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酚醛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将酚醛纤维织物应用于消防领域,以酚醛纤维织物及消防服常用的阻燃棉布、芳纶1313 织物、聚酰亚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隔热性、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和输水性这5 个指标进行测试,研究相同面密度的不同种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理论对5 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这4 种织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热湿舒适性能做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酚醛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热湿舒适性,聚酰亚胺织物与阻燃棉布次之,芳纶1313 织物最差;在低温条件下,酚醛纤维织物也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聚酰亚胺织物次之,芳纶1313 物与阻燃棉布最差。  相似文献   

2.
研究LOTAN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将LOTAN纤维混纺织物与腈氯纶棉混纺织物和纯棉阻燃织物进行了对比。分析了3种织物的阻燃机理、热防护性能、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性能及机械性能等。结果表明:LOTAN混纺织物具有较高的极限氧指数,较好的热稳定性能,但其机械性能和阴燃时间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认为:LOTAN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总体较好,可以用于消防面料。  相似文献   

3.
消防服用外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消防服外层织物用间位芳纶Nomex和New Star的织物、芳砜纶Tanlon织物、阻燃棉织物及聚苯并咪唑(PBI)纤维与对位芳纶Kevlar混纺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Nomex织物具有较高的热防护性能(TPP),Tanlon及间位芳纶New Star织物热防护性能接近Nomex织物,三者无显著差异。热防护性能较差的阻燃棉织物在TPP实验中的质量损失率大。上述各类织物的热防护性能随着其面密度及厚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芳纶1414纤维含量对织物功能性的影响。介绍了芳纶1414纤维的强力及热学性能,采用不同配比芳纶1414纤维与芳纶1313纤维的芳纶纱织造芳纶织物,测试了不同配比的芳纶织物的强力、阻燃性能、热防护性能及热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芳纶织物随着芳纶1414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强力先减小后增大,织物损毁长度减小,织物热防护性能逐步提高。认为:在设计芳纶织物时,应根据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织物中芳纶1414纤维的配比。  相似文献   

5.
聚酰亚胺纤维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且热氧化性稳定、机械性能好、耐辐射的阻燃材料,以其为原料进行阻燃隔热面料的设计与开发;所设计的织物为三层织物,由外及里为阻燃层、隔热层和舒适层。聚酰亚胺纤维三层织物可用于冶金、消防、水电等部门的防护用服装的开发,还可用于飞机座椅软垫、汽车内饰装饰等。  相似文献   

6.
消防服用织物的阻燃性能及其TPP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系统的阻燃性能及其TPP值。将耐高温阻燃的Nomex、Kermel和芳砜纶织物与PTFE、TPU和三维阻燃间隔织物组合,模拟消防服的层次构成,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测试分析外层织物的阻燃性能,通过TPP试验测试分析多层织物系统的综合热防护性能。研究得出:热防护性最好的织物组合是芳砜纶、三维阻燃间隔织物和阻燃棉布,其综合热防护性能TPP值为51.9;最适宜用于消防服的织物组合是NomexⅢA、三维阻燃间隔织物和阻燃棉布,其综合热防护性能TPP值达到50.7;将三维阻燃间隔织物用于消防服结构组成,可取得较好的整体热防护效果且可减轻消防员热负荷。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8,(11)
为优化防电弧面料设计,基于防电弧面料Protera的混纺原料和混纺比,纺制了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氯纶/芳纶1313/POD(聚芳噁二唑纤维)/对位芳纶混纺织物,并对其强伸性、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阻燃、热稳定、热膨胀和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探讨了POD纤维对其舒适性和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芳纶1313相比,在稳定织物强力,增加耐磨性的同时,POD纤维改善了防电弧面料的舒适性和防护性能,其中,织物耐磨性是芳纶1313的两倍,透湿性增加了35%,电荷半衰期减少57%,热膨胀率增加了20%,热防护性能值(TPP)增加9. 2%,但是损毁长度减少22%,热收缩率降低12%。  相似文献   

