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氢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获得理想的预硫化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条件。文章介绍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在预硫化过程中影响催化剂预硫化效果的因素。预硫化操作中,温度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加氢催化剂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膨胀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器外预硫化研究。研究了预硫化工艺条件对加氢催化剂硫化度α的影响。结果表明,α随着硫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烯烃加氢活性在370 ℃时出现最大值。吡啶-TPD表征结果证明,硫化温度高,催化剂的酸性强,而酸性影响催化剂加氢活性。对膨胀床和器内CS2硫化两种方法预硫化的催化剂进行烯烃加氢活性对比,发现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催化剂α值高、加氢活性好。器外预硫化的适宜工艺条件:硫化时间10 t0,硫化温度370 ℃,床层膨胀率12%。硫化和还原同时进行的催化剂活性高。  相似文献   

3.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前言加氢催化剂大多采用Mo、Co、Ni、W等金属元素作组分,并以氧化态分散在多孔的载体上。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形态的催化剂加氢活性低,活性稳定性差。若将催化剂经过预硫化处理,即在硫化剂和氢气存在下使氧化态金属转化为硫化态金属,则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是加氢催化剂开发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当今,随着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对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佳的预硫化技术能够使加氢催化剂保持最佳的加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物质主要是Ni、W、Mo、Co,其活性金属组分是氧化态的形式。由于氧化态的催化剂活性较低,稳定性很差,因此只有将催化剂进行预硫化才能使其具有高得加氢活性,从而保证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本文综述了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机理、预硫化采取的方式、硫化剂的选择、预硫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预硫化技术应用的现状,为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亮  董群  王鉴 《广州化工》2005,33(6):20-22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氧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获得理想的预硫化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条件。介绍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在预硫化过程中影响催化剂预硫化效果的因素。预硫化操作中,温度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氢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从生产实践中介绍了加氢催化剂硫化的原理、硫化剂的选择,着重介绍了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硫化方案和注意事项,对实际硫化过程中的控制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器外预硫化的方法,研究了硫化剂加入量以及预硫化浸渍温度、浸渍时间、浸渍压力等硫化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对预硫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单质硫和有机多硫化物的混合物溶于馏分油中制成的混合硫化物作为硫化剂,在温度140℃和压力1. 0 MPa的条件下,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浸渍2 h所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催化剂活性优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催化剂,且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含硫有机物和元素硫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技术的研究.实验室评价表明,二种器外预硫化催化剂都达到器内预硫化的活性,用含硫有机物作预硫化剂制得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开工过程反应平稳未出现飞温,催化剂活性达到了器内预硫化的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方  阳永荣  陈松 《工业催化》2005,13(2):19-23
加氢催化剂硫化的预处理过程是决定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环节。采用气相硫化技术在小型固定床流化反应器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的研究,通过N2吸附、TEM、TG-DTA、XRD和H2-TPR等技术对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硫化方法对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和活性均有很大影响。预硫化后的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高,活性好。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丰 《化学工程》2011,39(11):70-73
在常压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以H2S,H2,N2,CO2气体模拟炼油厂酸性气为硫化介质,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考察了硫化温度、硫化时间、空速、模拟气组成等因素对催化剂硫化效果的影响.用裂解汽油一段加氢油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高压微反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模拟酸性气为硫化介质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器内预硫化和器外预硫化两种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阐述了催化剂预硫化反应原理,并对硫化剂进行了比选,讨论了干法硫化和湿法硫化两种器内预硫化技术的特点。干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分子筛含量较高的加氢催化剂,而湿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加氢精制类催化剂。通过对比器内预硫化与器外预硫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外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器外预硫化技术具有开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必将逐渐替代现有的器内预硫化技术成为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主要技术,将是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乙烯是石化工业中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然而乙烯产品中少量乙炔杂质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乙烯的下一步应用。乙炔选择性催化加氢被认为是脱除乙炔杂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乙炔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归纳总结了活性组分、助剂、载体以及结构对乙炔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鉴于Pd基催化剂仍然是工业应用的主流催化剂,文中综述了Pd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挑战,同时提出了催化性能优化的建议。