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IEC60870-5-104远动规约支持TCP/IP网络协议和其他现有资源,实现了在集控自动化主站实时远程维护500 kV子站智能设备,包括远动通信工作站、后台服务器等。通过在50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集控主站分别搭建远程维护子网,结合2 M专用远动通道,实现了远程实时维护子站自动化设备,特别实现远程遥控复归异常远动通信工作站。该维护方法有效提高缺陷处理及时性、相关设备利用率,在湖南省500 kV电网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
50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远程维护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EC60870-5-104远动规约支持TCP/IP网络协议和其他现有资源,实现了在集控自动化主站实时远程维护500 kV子站智能设备,包括远动通信工作站、后台服务器等.通过在50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集控主站分别搭建远程维护子网,结合2 M专用远动通道,实现了远程实时维护子站自动化设备,特别实现远程遥控复归异常远动通信工作站.该维护方法有效提高缺陷处理及时性、相关设备利用率,在湖南省500 kV电网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
结合唐山调控主站和集控主站远动接入方式和通道结构的特点,对不同通道的数据传输流程进行分析比较,对调控增加“双通道”配置过程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设计方法,重点提出并解决了“双通道”配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最后阐述了优化方法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多视窗主站源端维护普遍采用IEC61970标准进行建模和IEC60870-5-104扩展规约进行传输,针对这种实现方式在建模和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IEC61850的多视窗主站源端维护方法。该方法基于IEC61850建立主子站模型,取消中间文件,使主子站模型文件保持一致;通过部署动态数据集,实现主站形成转发表后直接向子站下发;提出基于消息总线的传输模式,实现源端维护的功能。最后,提出基于IEC61850的多视窗主站源端维护方法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工程实施中存在的文件交互过多以及主子站模型转换繁琐的不足,提升主子站交互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电网调度自动化信息交互涵盖变电站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变电站与调控主站之间、主站与主站之间等环节,各环节不同应用间的信息通信标准具有各自的信息品质码。完整地解读了IEC系列标准与国内电力行业标准关于信息品质的规定。从调控数据交互信息品质应用角度考虑,介绍了IEC 62361-2标准内容,梳理了IEC系列标准(IEC61850、IEC60870-5-104、IEC60870-6、IEC61970等)及国内电力行业标准(DL476)关于信息品质码的基本原理。结合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对基础数据的应用,提出了数据交互合成信息品质处理原则,详细分析了调控数据交互过程中不同通信规约之间信息品质映射规则。最后基于信息品质应用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取代服务的调控信息验收核对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智能变电站系统,从调度主站对变电站的功能需求出发,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与调度主站一体化建模方案。该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IEC61850模型到IEC 61970模型的转换规则;提出了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IEC 61850模型到IEC 61970模型的映射方法;通过模型拆分/合并技术、图形关键信息自转换技术等实现了调度主站与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建模;利用调度主站消息总线服务和制造报文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MMS)协议栈,在调度主站端实现了基于IEC61850协议的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包头供电局兴胜运维站防误装置存在的不能实现站间闭锁、集中开票、分散操作、远程监护,子站使用生产管理MIS开操作票等问题,提出改造措施.完成了集控五防主站系统建设;兴胜变电站、韩庆坝变电站五防系统软件升级,建立集控五防通信通道;青山变电站配置微机防误装置等工作.系统投运后,提高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切实有效地提高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量测断面时间一致性的方法,包括:全网自动化装置采取全球定位系统(GPS)对时及对时校核报警机制,以确保各站时钟统一;厂站端遥测模块不设死区值,以提高数据刷新速度;主站与厂站间采用IEC 60870-5-101和IEC60870-5-104协议并行通信,问答间隔小于0.2 s;各厂站遥测数据全扫描由主站周期分组召唤命令启动并传到主站端,或主站利用手动总召命令对各厂站同时进行全数据扫描;主站将分组召、总召后的SCADA实时库备份至能量管理系统(EMS)研究库集,并将重要遥测部分写入历史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主站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中,子站以IEC61850XML方式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主站通信机必须完成IEC61850XML与主站关系数据库的双向信息转换功能;主站关系数据库的建立按照IEC61970原则进行设计。同时,主站提供的IEC61970XML服务与交换机制将实现调度端与其他相关系统的信息总线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与子站通信的智能装置通信规约杂乱、子站与主站及主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规约缺乏、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协调与调试工作使得该系统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和效益等问题,提出将IEC61850标准扩展用于变电站外通信,并建成了兼容IEC61850标准的通信体系,规定无法兼容IEC61850的智能装置接入系统的规范化方法,提出统一的系统配置维护方法,实现了主站系统的免维护。实践证明,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同时适用于传统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突破了困扰该系统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1.
