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不我待     
<正>2006年至今,《无锡建议》《北京倡议》和《杭州共识》先后出台,全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日益关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湖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纷纷开展工业遗产调查工作,摸索出比较完善的程序和方法;无锡、大庆等城市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公布了工业遗产名录。工业遗产保护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2006年无锡论坛和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浪潮席卷全国,工业筑遗产调查和研究迅猛开展.通过盘点近六年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主要成果,思考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归纳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     
《建筑与文化》2013,(5):139-139
武汉|27处工业遗产入保护名单;百年前武汉最高的建筑、武汉最早的汽水厂、武汉第一个电灯公司………27处工业遗产入列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些走进历史深处的名字,近日成为武汉市重点保护“明星”。这也是该市首次专项保存城市工业的记忆链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六十年的建筑史是伴随城市化变迁的历史,本文从分析并盘点中国建筑六十年的史料入手,探讨了中国建筑师及其传媒人的使命与责任。特别从北京历史上出现的三次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研究了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文化产生的影响,近而结合全国正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提出了编研《新中国优秀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价值及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建筑遗产是十分丰厚的,截至2011年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 722处,类别上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及其他类。这些建筑遗产从各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到文物保护工作时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筑遗产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城市的灵魂,是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11月5日,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关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第一个学术组织。同日,"2010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召开。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领导到会祝贺。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也派代表到会祝贺。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宣布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成立,朱文一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栏     
综合单霁翔: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5月1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表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丧失了个性,他同时呼吁各个城市今后在保护文化景观遗产时需积极应对保护理念、开发建设、社会变迁、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与威胁。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23日第四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此次的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多所顶级高校以及台湾地区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主要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文一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先生,TICCIHBoardmember林晓薇女士,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张松峰先生,国家文物局文保司资源管理处处长肖莉女士,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唐惠虎先生,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湖北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会长桂学文先生以及其他建筑院校、研究院、规划局等相关同仁。  相似文献   

9.
短讯     
《建筑创作》2006,(9):16-16,18
8月19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在沈阳举行学术年会。来自全国百余位建筑专家,围绕搞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工业遗产的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体系分为"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国家层级"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针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综合     
单霁翔: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5月1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表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丧失了个性.他同时呼吁各个城市今后在保护文化景观遗产时需积极应对保护理念.开发建设.社会变迁.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与威胁。  相似文献   

12.
王静伟  曹永康  吴俊 《华中建筑》2011,29(4):130-132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列入普查范围,这些已登记历史建筑有着较高的综合价值,但却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该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已登记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的价值评判标准,建立了针对登记保护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体系并制定后续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金磊 《城市住宅》2017,(12):11-15
<正>近年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建筑思想、建筑艺水及技术的发展脉络出发,论述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前及未来的影响,解析20世纪建筑与建筑师被关注的原因,研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建筑,从多方面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要点,分析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建筑遗产由于具备人类历史的物质承载性和城市发展的见证作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存量更新阶段中的重点改造对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价值认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为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苏州工业发展脉络的梳理,关注不同时期的工业特点及城市特征,解构了苏州工业遗产与城市特色的关联,提出工业遗产的认定应结合城市特色,从而确定了苏州工业遗产的独特定义,构建了包含工业遗产对城市特色贡献度指标的定量评价模型,建立了"定性+定量"的认定标准体系。最后通过对苏州古城区域工业遗存的大范围普查,在按上述认定标准体系进行详细筛选、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建议认定名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性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城市遗产保护的创新方法,它在强调更大城市背景的思路框架下,还强调了根植于当地情况的一种可操作性.文章在"历史性城市景观"关键步骤的基础上,横向归纳出"遗产本体的研究及评估""遗产环境的调研及统筹"以及"项目方案的推进及沟通"3个操作内容,并结合洛阳老城"于家大院"保护更新项目,对这些操作方法进行了实践运用,希望用HUL方法对洛阳老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问题给出新的视角,同时也是HUL方法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工业建筑》2012,42(12):4+12+34+45+52+75+120+160
<正>2012年11月24—26日,中国第三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工业城市哈尔滨顺利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位专家学者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围绕"工业城市与工业遗产"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中的工业遗产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今年6月10号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而遗产日之前,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活动主题聚焦在工业遗产上。随着这样几个重要的时刻的到来,城市工业遗产问题则显得更加重要。今年5月份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一个文件,特别强调各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它过去的城市记忆。国家文物局向各个省市特别提出,各地区在建设中一定要把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近现代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严重,有许多企业的技术已很落后,应该走出历史舞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工业遗产都在消失,如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青海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实验基地等均是2001年首批进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2006年4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9个是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城区"退二进三"的快速推进,传统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规划管理中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规范和保障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杭州市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的具体实践为例,研究了工业遗产建筑在保护名录认定、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审批、用地审批、建筑审批、土地运作方式等规划管理政策体系方面的具体做法,希望对其他类别的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业遗产作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代表,是近代历史上最伟大变革的产物和见证,上世纪后期在欧美地区已经得到了普遍重视。中国作为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近代工业的发展很不均衡。伴随着抗战爆发和陇海铁路的开通,西部地区近代工业崛起,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工业遗存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与遗产所在地发展之间的矛盾。文章以我国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录中的申新纱厂为例,通过分析遗产特征、评估遗产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导向,探讨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和方法,以发挥工业遗产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