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俊 《中国科技博览》2012,(30):565-565
森林以其独特的性质特点,使自身既可为人类社会的当代发展享用,又可以为人类的后代存续造福。然而,若森林得不到有效的维护,那么以上两种利处就无法得到实现。所以,我们要加大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使森林成为改善人类福利的重要保证。这本身也体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政府对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给予了很高的注视程度。在相关的法律、政策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障林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资金的投入上,也相对有力,从而取得了可喜的治理成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制度上的问题.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魏询 《硅谷》2012,(6):18-18
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也渗透到信息化办公的各个领域,带给计算机操作系统难以防范的困扰。为使计算机信息安全有保障,研讨计算机的病毒的防范措施迫在眉睫。针对计算机病毒如何预防进行探究,并分析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利用EDA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研究和设计了基于FPGA的8051单片机的片上系统。本文采用VHDL语言,应用先进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在Active—HDL5.1编程环境下,应用层次化的设计思路,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以来,城市不仅是人类财富与权利的中心,更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汇集地。一代又一代的都市人不仅创造着物质财富,更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精神文明。艺术是人类文明创造出的一朵奇葩,自城市诞生以来,它就一直伴随着都市人。从古代城市的辉煌遗迹到现代都市的热闹繁华,虽然都市人和艺术都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但是,都市人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却未曾改变。都市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而艺术也带给了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城市不仅是人类财富与权利的中心,更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汇集地。一代又一代的都市人不仅创造着物质财富,更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精神文明。艺术是人类文明创造出的一朵奇葩,自城市诞生以来,它就一直伴随着都市人。从古代城市的辉煌遗迹到现代都市的热闹繁华,虽然都市人和艺术都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但是,都市人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却未曾改变。  相似文献   

6.
《工业设计》2012,(11):68-70
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观察电磁干扰如何潜在影响飞行导航和通信系统时,得到了一些惊人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自一些超宽带信号的干扰可能会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消除飞机无线电。电磁干扰(EMI)也可能会导致无线电导航系统给出错误的读数。电磁干扰也可以影响距离测量设备,在某些情况下,读出的距离可能远离一整个海里。也许最令人担忧的是,严重的电磁干扰会中断空中防撞系统显示屏上的飞机图像。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仪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不言而喻,仪表是当代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武器。仪表的种类多,功能也覆盖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实际使用中的仪表,其稳定性和精度度往往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测量结果不同的现象,这样企业将无法对产品的性能作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提高仪表的稳定性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弹性元件是仪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仪表的稳定性,是造成仪表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弹性元件的缺陷主要包括弹性滞后,弹性后效,及其它的不可恢复变形特性。弹性元件的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仪表的不稳定,失灵,甚至失准。  相似文献   

8.
当“游牧”这个词之于人们已渐行渐远,一所“行走住房”(Walking House)正从德国慢慢走在返回丹麦的路上。“行走住房”呈横向的六角柱体形,柱体形状隐含了一种趋动的姿态,而六个硬朗的棱角似乎又暗示着游走和远行从来并非轻易。实际上“行走住房”的移动不是靠柱体本身的滚动,而是依赖底部六个支架——六只“脚”——以拟人化的方式前进。对比常见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火车和轨道交通,因为这一组“脚”,“行走住房”显示出一种同人类本身更紧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赵保华 《工业设计》2012,(3):55-56,58
近几年来,我国的小型水电站的制造水平有显著提高,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倍受肯定,证明了技术改造取得的成功。但是仍然有些小型水电站因各种因素制约着自身发展,因此,对小型水电站的技术改造有实际意义,也有必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型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完善技术设备,本文立足于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的原则,分析我国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中存在的局限因素,就问题展开讨论,探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及技术改造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10.
对于现代人而言,服装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需求,服装是人类高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的日渐开放和多元化,中性化服饰风潮席卷时尚界,成为引领大众消费的一种独特的服装风格。本文先对中性化服装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接着从中性服饰的审美价值及中性服装外观心理意义两方面对中性服饰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刘润  徐余  闫澍旺 《工程力学》2006,23(2):144-148
合理地控制沉降是减沉桩基础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由于这种基础形式形成和发展较晚,实际工程中大都以以往的经验为依据进行设计。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减沉桩基础,分析桩土共同作用的机理,结合典型工程,重点分析影响沉降量的各个要素,并充分发挥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特长比较了沉降量对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为减沉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减沉桩基础中桩和桩间土协同工作,共同承担上部荷载,能很好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调整桩长是控制沉降量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场试验的超长桩端阻力承载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弄清大直径超长桩端阻力承载特性,基于15个场地中共32根桩的现场试验资料,采用作图法、归一化处理法、数学模型拟合法研究了大直径超长桩端阻力随桩端沉降的发挥性状。发现,桩端阻力随桩端沉降的变化主要有3种类型,即类型一(近似直线增加型)、类型二(转折点后增幅大为变缓的双折线增加型)、类型三(转折点后增幅几乎为0的双折线增加型),3种类型代表着大直径超长桩的破坏型式大致分为类型三代表的桩端刺入破坏和类型一、类型二代表的桩端整体剪切或局部剪切破坏;玻耳兹曼数学模型拟合桩端阻力-桩端沉降归一化曲线的效果好,相关系数R2达0.95以上;桩端阻力达到极限状态时的桩端沉降值至少在0.444d―123.433d之间,显示超长桩端阻力极限状态时的桩端沉降基本上无定值,但大部分在1.00mm―40.00mm之间;注浆后的端阻力为注浆前的2.5倍以上。结果表明,超长桩的端阻力不能被忽略,应加强研究,应充分利用它。  相似文献   

