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龙滩水电站是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一定的防洪库容调蓄红水河上游洪水,与下游大藤峡水利枢纽联合调度,确保西江中下游及西北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由于西江洪水存在较为明显的前后汛期现象,因此需研究龙滩防洪库容的分期设置问题.典型洪水调洪计算结果,前汛期龙滩应设置70亿m3的防洪库客,后汛期应设置30亿m3的防洪库容.  相似文献   

2.
思贤滘的水流特征及对西北江下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江洪水对北江大堤和西、北江三角洲安全威胁很大,思贤滘对西、北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对江堤工程,水文预报和防洪工作最为关心的是洪峰水位的高低。本文根据思贤滘岗根水文站有实测流量的42场洪峰水位在5m以上的洪峰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了从1953年至1988年共129场洪峰水位在5m以上的洪水,探讨了思贤潜水流的主要特征及对西、北江下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建成近30年以来,已收到一定的治涝、发电、通航的水利综合效益。从西北江三角洲水利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为使甘竹溪适当地控制西江洪水进入北江,建议在20年一遇和2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不分洪。这样甘竹溪在维持电站发电与河道通航条件下,北江下游三角洲防洪、治涝、发电、通航等将会取得更显著的水利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任成均 《人民珠江》2023,(10):149-156
分析西、北江洪水遭遇情况对于流域水库错峰调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Gamma分布和Von Mises分布分别对洪水量级和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进行拟合,利用Copula函数构建西、北江洪水的联合分布,对西、北江洪水遭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概率非常小,当北江石角站分别发生5、10、20、50、100、200年一遇的洪水时,西江高要站发生同频率洪水的概率分别为0.345 0、0.200 3、0.108 5、0.046 6、0.023 7、0.012 0;两江洪水在6月上旬遭遇概率最大,随着两江洪水量级的增大,遭遇风险随之减小,两江洪水6月上旬遭遇5年一遇的概率为1.32×10-3,遭遇200年一遇的概率仅为1.17×10-6。  相似文献   

5.
2017年7月上旬,受上游来水影响,西江流域广东境内发生接近20年一遇洪水,是2008年以来最大洪水。北江流域发生常遇洪水,经飞来峡水库错峰调度,避免了与西江洪峰的叠加,有效地减轻了西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压力。该文分析了这场洪水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可为今后西北江三角洲洪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尧 《中国水利》2001,(Z1):106-108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等多目标效益.防洪方面,枢纽与北江大堤和琶江天然滞洪区联合运用组成北江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相当1915年特大洪水),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航运方面,可渠化库区干支流河道116km,设有500t级单线一级船闸.发电方面,发电装机容量140MW(4台单机容量35M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为5.55亿kW·h,承担系统部分调峰任务.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的防洪问题主要是西、北江三角洲的防洪问题。西、北江三角洲包括西江三榕峡和北江飞来峡以下的18个县市,其中有广州、佛山、江门、珠海、肇庆、中山等6个市和高要、四会、三水、南海、高明、鹤山、新会、顺德、番禺、清远、从化、花县等12县。有523万亩农田和680万人口受西、北江洪水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介绍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结合数据库可视化编程技术,实现图形化显示大范围网河区各种频率下的设计水面线、历史洪水水位和流量、洪水预警、洪水演进等水情信息的方法;在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个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洪水水情地理信系系统。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扩展灵活的特点,可用于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的防洪规划、堤防建设、河道水资源和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水利建设和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西江和北江洪水在思贤滘交汇后进入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西江马口站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的改变将引起下游各河道潮位的变化。该文通过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口站、三水站分流比的变化,北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潮位的变化值远大于西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的潮位变化值,据此可提出防洪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受流域洪水归槽造成水位抬升和区域河床下切引起水位下降影响,珠江三角洲泄洪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探明这种影响和变化,利用洪水、地形实测资料,分析当前洪水归槽和地形下切态势,基于河网二维水动力学模 型,分别量化洪水归槽和地形下切对西、北江三角洲泄洪能力的作用大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现状主干河道过流 能力。结果表明:洪水归槽导致珠江三角洲防洪压力陡增,相对 20 世纪 90 年代,防洪控制断面思贤滘 50 年一遇 设计洪峰流量增幅达 11.7%,西江、北江相应洪水位最大抬升幅度分别为 0.67、0.56?m;河道大规模下切增加了河 道泄洪能力,1999—2016 年西、北江主干河道平均下切幅度分别为 2.54、1.21?m,相应的洪水位普遍降低,50 年一 遇重现期洪水位最大降幅分别西江为 0.76?m、北江为 0.67?m;除三角洲上部局部河段外,洪水归槽对三角洲洪水 位抬升作用显著大于河道下切的水位降低作用。现状三角洲主干河道 50 年一遇洪水位有近 900?km 河段超堤防 设计水位,超出河段主要集中在天河、南华、三善滘附近的三角洲腹部。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珠江三角洲防洪体系 整体安全评估和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珠江委下达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 ,珠江委水文局承担了《90年代西北东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水情特征总结及洪水规律初探》课颗。该课题主要通过调查座谈和分析实测资料 ,对 90年代以来珠江流域范围天气异常及中下游河段下垫面变化进行分析、总结 ,从多方面探讨、分析了水情因素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影响。90年代以来 ,珠江流域西、北江洪水频繁 ,且峰高量大。“94 6”洪水 ,西、北江干流站纷纷出现了 50年一遇的洪水。“98·6”洪水 ,西江干流站出现 1 0 0年一遇的洪水。东江自 1 979年大洪水后 ,出现连续多年水位偏低、枯…  相似文献   

