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适合在生态混凝土中生长和修复环境的植物种类,根据红河州的气候、土壤特点,初步选择9种草本植物,并采用生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对草本植物进行栽培,同时分析所选植物对重金属Pb,Zn,Cu,Cr,Hg,Cd的富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对Pb,Zn,Hg富集最高的植物分别是狗牙根草、香根草、金叶苔草,对Cu,Cr,Cd富集最高的植物是鸭跖草;②重金属平均富集系数最高的是鸭跖草,其余依次为鬼针草、金叶苔草、香根草、沿阶草、梭梭草、狗牙根草、蜈蚣草、美人蕉,其中鸭跖草、鬼针草、金叶苔草的平均富集系数均>1。结合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适合在生态混凝土中生长的情况,综合评定9种植物中鸭跖草、香根草最适合在生态混凝土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2.
风浪侵蚀导致湖岸崩塌和岸线后退,造成沿岸财产和土地资源损失,目前生态护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香根草因其发达的根系、卓越的植物力学特性和强大的抗逆性,特别适合湖泊防浪护岸。为了研究香根草在湖泊护岸工程中的效果,结合监利县东港湖崩岸防治,介绍了湖岸香根草的种植方案和种植技术,采用水岸侧侵蚀模型计算了裸土湖岸和香根草生长湖岸在风浪作用下的侵蚀速率。结果表明,种植香根草可使湖岸的侵蚀速率减小90%以上。相对传统的刚性护岸,香根草护岸更加节省工程费用、更为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3.
选取大沽排污河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的6种修复植物旱生美人蕉、水生美人蕉、旱伞草、鸢尾、马蔺、菖蒲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养试验研究了这6种植物对水中氮磷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在复合污染水体中对营养物质和重金属Cd、Pb均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经50 d修复后,各植物对总氮TN的去除率为53.90%~94.75%,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46.76%~85.10%;对Cd的去除率达到90.39%~99.47%。其中,菖蒲、鸢尾、马蔺对总氮的修复能力较好;鸢尾、美人蕉和马蔺对氨氮的修复效果较好;而旱伞草、美人蕉和马蔺对总磷的修复能力最强。所有修复植物对Cd和Pb的富集系数都远远大于1,对Cd、Pb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Cd、Pb超富集植物来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Cd、Pb污染。  相似文献   

4.
选取再力花、风车草、黄菖蒲和美人蕉4种常见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黑臭水体下的生长特性及吸收氮磷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期间美人蕉净生物增量最大,再力花次之,风车草与黄菖蒲两者较接近。4种挺水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负荷顺序大致为:再力花美人蕉黄菖蒲风车草。而单位生物量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负荷顺序总体为:黄菖蒲风车草再力花美人蕉。该4种挺水植物都可作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应用,但若考虑其后期维护等问题,建议使用净化能力较强,而生物量增加较小的黄菖蒲。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考虑,又建议多采用挺水植物种类,黄菖蒲的数量上占优势即可。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无碳填料为对照,选用生物质碳源(玉米芯)与沸石制备碳源复合填料,分别添加到菖蒲+旱伞草、美人蕉+旱伞草、美人蕉+菖蒲3种植物组合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中,以研究生物质碳源复合填料生态浮床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浮床植物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碳源填料对促进植物生长和提升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有重要作用。加碳源组合中植物的平均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整体优于无碳组合。加碳源组合浮床对NH_4~+—N、NO_3~-—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0%、88.7%、54.4%、58.7%,较相应的无碳组合去除率提高了6.9%,5.0%,18.4%,-22.3%。加碳源组合中的"菖蒲+旱伞草"组合对NH_4~+—N、NO_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6%、92.6%、60.7%,均高于"美人蕉+菖蒲"、"美人蕉+旱伞草"组合生态浮床的去除率。推荐生物质碳源与"菖蒲+旱伞草"组合生态浮床用于水体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6.
"香根草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道路边坡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香根草技术”在我国植物学界与工程学界的研究和应用已有10多年的经验。事实证明:利用香根草的特殊性能配合其它相应植物,再使用正确的种植方式和专业养护,用于道路边坡塌方与滑坡的治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在广西通过龙滩水电站工程上的应用,能在广西起到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根草技术"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河道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香根草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十多年的经验。在南方地区的水利系统中应用的事实证明:利用香根草的特殊性能配合其它相应植物,并使用正确的种植方式和专业养护,对于河道土堤边坡的防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百色地区的水文气象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追踪观测,再次证明“香根草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绿篱加固工程的关键物种--香根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柯成椿  冯子元 《人民珠江》2002,(2):42-43,49
介绍了香根草的起源,形态特征,特点,生态适应性和用香根草固坡抗滑的设计原则。将具有发达,高强根系的香根草,作为抗滑护坡,固滩护堤等生物绿篱加固工程措施的关键物种,配合其它草,木,来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的混凝土或浆砌石挡土墙和锚固抗桩等刚性工程措施,达到经济,实用地加固工程,又能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
模拟了周调节水库的消落情况,对几种植物的水淹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周调节水库消落带上单种的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比岸坡未受淹的植株低20%~50%,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水淹环境的抑制;百喜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则与岸坡上的无显著差异,说明百喜草能较好地适应短时间的水淹环境;香根草和百喜草在整个试验期内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经过一段适应期后,香根草和百喜草生长稳定,而随着冬季的到来,香根草和百喜草的生长速度变缓,覆盖率逐渐降低,保持在30%~40%左右,且在春季发芽恢复生长;蓉草和狗牙根在冬季成活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岸坡未受淹的蓉草和狗牙根;春季狗牙根能够重新发芽生长,但蓉草复绿较少。总体来看,香根草、百喜草、狗牙根可作为水淹时长较短的消落带的植被恢复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10.
