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料,配合去离子水、促进剂、润湿分散剂、抗收缩剂、触变剂、填料等研制出水性不饱和聚酯腻子。研究了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去离子水以及助剂配比对水性不饱和聚酯腻子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备水性不饱和聚酯腻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气干性不饱和聚酯腻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腻子所用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及合成工艺、腻子和固化剂的配方制备工艺。讨论了影响腻子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技术角度评述了不饱和聚酯腻子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腻子组成物中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种类,性能,合成方法。给出几种常有的腻子配方。  相似文献   

4.
118~#腻子专用树脂研制成功快于聚酯腻子可用于汽车、机床、家电、模具的制造及修补等。国内年需求量约4000吨。国内制备减子的树脂一般是采用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由于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不是气干性的,故制成的腻子由于空气的阻聚作用而使表面发粘不干,从?..  相似文献   

5.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2):32-32
200902034环境友好型聚酯涂料组合物和由其涂覆的带有凹凸外观的三片金属罐;200902035贮存稳定性优异的不饱和聚酯组合物、含该组合物的腻子组合物及其修补涂装方法;200902036不饱和聚酯;200902037基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快干树脂及其镜背金属镀层保护涂料。  相似文献   

6.
以双环戊二烯(DCPD)为改性剂,合成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了总酸总醇配比、癸二酸用量、二甘醇与三甘醇配比对改性不饱和聚酯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表干时间短、柔韧性好、机械性能优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配方.以此树脂为基材,制得了各项性能均符合日本标准的腻子.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GL-93不饱和聚酯腻子,其性能指标与日本同类产品相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不饱和聚酯及其腻子的制法。讨论了影响腻子性能(如凝胶时间、气干性、打磨性和贮存稳定性)的诸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超声改善MWCNT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分散性的基础上,通过非共价官能团化的方法引入处理过的天然填料柠檬酸化纤维素(CNFCA)来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并采用偏光显微镜、旋转流变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WCNT的加入可以使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提高,通过溶剂辅助超声的方法可以使MWCNT的分散性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不饱和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CNFCA的加入使得不饱和聚酯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超声分散和研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CNFCA和MWCNT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其在不饱和聚酯中的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9.
α-亚麻酸改性的新型耐湿热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湿热性能较差的缺陷影响了其应用领域及使用寿命,用α-亚麻酸可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改性剂掺量对不饱和聚酯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改性与未改性不饱和聚酯耐湿热性能的比较,同时用红外光谱图(IR)对其反应效果进行了微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亚麻酸对不饱和聚酯的改性极大地提高了其耐湿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不饱和聚酯腻子主剂不稳定的原因.研究了促进剂、加速剂及阻聚剂等对不饱和聚酯腻子快干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剂对不饱和聚酯腻子快干性与稳定性影响显著,其质量分数为0.80%较适宜;阻聚剂对不饱和聚酯腻子稳定性影响显著,质量分数为0.8‰较适宜:腻子表干时间为30min、实干时间为81 min、60℃稳定性为...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权 《中国涂料》2013,28(1):51-53
利用二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及TDI合成一种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以羟基封端的不饱和聚酯,第二步利用不饱和聚酯的—OH与TDI的—NCO反应合成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使得树脂分子链段上既有不饱和链节又含有聚氨酯基团,结合了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使其涂膜性能优异。试验发现TDI加入量为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合成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功能化不饱和聚酯树脂如气干性、阻燃性、强韧性、光敏性和低收缩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和特性进行了介绍,对了未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方向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赵利  张玉梅 《聚酯工业》2003,16(3):32-34
研究了利用聚酯下脚料生产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分析了原料配比及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将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的性能与邻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及间苯二甲酸型聚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论认为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树脂。  相似文献   

14.
以废聚酯、乙二醇和丙三醇为原料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进而制得了不饱和聚酯清漆。当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0,促进刑为不饱和聚酯的0.2%时,清漆的颜色较深,综合性能最佳;当不饱和聚酯、苯乙烯、MMA的质量比为100.0:31.5:3.5,促进剂为不饱和聚酯的0.1%时,清漆的颜色较浅,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5.
原子灰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改进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原子灰的组成、树脂结构及固化机理,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角度,对如何改进原子灰各项性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导电碳纤维、不锈钢纤维和导电云母对提高原子灰导电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所制得的导电原子灰色度浅,能够满足不同色彩的表面涂装要求,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新型耐腐蚀不饱和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用PET废料制备新型耐腐蚀不饱和树脂工艺,确定了配料及反应温度.对该不饱和树脂的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实验,其性能优于通用型不饱和树脂.  相似文献   

18.
李相权 《上海涂料》2011,49(10):41-44
分析了不饱和聚酯漆漆膜绿化的原因。通过一系列实验,讨论了影响不饱和聚酯漆漆膜绿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不饱和聚酯漆防绿化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An unsaturated polyester–organophilic montmorillonite hybrid was prepared by dispersing polymerizable quaternary ammonium‐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in an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followed by cross‐linking rea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iscover the role of the polymerizable group of quaternary ammonium in improving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ilicate layers and polymer chain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montmorillonite hybrid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organophilic montmorillonite is between 2 and 5%, the tensile strength, impact strength, heat resistance, and swelling resistance of the hybrid are obviously enhanced and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pristine or nonpolymerizable quaternary ammonium‐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Results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 that unsaturated polyester and styrene in the resin can be intercalated into the interlayer space of organophilic montmorillonite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2: 2038–2044, 2004  相似文献   

20.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各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工艺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从而说明发展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急需,而且可为企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