13.
肖仁成  赵锡宏 《振动与冲击》2006,25(3):147-149,154
经长期对桩的承载力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动力打桩公式在测试贯入度时无法考虑土体对桩的影响,而“低应变”法的击振能量太小,同时要计算“参振系统”的参振土体的质量,特别是,该计算方法又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高应变”法对一般单桩的击振能量:赶大导致桩士系统进入较大的塑性破坏。因此,采用一维单自由度模式分析系统最小击振力,利用一维杆件振动模式导出桩土系统的0阶与1阶振动频率(准静态),得出桩顶振动位移与桩土系统最小击振力的函数关系,能够克服“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存在的缺陷。实践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测试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桩基础承载力测试的工程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复合桩基是一种充分利用桩间土、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础型式。在其中,确定桩体的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一个应用复合桩基的高层建筑的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对其整体建筑进行了随楼层荷载增加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位置的桩(即角桩、边桩、中桩)的承载能力是不同的,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应将桩体浅层5d―10d(d为桩体直径)长度内的摩阻力剔除。本工程实例应用并验证了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超长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拟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工程实践中超长桩极限承载力一般难以确定,且在利用有限元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土体参数难以选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编制了桩基础反分析程序对实际工程进行了数值拟合求出计算参数,同时又进行了正分析。反分析采用直接分析法并用复合形法求解目标函数方程。正分析程序中土体模型采用非线性弹性Duncan-Chang模型,桩土界面采用Goodman接触面单元。计算所得的极顶位移、桩身轴力、侧摩阻力与实测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管桩承载性状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建平 《工程力学》2008,25(5):189-196
基于5根桩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对表征管桩承载性状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桩身压缩-桩顶荷载曲线进行了数学描述。结果表明:1)用Boltzmann数学模型拟合5根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效果很好,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96以上。2)从综合系数-桩顶荷载曲线图上可发现5根桩的曲线形状有3种类型。3根短桩的综合系数大,2根超长桩的综合系数小。这些反映出综合系数是一个变量而非常数,要由它来确定桩身压缩难度较大。3)用Boltzmann数学模型对桩身压缩-桩顶荷载关系曲线进行回归拟合,效果也很好,各单桩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96以上,5根桩的综合相关系数为0.9871。这样就可根据已有试桩资料的回归拟合曲线及其方程式来预测和计算该场地及其类似场地中钢管桩的桩身压缩。4)Boltzmann数学模型是适合描述钢管桩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桩身压缩-桩顶荷载这两类曲线的,它为桩身压缩及其极限值的预测、为桩顶极限承载力的判定提供了新方法。5)极限荷载与长径比成大致的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桩端阻三折线、桩侧阻双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对基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并导得了多层地基中桩周桩端土层处于各种不同状态下的竖向承载力解析解。该解答不仅能考虑桩周土的分层,还能考虑桩端土体的非线性及沉渣的影响。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两根试桩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基本吻合,计算方法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桩板基础减振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了建筑-桩板基础-地基的相互作用问题,通过计算得出了采用桩板基础能很好的达到减振的目的以及桩板基础对不同频率激励的减振效果。说明了用直接积分法解动力学问题时阻尼的简化处理方法以及微振问题有限元计算中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模型中单元从密到疏过渡方案的选取。  相似文献   

19.
王伟  杨敏  王红雨 《工程力学》2006,23(11):133-138
运用幂函数有限项级数的表达式表示群桩中单桩的桩侧摩阻力分布函数,并基于弹性理论中的变形协调关系、桩体物理方程和力的平衡关系,推导了长短桩群桩基础中联系桩顶荷载和桩顶位移之间的刚度矩阵。利用该矩阵可以分析长短桩桩基础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布情况。对于不同桩长的群桩基础的侧阻力、端阻力与Poulos方法、Chow混合方法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精度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饱和土中摩擦桩竖向振动解析解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郑辉  王奎华 《工程力学》2011,(1):157-162,170
采用与频率相关的桩土接触面模型建立了三维轴对称条件下摩擦桩在饱和土中的竖向耦合振动模型,通过势函数分解法和分离变量法求解了饱和土动力固结方程,利用桩土耦合条件得到摩擦桩竖向振动解,对桩周剪应力分布、桩顶的频率和时域响应进行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桩底支承系数和桩土接触面动刚度对桩土荷载传递有明显影响,频率相关的阻尼系数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