12.
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概况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防洪方面,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相当于1915年特大洪水),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英德市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整体防洪抗灾能力,英德市开展北江干堤防洪工程规划,将英德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由于英德市城区及北江干堤防洪保护区均位于飞来峡水库库区30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之内,需要配合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共同调蓄北江洪水,以确保北江大堤及其下游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为论证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的影响,通过英德城区局部调整与优化后的飞来峡水库动库容调洪二维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就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建设后,英德区间的最大淹没库容明显减小,各防护区的淹没面积大幅度减小;同时,北江干流沿程水位和流量的提升速度加快,峰现时间提前。最后提出采取预留爆破口门和设置溢流堰口门等技术措施,将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的影响消减到工程实施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珠江防洪调度系统一期工程开发了西江干流防洪调度和西北江联合调度模型,采用B/S系统结构,基于"两台一库"的技术体系框架,实现了防洪形势分析、调度方案生成、调度仿真计算、方案管理等功能,提供了与水利部和各省的洪水预报系统及调度系统的接口。  相似文献   

15.
“94.6”特大暴雨洪水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403号台风后,华南地区6月上、中旬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珠江流域西、北江中下游并发超50年一遇大洪水,两江洪峰几乎同时到达思贤滘,此时又处在潮水上涨期,西北江三角洲水位在洪湖共同作用下迅猛上涨,部分水位站达到50~100年一遇,给两广带来严重的灾害。本文在阐述流域概况基础上,分析了天气系统暴雨时空分布和暴雨洪水特点,分别论证北江洪水、西江洪水及西北江三角洲洪水情况,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试运行4年来,北江连年发生较大的秋季洪水,2002年8月洪水为秋季100年一遇洪水,飞来峡水库在调蓄北江秋季洪水、防洪减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结合航运、发电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 防洪效益 飞来峡工程建成后,可使北江大堤保护下的6.67万公顷农田及广州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考虑到目前北江大堤尚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飞来峡水库调洪近期考虑将2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同时清东、清西围的防洪标准也可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1.1 广州市区防洪效益 广州市遭受特大洪灾损失有史可考证的是1915年洪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市区的洪灾损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998年珠江流域洪灾反思促龙滩水电站早日开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武生 《红水河》1999,18(1):21-23
珠江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几年时间连续两次遭受超百年的罕见特大洪水袭击,给流域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流域内几个主要工程的防洪效益进行了介绍,特别介绍了龙滩水电站在流域内的防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大藤峡与龙滩水电站联合,可有效调节西江10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兼顾提高中小洪水时浔江两岸防洪标准,有效控制库区淹没,合理拟定防洪调度规则至关重要。以防洪控制断面为判别起调条件,针对西江上中游型、中下游型、全流域型不同类型洪水龙滩和大藤峡水库承担任务的不同,视龙滩防洪运用情况拟定大藤峡控泄条件,分析大藤峡水库合理有效的防洪调度规则,推荐采用不考虑洪水预报的防洪调度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西北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爱防洪概况西北江三角洲受洪水影响的地域,上起西江的三榕峡,北江的飞来峡,南至睦州河、江门河的三江口,虎跳门水道的横山,磨刀门水道的竹银,小榄,鸡鸦水道及石岐河口,潭州、陈村水道的三善滘,东平水道的五斗以及广州水道的白鹅潭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