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社会中心教学文化是以社会发展为本位而组织起来的,充分彰显教学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改造功能,以培养合格公民和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而生成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连续的历史脉络,它具备有利于汲取社会知识经验、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进行社会批判、引领社会进步、促进师生参与社会生活、使教学文化由迷失走向觉醒的价值。但也存在宣扬社会沙文主义、压抑人自由发展、忽视教学主体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造、鼓吹工具理性而缺乏反思精神和人文信念、使师生沦为被动适应者的局限。因此,只有对其理性地批判继承才有助于师生过上幸福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到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我们都不难发现:当大学在中西方以独立的社会学术组织形态浮出历史水面时,它本源于学术活动的规律和逻辑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大学精神的彰显。故此。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精神传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则是潜心向学、追求学术的书院精神、中体西用的思想宗旨以及学术至上的大学理念。纵深的历史证实基于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是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思想根基与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3.
展立新和陈学飞的论文《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历史误区,超越“适应论”,回归“认知理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误区还是发展规律”这一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部分师生展开了讨论,取得了如下共识:高等教育“适应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是高等教育基业长青的前提,回归“认知理性”不仅不会突破或超越“适应论”,而且要求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循“适应论”.回归“认知理性”包含在了“适应”社会之中,与“适应”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兼容了英国的学院观念、德国的研究与研究所制度和美国的民主思想。它所秉持的精英教育、真理与学术至上、自由教育和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既是其370多年发展历史的结晶,又是其超越白我、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内在精神。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理念,有助于科学系统地构建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长沙的三所大学共318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测试,调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特点及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24个积极人格品质中得分最高的主要有爱、感恩、友善、公正和美的欣赏,最低的是自控、洞察力、勇气、创造性和毅力。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一致性。积极人格品质与大学生学习适应具有广泛的正相关,尤以毅力对学习适应变异的预测最大,但目前它并没有成为大学生的突出积极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6.
自由教育(有时被称为博雅教育)即特别看重自由学术(或自由知识)的教育,主要以传承和探究自由学术为己任。历史表明,自由教育是大学的一颗童心。中国的大学可以说是在服务实业、讲求时务中诞生的,缺乏自由教育的传统,具有鲜明的自由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少之又少。自由教育的肥沃土壤由文化孕育和积累而形成,社会环境的变革和大学自身的改造对于这种文化的生成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支撑着大学的脊梁,它潜移默化影响和造就一所大学的文化品格。它不仅对大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建设民主和谐,具有学术自由、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并将它提高到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以校园文化整合学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1.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学术自由是一项特权,它使得传授真理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使得大学可以横眉冷对大学内外一切试图剥夺这项自由的人。[p19]2.使科学成其为科学的是:除非是在一个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高等专科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和建立“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路,叙述了为适应制药装备行业发展和提供合格有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体现办学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是广泛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泛化导致了学术声誉的失落。强调学术声誉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是有限度的,必须从价值重构与制度保障两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防治。价值重构的核心理念是学术责任和科学的精神气质,主要措施是提高学术诚信意识、强化学术良心以及提倡道德实践。制度保障的核心理念是社会控制理论,主要措施是学术共同体控制、组织控制、法律控制以及舆论控制。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需要综合防治,未来更需要创建学术平等、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被称作“自由哲学”,“自由、存在”是其哲学的核心内容。他在探讨大学理念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自由观,包括科研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及学术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最初阶段是农机适应农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是农机农艺相互结合,最终发展到机械化农艺,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制速度,缩短了新产品的制造周期,产品更快适应用户需要.模块化设计在小规模产品研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产品适应市场,争取用户的物质基础,是小型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学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理论原理的哲学知识就是自由学术;康德则认为应该在大学中给本身就是目的的“哲学部”以充分的学术自由.其实践意义在于形成西方大学重视理论知识的理性文化,奠定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以此意义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我们的大学存在文化短板与制度缺陷,既不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也没有良好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文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围绕大学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学术评价制度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学术评价制度运行所面临的三个矛盾,即学科之间的矛盾、竞争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术自由与行政干预之间的矛盾。设计学术评价制度时要遵循专业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原则,树立教师本位、学术自由、教师发展的理念,完善学术信用的审查制度、质量的评判制度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16.
学术自由与大学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管理和学术自由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学术自由应成为大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分析我国大学管理与学术自由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管理与学术自由的矛盾在现代大学中表现为政治与学术、行政与学术的矛盾,并提出了消解矛盾的一些 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批驳了《理性的视角》所提出的“从理性分工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活动”这一核心观点,认为认知理性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才培养而不是知识再生产.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永续动力,知识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批判了“认知理性”的理论错误及其实践危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与知识创新相结合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教授民主是维护学术自由与秩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要件。教授民主以其学术权力维护高校的学术力量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处理学术事务和学术事务管理中各有其特殊价值、内容指向及类同的组织形式;同时,教授民主实现必须重视事业责任感、权力制约、校内学术生态环境等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职业学校培养的时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工人,它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自中世纪以来,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金科玉律备受推崇.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学学术自由的内涵与维护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中世纪大学的习俗与信仰共铸的自由神话,到近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共生的自由梦想,再到现代大学的理性与法律成就的自由权利,大学学术自由沿着理念与制度双重理性化的规律这条主线历经历史变迁.鲜明的历史证明,大学只有将守持理念与完善制度相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学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