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尹俊 《棉纺织技术》2006,34(6):20-20
FA317型并条机的导条架高架四个横杆不如FA311系列并条机高架横杆长,穿入棉条后,机后棉条易相互摩擦,使棉条产生粘连、发毛,从而产生错纬和竹节.为此,我厂对该导条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竹节倍率、竹节长度及竹节间距对多彩竹节纱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三通道数码环锭细纱机利用单通道、双通道和三通道3种喂入方式纺制竹节纱的纺纱方法,分别采用4种竹节倍率(1.5、2.0、2.5、3.0)、3种竹节长度(5.1、7.2、9.3 cm)、相同竹节间距,纺制基纱线密度为27.8 tex的纯棉多彩竹节纱,并对纱线的外观参数和强伸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竹节纱的竹节实际长度大于理论值,竹节实际间距和竹节实际倍率小于理论值;竹节倍率不变,随着竹节长度的增加,竹节实际长度与理论长度的偏差量不变,且竹节纱的强力逐渐减小;竹节长度不变,随着竹节倍率的增大,竹节长度接近理论值,且竹节纱的强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毛纺科技》2021,49(9)
为了明晰半精纺羊毛包芯竹节纱的结构与性能,借助半精纺羊毛包覆涤纶长丝纺制包芯竹节纱。通过图像法和称重法分别测量竹节直径变化规律和竹节质量,并结合竹节与基纱的捻度分布,分析竹节与基纱的强力和耐磨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竹节倍率恒定,所纺竹节长度越长,实际竹节倍率越接近设计竹节倍率;竹节长度与设计一致时,其竹节平均线密度低于设计竹节倍率所对应的线密度;在竹节倍率为1.5和2.0倍时,竹节强力随捻系数增大而增大,相同捻系数下较大的竹节倍率对应的竹节强力也较大,当竹节倍率增大至2.5倍时,竹节强力明显低于竹节倍率为1.5和2.0倍时的竹节强力;纱线耐磨性变化规律与纱线强力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4.
范桂梅 《棉纺织技术》1991,19(10):39-40
过去,我厂曾经发现布面上有大量规律性的细错纬、分散性错纬及竹节等,这些次布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经跟班观察、试纺试织,终于弄清了它和并条机清洁装置工作状况不良有关。我厂并条机是A272型,为三上四下曲线牵伸,清洁器采用的是一套由摆动架和套在铝棒上的揩拭丁腈皮圈组成的自动揩拭器与吸风装置相配合(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金波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9):52-53,58
介绍了在剑杆织机上织造OE36.4/(36.4/36.4+58.3竹节)366/177 160品种的竹节规格,分析了竹节分布不匀的原因,提出了减少竹节分布空白或密集的方法。在保持竹节平均间距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加长一组或两组竹节间距,缩短其余竹节间距,可拉近空白处竹节的纬向间距,减少空白面积,并拉开密集处竹节经向间距,减轻密集程度。  相似文献   

6.
竹节织物的仿样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竹节织物类型分析入手,针对竹节织物的特殊性提出了平均节距、节长、节粗、竹节密度及竹节百分数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对生产中竹节重叠和竹节盲区的预防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图像法测量竹节纱捻度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测定竹节纱的捻度,了解捻度在竹节纱基纱和竹节部分的分布情况,采用图像法及纤维示踪法对10种竹节纱样品的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角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捻度分布与竹节纱规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图像法和纤维示踪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竹节纱基纱与竹节部分的捻度;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度的大小及分布受基纱号数、节长、节距及竹节倍数的影响.在竹节倍数增加时,基纱捻度增加而竹节捻度减少;在竹节纱循环周期内,竹节长度增大,竹节捻度增大,基纱捻度也增大,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减小;当竹节长度占竹节纱周期长度一半时,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又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8.