香根草系统(vetiver system)特指"实用的、价格低廉的、维护简单的水土保持、土地稳固和修复的生物工程技术"。文章从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及香根草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等方面入手对香根草系统的应用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有关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为香根草的应用及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赣南红壤边坡护坡草本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和筛选出适合赣南地区酸性红壤边坡的护坡草本植物,进行红壤边坡护坡草本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选择能够在红壤地区生长的7种草本植物(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果岭草、高羊茅、百喜草、四季青),对这7种植物进行室外的播撒试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红壤特点、成本等,选择了14个指标进行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权重,再将同一指标下不同种类植物的数据进行归一化,通过在同一指标中的占比大小来判断每种植物的权重,最后结合两组权重综合评价每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7种草本植物中黑麦草总体表现最佳且综合权重最大,百喜草和四季青次之,建议选择这3种植物作为赣南地区红壤边坡的护坡草本植物,而红三叶、白三叶环境适应性差、护坡效果一般,不建议作为该地区的红壤边坡的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12.
湖泊水质恶化和人类活动破坏湖岸植物系统,从而削弱了湖岸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在风浪的侵蚀作用下,湖岸逐渐崩塌后退,造成土地资源损失和湖岸建筑物损毁。本文提出沿湖岸种植香根草,利用香根草发达、强劲的根系加固湖岸土体,防治风浪对湖岸的侵蚀。理论计算和在东港湖的试点应用结果表明,香根草护岸可使风浪产生的湖岸侵蚀减少90%,而造价不到传统护岸措施的1/10,并且有多重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解决乡村河流微污染问题,文章以上夹河退水渠河道微污染水体为对象,以净化能力强且观赏性较好的9种水生植物为试验供试植物,构建了单一植物型生态浮床,研究了植物型生态浮床对水体中氨氮(NH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9种植物生态浮床对乡村微污染河道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有一定差异;其中,象草、芦苇、水葫芦对NH4^+-N去除率较高,分别为54.58%、61.04%、67.50%;黄菖蒲、美人蕉、水葫芦对TP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3.93%、86.26%、89.17%;黄菖蒲、风车草、水葫芦对COD去除率较高,分别为31.82%、31.83%、33.39%;该研究能够为植物型生态浮床技术在今后乡村微污染河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土层边坡支护 ,通常采用喷锚挂网技术 ,虽能达到固土护坡的目的 ,但其成本较大 ,而且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水土保持。香根草技术则克服了传统支护方法的不足 ,是一种既能支护、又能保护生态 ,且耗资小、效益显著的长久的生物措施。香根草原产于泰国、印度等国 ,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属于禾本科 ,但其并非是普通的草类。种植后生长迅速 ,叶子密集簇生 ,茎杆坚硬、直立 ,株高 1 .5~ 2m ,网状根系纵深发达 ,根长 2~ 3m ,最深可达 5m ,而且根系的抗张力十分强大 ,是同等直径软钢的 1 / 6 ,具极强的穿透能力。香根草能适应各类气候…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和植物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高炉渣、瓜子片、碎石为基质,美人蕉、黑三棱草、野茭白为植被构建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对其净化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比未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净化效果好,不同植物同种基质湿地系统对不同指标的净化效果各不相同,如不同植物对NH3-N和TN的净化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为:黑三棱草,美人蕉,野茭白;同种植物不同基质湿地系统对不同指标的净化效果也不同,不同基质对NH3-N和TN的净化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为:碎石,高炉渣,瓜子片。对NH3-N和TN浓度较高的污染环境,采用碎石为基质、黑三棱草为植被的人工湿地系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寒旱黄土区草本与灌木蒸腾排水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对披碱草、赖草、细茎冰草、偃麦草4种草本植物和柠条锦鸡儿、四翅滨藜、霸王、白刺4种灌木的蒸腾排水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草、灌植物茎叶和其根-土复合体表现出不同的蒸腾速率,4种草本植物中,偃麦草茎叶及其根-土复合体的水分蒸发速率最大,赖草的最小;草、灌植物根系具有吸水和导水作用,且草、灌植物根系越发达,对坡体水分的吸收和蒸腾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由生物学家与水利工程学家们提出的利用香根草技术治理水利工程边坡滑坡、塌方以及水库堤坝防渗和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生态植物绿稿加固工程”(VGT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3个种植植物篱的试验小区和2个对照小区在3次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将降水、坡度坡长、植物覆盖类型、土壤可蚀性K值作为影响因子输入,利用Markov模型和CA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5个小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对结果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观测和模拟的结果表明,植物篱可以显著地减少坡面土壤流失量,并且不同植物篱作用不同,香根草的水土保持作用优于新银合欢,同时香根草在10°小区的作用大于它在15°小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不同植被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及对河堤岸坡加固效果的影响,本文对含香根草、百喜草、狗牙根、紫花苜蓿根系土体和裸地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并基于FLAC3D建立河堤岸坡模型,研究了不同植被加固条件下岸坡安全系数。结果表明:4种植被均能显著增强土体抗剪强度,且香根草增强效果最明显,狗牙根增强效果最弱;植被根系对河堤岸坡加固效果明显,不同类型植被根系加固河堤安全系数为香根草百喜草紫花苜蓿狗牙根裸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结合方式对河道、险工进行防护的一种护坡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正在成为护岸工程的重要选择。本文以漳卫南运河卫运河郑口险工防护工程为例,进行了传统浆砌石护坡和新生态混凝土护坡方案分析比较,对生态混凝土的原理、优点和施工优势进行了论述。实践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护坡能够弥补传统护坡的诸多缺陷,更适合用于现代河道工程,更符合工程管理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