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亮 《电信快报》2010,(5):44-48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P2P(对等网络)技术与SIP(会话初始化协议)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和SIP协议,随后研究怎样将P2P架构与SIP系统进行融合,重点讨论了P2P-SIP的实现过程,包括P2P-SIP终端如何使用SIP协议携带P2P消息实现节点的发现、加入、离开和用户注册等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P2P与SIP结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战宏 《电信科学》2006,22(5):12-16
P2P和SIP是如今互联网、IT和通信界最热门的话题,P2P带来了思想和计算模式的革命,而SIP有望在通信和呼叫信令层面一统天下.本文就P2P和SIP系统架构和两者之间可能的结合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两者可能的结合方案以及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SIP协议是下一代网络关注的热点,它是一种采用Client/Server(C/S)结构的应用层协议。SIP虽然是一种灵活的协议,却因为其C/S架构而容易使系统达到性能瓶颈。针对大型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架构的SIP会议系统设计,并介绍了主要的工作流程。将传统SIP的集中式和P2P的分布式相结合,既体现了SIP的C/S模式的优点,又发挥了P2P无中心的优越性,是未来网络会议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SIP协议是当前VoIP和IM等多媒体协议的呼叫建立协议。P2P技术提供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中通信节点之间得对等通信能力,P2P网络架构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网络架构、纯P2P网络架构、混合式P2P网络架构和结构化P2P网络架构。通过引入P2P技术,SIP网络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P2PSIP网络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操作:对P2P节点的操作和用户层面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P2P和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案。本文首先对P2P和CDN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二者融合的优势,然后介绍并分析了P2P和现有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适合运营商网络现状的P2PCDN流媒体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6.
P2PSIP系统结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P2PSIP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现有的P2PSIP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P2PSIP系统测试主要内容,并分析和探讨P2P重叠层和SIP应用层的测试重点。  相似文献   

7.
文中提出了一种在P2P架构上的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邮件网络,他可以克服IP网络上的服务器瓶颈问题和H.323协议的繁琐及低效率问题.同时介绍了本网络采用该P2P架构和SIP协议的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本网络如何对多媒体信息流的获取、存储管理以及播放.最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8.
P2P流媒体系统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P2P流媒体系统又存在很多问题:文件定位技术、节点选择技术、网络不稳定性及网络带宽等等。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网络编码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而SIP协议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P2P网络。文章将网络编码和SIP协议应用到P2P流媒体系统中,目的是解决现有P2P流媒体系统的普遍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网络编码技术和SIP协议的P2P流媒体播放系统,在网络健壮性、播放质量、网络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蔡菁 《电子质量》2010,(7):64-67
会话初始协议(SIP)是VoIP在3GPP中的标准协议,也是3GPP的多媒体子系统(IMS)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SIP通信都是基于C/S模式,因此能够将VoIP技术与P2P结合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面对复杂、开放的因特网环境,P2P和SIP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P2P-SIP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文章首先分析了P2P-SIP面临的注册攻击和拆卸会话攻击这两种安全威胁,接着又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基于网络层模型的安全机制,检测网络层的状态,用于判定是否有Attacker攻击,以及基于TLS的注册流程,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P2P SIP抖动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介绍P2P SIP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抖动问题。然后结合问题探讨了实验室环境下抖动模型的设计思路,重点围绕产生抖动现象的几个关键输入变量以及反映抖动对系统性能影响程度的几个典型输出变量,分析了抖动模型的设计过程;并基于可变输入量设计了两组测试例。最后给出了其测试结果数据,并基于对数据的处理和比较研究,初步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1.
P2P(Peer to Peer)被认为是解决C/S模式下网络宽带瓶颈的一剂良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P2P长期一直无法摆脱互通性和可控性差的顽疾,以致阻碍自身健康稳步的发展。SIP协议用于发起会话,具有简单,高效,扩展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IMS系统中。如何有效的利用SIP协议所提供的良好会话建立和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体系架构,整合各种P2P应用的资源,避免其过度的无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SIP协议和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SI模P型,最终分析并给出了P2P-SI的P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12.
陈涛 《中国新通信》2007,9(17):39-41
P2P(Peerto Peer)被认为是解决C/S模式下网络带宽瓶颈的一剂良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P2P长期一直无法摆脱互通性和可控性差的顽疾,以致阻碍了自身健康稳步的发展。SIP(会话初始协议)用于发起会话,具有简单,高效,扩展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IMS系统中。如何有效的利用SIP协议所提供的良好会话建立和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体系架构,整合各种P2P应用的资源,避免其过度的无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SIP协议和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SIP模型,最终分析并给出了P2P-SIP的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SIP、P2P以及P2PSIP技术的现有方案。以JXT和RTCClient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P2PSIP软电话原型系统。依据JXTA的管道通告发布和查询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模块结构,并设计了适配协议。最后通过测试和数据包截获,对呼叫过程的数据流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原型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P2P网络的基本原理和NAT的基本功能,提出一种新的解决TCP穿透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对位于两台NAT后面的两台主机进行了TCP通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验证了方案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石利军  梁建武 《电视技术》2011,35(20):46-4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宽带用户数的持续增长,传统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的网络电视架构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得P2P技术逐渐被重视。在下一代网络(NGN)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成为承载IPTV的主要平台。介绍了IMS体系结构和P2P网络技术,分析了P2P网络存在的不足和IMS在管理上的优势,实现了IMS与P2P网络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可控可管P2P网络电视架构方案,为网络电视架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三网融合的趋势为各种技术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P2P作为一种广为推崇的技术,必将在其中扮演它应有的角色。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分析探讨P2P、P2P直播的原理及其特点,并针对广电行业提出P2P的应用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P2P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视频会议系统体系结构。同时分析音视频同步和带宽自适应传输两个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重点叙述基于Conference XP平台的P2P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ConferenceXP融合了音频视频和网络技术中的新发展,在该平台上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8.
1方案思路 3GPP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后,网络融合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之相对应的业务也应运而生。随着P2P在Intemet的迅速发展,大量用户也被运营商所吸引。因此,基于IMS的移动网络和Intemet网络的P2P业务系统架构建立一种基于P2P应用的IMS方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考虑到移动网络的特殊性,本文建议采用半分布式P2P拓扑结构(又称混合式结构),同时借鉴了BitTorrent协议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P2P业务流量识别与系统部署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总结P2P业务流量识别最新技术的基础上,从部署原则、系统架构方案、网络架构方案等方面着重阐述了运营商部署P2P业务的具体方案,为进一步研究P2P流量控制策略和实际开展P2P业务提供了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主流的即时通信系统多数是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C/S,Clint-Server)模式或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产生性能瓶颈且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利用分层P2P-SIP网络结构,将P2P覆盖网引入到SIP后.解决现在即时通信(IM)系统存在的问题,将泛洪算法和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算法结合运用于混合的P2P网络结构,实现对所需数据资源进行高效、可靠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