增加,内部增碳增加。另外,随真空度的增加内部增碳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