8.
热防护系数是评价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关键指标。通过试验研究洗涤前后芳纶1313针刺毡、芳纶1414针刺毡、芳纶1414缝编复合毡及相关组合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面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芳纶1414针刺毡的热防护性能优于芳纶1313针刺毡;同一样品洗涤后试样的热防护系数均大于洗涤前;芳纶1414缝编复合毡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热防护性能优良,是理想的消防服隔热层面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酚醛纤维织物的热学性能,将酚醛纤维应用于消防领域,选取5种消防常用的织物聚酰亚胺织物、芳纶1313织物、芳纶1414织物、阻燃棉织物、碳纤维织物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热学试验并将热导率、热扩散系数、比热、经向极限氧指数、纬向极限氧指数等作为研究指标,研究相同面密度的不同种类织物的热学性能。单一的指标对比不能综合评价出6种织物热学性能的优劣,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理论对这5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其热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酚醛纤维织物与聚酰亚胺织物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芳纶1313织物的热学性能次之,芳纶1414织物、阻燃棉织物、碳纤维织物的热学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0.
消防服用国产新型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国产新型阻燃纤维NewStar 和芳砜纶Tanlon 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比较了它们在热防护性能方面的性能表现,同时基于防护服面料的基本要求性能和对织物组合整体热防护性能TPP的测试,研究了外层润湿状态、多层织物系统隔热值等因素对消防服多层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为消防服用国产新型织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含水率对消防服用织物导热系数及热防护性能的影响,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对不同含水量的阻燃外层织物进行导热系数的测试,并将常用消防服各层面料进行配伍组合,润湿舒适层织物模拟消防员汗湿情况,润湿阻燃外层织物模拟消防用水润湿情况,在总热流量达到83kW/m~2的情况下,采用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测试铜片热流计累计吸收的热量达到人体二级烧伤时需要的时间,以此判定面料组合的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a)消防服用织物的导热系数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增大;b)面料组合的低程度润湿(含水率在32%以下)对面料组合的热防护性能有消极影响。面料组合的含水率为26%时,其热防护性能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先利用无载体染色法及低温着色法对纤维进行染色,然后采用相同的纺、织工艺制备规格相同、颜色不同的4种芳纶1414/芳纶1313/阻燃黏胶纤维混纺电弧防护面料。利用织物强力测试仪、阻燃性能测试仪、电弧防护性能测试系统,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系统分析面料颜色对该电弧防护面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电弧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料颜色对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对电弧防护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藏青电弧防护面料的电弧防护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加入不同混纺比的阻燃FR纤维(兰精公司阻燃黏胶)后对织物综合防护性能的影响,进而综合评价以国产芳纶1313为主体的防火面料性能,分别采用GB/T3923.1、GB/T3917.3、GB/T5455及GA10等相关标准测试了加入不同比混纺例阻燃FR纤维的织物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以及阻燃与热防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燃FR纤维织物中的混纺比小于20%时,可显著降低织物的收缩率,解决织物遇火时收缩脆裂的问题,而对织物的力学和热防护性能的受影响较小;当阻燃FR纤维在织物中的混纺比大于30%时,虽然解决了织物遇火时收缩脆裂问题,但对织物其他性能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织物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防电弧织物性能对电弧防护值的影响及不同成分织物的性能优劣情况,并优化防电弧织物结构设计,选用14种防电弧织物进行性能测试,对织物性能和防护值进行偏相关分析,再利用聚类分析理论对各性能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种防电弧织物性能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电弧防护性能与织物热防护性能、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相关性较大;以阻燃黏胶纤维为主成分的面料热学性能较好,以芳纶1313为主成分的面料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文章分析了阻燃耐高温纤维、阻燃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相变微胶囊涂层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纳米多孔气凝胶涂层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的热防护机理及研究现状,概述了织物组织结构及织物物理参数对热防护性的影响,综述了热防护性能测试与评价体系,旨在为消防服的功能优化及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聚酰亚胺织物的阻燃性能,对聚酰亚胺短纤纯纺织物进行了极限氧指数、热防护(TPP)性能、热重-红外(TGA-FTIR)联用、烟密度以及锥形量热仪等火场热行为实验,同时与阻燃棉织物和芳纶ⅢA阻燃织物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织物中,聚酰亚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最大,TPP值稍低于芳纶ⅢA织物;热重-红外(TGA-FTIR)联用实验中,聚酰亚胺织物表现出极其优异的耐热性能,在528℃左右开始发生热解,800℃后依然保持60%左右的样品质量;烟密度实验中,聚酰亚胺织物的初始比光密度值最小,但生烟量较大;最后从锥形量热仪实验中总结出,聚酰亚胺织物在火场中耐热性能最好,热释放速率和总释放热最小,综合热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阻燃、隔热防护头套的研究现状.选择纽士达芳纶1313、芳砜纶、PODLON纤维和阻燃黏胶纤维等国产化耐高温纤维,从阻燃隔热面料的开发和防护头套的款式结构设计两方面展开探讨,对所开发的阻燃隔热面料的极限氧指数、隔热性、热稳定性和顶破强力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阻燃隔热面料防护头套不仅具有阻燃、隔热...  相似文献   

18.
为使聚酰亚胺应用于消防服外层织物,开发了三种聚酰亚胺织物,并测试了其性能。首先试织了聚酰亚胺14.8 tex平纹织物,为改善其性能又开发了聚酰亚胺29.6 tex平纹织物、聚酰亚胺14.8 tex×2平纹织物和聚酰亚胺14.8 tex×2四上四下方平织物;分别测试了三种织物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织物阻燃性能较好,属于不可燃织物;织物的克罗值均在0.3以上,保暖性良好。认为:聚酰亚胺14.8 tex×2四上四下方平织物综合性能最好,可用于消防服外层织物。  相似文献   

19.
选用12种阻燃面料,通过对面料进行厚度、克重、经纬密度、阻燃性能及面料经过多次洗涤之后阻燃性能的变化来探究面料各项性能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阻燃性能最优的6种面料为PBO,芳纶1414,TWARON、芳纶1313混纺面料,芳纶IIIA,芳纶1313,芳纶、腈纶和粘胶混纺面料。面料越厚,克重越大,经纬密度越小,面料热防护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消防服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和较好的热湿舒适性能,选取7种消防服用外层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织物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相关指标,分析了织物原料及性能参数等因素对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的影响,并阐述其影响规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综合评价织物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与其原料组成、织物厚度及紧度相关,舒适性能主要与织物密度、紧度以及织物厚度、面密度有关;在测试的7 种织物中芳纶防静电防护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佳,而腈纶/ 棉混纺防护织物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