卢雨正 《丝绸》2012,(4):33-36
针对二值化图像的重心、面积2个指标,利用图像技术对竹节纱织物表面竹节分布的均匀性进行评价。在计算机辅助生成竹节分布图像基础之上,随机生成10 cm×10 cm的竹节分布图,通过考核各图的重心分布位置及各图之间的面积分布变异系数,综合考量竹节纱织物的竹节分布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当竹节密度较低时,减小竹节各个配比之间的长度差异能有效减少竹节不匀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织物分析入手,针对竹节织物的特殊性提出了平均节距、节长、节粗、竹节密度及竹节百分数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分别对经竹节织物和纬竹节织物竹节纱三要素的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CJ 14.5 tex竹节纱、CJ 9.7 tex竹节纱,在FA502型细纱机上配套安装了SCV-Ⅲ型竹节纱装置进行纺纱实践.分析了竹节纱竹节粗度、竹节间距及竹节长度规格参数的设计方法,对实际纱号、前罗拉速度、竹节纱捻度、产量进行了计算和设计.指出:设计竹节周期和竹节间距等工艺参数时,应反复验算不能出现倍数关系或接近倍数关系,避免出现竹节的规律性排列,以提高竹节纱产品的布面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布及其对强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环锭纺竹节纱在加捻过程中的扭应力分布状况,采用杆件扭转模型,建立了竹节纱加捻扭转的数学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分析了竹节纱的4个参数(基纱直径、竹节直径、竹节间隔以及竹节长度)对捻度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竹节部分的捻度总小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直径与基纱直径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减少越明显;基纱部分的捻度总大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长度与竹节间隔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增加越明显。在捻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竹节纱捻度分布对强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一般情况下,竹节部分的捻度下降对强力的影响不及竹节部分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增多的影响,因而竹节部分的纱线强力高于基纱部分的强力,竹节纱强力的大小与捻度和基纱捻度相同的普通纱强力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竹节纱外观参数的自动检测技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采用Visu言开发了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通过运用自动识别和滤波技术对纱线横截面的粗细变化数据进行采集与预处理,采用不同的算法对所得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出竹节长度、竹节间距、竹节倍数、基纱号数等参数.实际检测结果表明: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竹节间距、竹节长度的误差范围控制在2 mm以内,指出识别系统还需要确定竹节与基纱分界点的准确度及检测抗干扰能力方面做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张梅 《棉纺织技术》2004,32(2):12-15
对纱线粗细不匀造成成纱捻度分布不匀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环锭纺竹节纱的捻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数三个基本参数对竹节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节倍数和竹节长度对竹节和基纱的捻度变化影响较大,竹节间距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增加竹节长度来减少竹节纱的捻度不匀;竹节纱追加捻度后,竹节处捻度增加较少,不能有效提高竹节纱强力,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竹节纱规格参数来改善竹节纱强力。  相似文献   

14.
《毛纺科技》2021,49(6)
为丰富纱线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对服装材料多样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将环锭细纱机前罗拉胶辊进行异形化设计,以100%澳毛为原料,以20 tex纱线为基纱,竹节长度分别设置为20、25和30 mm,竹节间距分别设置为90、95和100 mm,竹节倍率分别设置为基纱的2.0、2.5和3.0倍,纺制7组不同品种的平均线密度20~30 tex的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分析成纱外观特征和性能,优化成纱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纺制的全毛竹节纱可以灵活控制纱线线密度和竹节长度,产品风格优异;一定范围内,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竹节过渡长度与竹节长度、竹节间距成正比,成纱强度、毛羽数量与竹节长度、倍率成正比,与竹节间距成反比;当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存在固定位置强力弱节时,竹节参数对成纱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纺竹节纱时,实际竹节倍率比理论倍率大很多的问题,将规则竹节纱样品经摇黑板机、扫描仪及MatLab7.1软件形成连续竹节纱直径信号波动图像。根据基纱和竹节部分分界位置判定条件,获得连续10个周期竹节、基纱的直径,由竹节倍率定义计算倍率实际值,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实际竹节倍率和理论倍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相关系数r为0.987 6,竹节实际倍率和理论倍率是高度相关的,可以作为以后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纱疵率是纺纱工场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由于布面疵点由纱疵和织疵等两个方面组成,因此布面纱疵的多少直接影响棉布下机一等品率和入库一等品率两项重要质量指标。纱疵的类型甚多,其中粗经、错纬、条干和竹节四类系纺部的主要纱疵。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7.
竹纤维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竹节纱的开发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竹纤维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竹节纱的生产工艺配置。在竹纤维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竹节纱的生产过程中,竹节工艺参数的设计极为重要,竹节工艺参数包括竹节纱周期长度、捻度、竹节长度、粗度和竹节密度。竹节工艺参数的大小与织物的用途密切相关,若设计不合理就会产生纬向有规律的竹节布而成为疵布,因此竹节工艺参数是极为重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0 tex 40/30/30粘胶/锦纶/棉半精纺竹节纱的基纱段捻度与竹节段捻度进行测试,分析讨论了半精纺竹节纱的捻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竹节纱的竹节倍率、竹节间距、竹节长度这3个结构参数对竹节纱捻度分布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探讨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根据竹节纱设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讨论了竹节参数设计、竹节纱断头率、纬向竹节规律性条干、织物伸长率和经纬密差异等因素对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影响。指出:在竹节循环中,范围较大、跨度较大,且有较大的节距存在时,应该适当缩短大节距的长度,以避免出现节距与节距聚集的情况;通过增加基纱号数,保证竹节个数和节粗不变,可以降低竹节纱断头率;在做纬向竹节纱时,从试样到批量生产尽量使用同一机型细纱机和竹节纱装置;在竹节规格一致的情况下,竹节风格变化与织布伸长率和经纬密有关。认为:科学合理的调整竹节纱工艺可以满足用户对竹节牛仔织物布面风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织竹节纱的技术特征及纺纱工艺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针织竹节纱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针织竹节纱与针织用普通纱相比,既要求成纱细节少、捻度小,同时要求竹节分布适宜针织物的组织要求;针织竹节纱分为有规律分布竹节纱和无规律分布竹节纱.有规律分布竹节纱包括一组参数有规律和多组参数有规律.竹节纱的竹节参数包括竹节粗度、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其不同组合直接影响针织物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