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催化剂微观调控以及电化学炔烃加氢方面进行论述,为未来提高乙炔加氢催化剂的性能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己二腈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根据催化剂形式的不同;综述了己二腈加氢制备已二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Zlegler型催化剂及贵金属络合物均相催化剂、雷尼镍(Raney Ni)型催化剂及非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在己二腈催化加氢制备己二胺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详述了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加氢效果;指出工业生产中以Raney Ni型催化剂为主,但使用寿命及环保方面限制其发展,而负载型催化剂在己二腈催化加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今后应进一步探索己二腈催化加氢中的不同产物生成机理,改进活体的负载方式及助催化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沈浩 《广州化工》2009,37(8):52-53,66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介绍了预硫化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重点叙述了国内外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鲁金芝  魏雪梅  马占伟  胡斌 《化工进展》2020,39(3):1000-1011
木质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其降解后得到的酚类物质加氢后可得大量高附加值化学品,在环境治理和原料利用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质素酚类加氢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液相酚类催化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机理及结构敏感性因素对酚类催化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阐述了催化剂颗粒尺寸对液相酚类加氢反应活性影响,并以木质素液相酚类加氢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和载体为体系,对现有的结构敏感性反应中催化剂存在的形貌效应、晶相效应进行了讨论。提出未来可通过控制催化剂形貌和晶相来研究催化剂形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为今后设计高活性木质素液相酚类加氢催化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x-situ presulfurization (EPRES) technology for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studies in laboratory scale and commercial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the adoption of the EPRES catalyst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degree of presulfurization of metal oxide components, shorten the start-up period,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 well as the danger of start-up procedure in industrial hydrotreating unit. This catalyst has been proved to be versatil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e site models are also discuss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presulfurized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7.
重整催化剂活性组分中含有贵金属,因此对重整原料中的硫、氮和砷等杂质含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为确保重整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使重整催化剂能够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需设置原料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加氢精制工艺去除有害杂质。随着煤化工的发展,煤基石脑油也将成为重整过程原料的来源,针对煤基石脑油开发相关的加氢催化剂也将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催化重整原料预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及其结构模型理论。主活性组分一般为Mo或W,助活性组分一般为Co或Ni。针对不同原料,需选取不同活性组分。其结构模型理论指出,活性组分与载体可生成四面体或八面体配位,只有八面体配位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对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工业化应用广泛的γ-Al2O3及对其改性方法和新型载体的研发。介绍了目前工业化预加氢催化剂的应用情况。指出未来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将向着活性高、选择性高及稳定性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α,β-不饱和醛/酮中双键选择性加氢制备相应的饱和醛/酮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反应,高选择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是实现该类反应工业化的关键。从活性金属、助剂和载体材料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α,β-不饱和醛/酮中双键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且从反应物分子在金属活性位上的吸附模型和空间位阻效应等方面理论上阐释了活性金属种类、金属粒径等影响α,β-不饱和醛/酮中双键加氢选择性的本质原因。对近期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制备相应饱和醛/酮反应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王亚溪  吴淑正  张宏伟  袁珮 《化工进展》2022,41(9):4790-4800
丁腈橡胶(NBR)选择性催化加氢是制备高附加值、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一个重要过程。将链段中C==C双键加氢饱和而保留氰基基团,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耐油性和耐磨性,而且可极大地改善其耐侯性、耐臭氧性等。本文介绍了NBR加氢的几种工艺,着重综述了NBR非均相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探讨了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及活性组分组成对NBR加氢性能的影响。本文还对非均相催化加氢过程中的溶剂效应、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再生进行了阐述,提出溶剂对催化加氢速率和加氢度都有重要影响,溶剂的受氢能力(β值)是影响加氢过程的关键参数。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位点被聚合物覆盖,而利用有效的溶剂洗涤或者采用催化剂表面功能化的方式,可促使活性位再次暴露,恢复其加氢活性。最后,对非均相加氢制备高附加值HNBR体系中的催化剂设计、溶剂效应和催化剂再生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抑制脱氯氢解副反应是实现高效绿色合成氯代芳胺的核心问题。依据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氯代苯胺反应的抑制脱氯方法,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设计思路可分为调变催化剂金属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制备双/多金属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聚合物稳定的贵金属催化剂和杂原子修饰的贵金属催化剂等。本文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各类抑制脱氯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抑制脱氯机理,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反应介质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杂原子修饰的贵金属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无溶剂条件下合成氯代苯胺彰显了绿色友好化工理念。两者有望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