以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提出主站(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变电站子站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客户(B/S/C)结构和主站与子站基于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的整体实现模式,即主站由Web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者构成:通信服务器(MMS客户端)与子站(MMS虚拟制造设备服务器)以C/S结构实现IEC 61850 MMS通信,形成主站与子站的信息交互传输通道;主站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同时以C/S结构,形成主站浏览客户向子站的信息调用通道,或驻留程序发起的对子站信息的自动调用;Web应用服务器向主站的浏览客户提供包括数据库信息与子站信息调用等服务,同时对于子站自发的告警与故障信息,由通信服务器的Java报文服务(JMS)直接驱动,实现其在主站浏览客户界面上的实时动态显示,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主站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与子站通信等初始化的依据,同时实现必要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浙江省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杨启京 《电力建设》2013,34(2):55-59
调度主站与变电站共享建模技术基于IEC 61850和IEC 61970标准,其关键技术包括变电站到主站系统的图模生成规范、调度监控中心主站对变电站模型图形的按需裁减技术2个方面内容。通过对此关键技术的研究使得主站与变电站共享建模的实用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应用,如何实现其自描述和互操作是即插即用信息交互技术的难点。根据IEC61850通信模型及规约映射,可建立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信息交互机制。该交互机制以终端层设备的信息建模与自描述配置为基础,通过对IEC61850及IEC61970/IEC61968拓扑模型的扩展来消除主站与终端模型间的异构问题;由异构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模块进行终端IEC61850信息与主站IEC61968消息的交互数据转换,形成主站层与终端层间的信息交互通路;建立由监控主站、配电终端、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的即插即用信息交互架构。设计含储能电站的配电网馈线算例,通过一致性测试验证终端自描述配置信息与主站信息交互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电世界》2016,(11)
正1现场情况随着近几年大连电力调度数据专网(SPDnet)建设的快速推进,SPDnet已覆盖全部66 kV及以上变电站,SPDnet所提供的TCP/IP网络通道的可靠性和使用维护上的方便性明显优于传统点对点的串口通道。目前,大连电网中的变电站与大连地调主站均采用双源通信,即一张信息点表同时采用串口通道的IEC 60870-5-101远动规约(以下简称101)和网络通道的IEC 60870-5-104远动规约(以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于IEC61850标准变电站的发展,面向信息点的调度主站EMs系统和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之间的通信需求冲突逐步显现出来。分析了IEC61970EMS系统与IEC61850变电站模型差异和信息交互需求.研究变电立IEC61850模型整合方式、信息交互通信模型、主站IEC61970模型转换等关键技术内容,提出了适合实际工程应月的信息交互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B/S/C结构和IEC 61850 MMS的电网故障信息系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提出主站(应用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变电站子站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客户(B/S/C)结构和主站与子站基于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的整体实现模式,即主站由Web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者构成:通信服务器(MMS客户端)与子站(MMS虚拟制造设备服务器)以C/S结构实现IEC 61850 MMS通信,形成主站与子站的信息交互传输通道;主站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同时以C/S结构,形成主站浏览客户向子站的信息调用通道,或驻留程序发起的对子站信息的自动调用;Web应用服务器向主站的浏览客户提供包括数据库信息与子站信息调用等服务,同时对于子站自发的告警与故障信息,由通信服务器的Java报文服务(JMS)直接驱动,实现其在主站浏览客户界面上的实时动态显示,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主站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与子站通信等初始化的依据,同时实现必要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浙江省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主站的模型按需共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EC 61850与IEC 61970提出电网模型由主站集中建模变为分布式按需裁剪引用变电站模型的策略,解决了智能变电站与各级调控主站之间以及各级调控主站之间的电网模型、变电站接线图、量测信息的按需共享问题。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苏州500kV常熟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等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套新型的智能电子设备通信报文调试方案:在不影响变电站站控层网络控制系统主站与运行间隔智能电子设备之间正常通信的前提下,基于IEC60870-103规约和IEC61850标准开发了一套通信报文调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全模拟智能电子设备在开入量状态变位、自检异常以及跳闸动作情况下与站控层控制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使得高效并且准确地进行智能电子设备通信报文传输的调试工作得以实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集控站防误闭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变电站集中监视模式日益普及.避免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工作中的误操作,是保证变电站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集控主站防误闭锁系统,实现了对集控主站遥控操作的多层防误闭锁,同时讨论了防误闭锁系统任一部分损坏的情况下,防误用镇功能的实现,从技术上解决了集控站监控系统遥控操作的防误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杰 《电力信息化》2009,7(6):75-77
大连供电公司建设的计最监测集抄系统由三合一计量监测终端、通信通道和主站组成,三合一计量监测终端是集台区考核总表、配变检测终端和集中器为一体的新型三合一终端。通信通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无线通信和载波通信。系统主站由计算机系统、通信设备、后台管理软件等构成。该系统具有读数准确.抄表成功率高、通信可靠性高、综合成本低、系统构建灵活方便、施工量小.运行费用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