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林天喜 《城市建筑》2014,(17):258-259
本文在分析汕头老城建筑地域性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得出了建筑地域性最终表现为文化地域性的结论。提出了在以城市为主体的建筑研究中,应重视非物质性层面的建筑地域性内容,为评价、保护、改建传统建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蔡兴玥 《山西建筑》2007,33(24):30-31
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地域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看待日益错杂的世界建筑景观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培育全球化与地域性并存的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为例,阐述了全球化与地域性之间应建立沟通和互补的平衡关系,指出设计者应依循"此时、此地、此人、此事"的创作原则设计新地域性建筑,同时还提倡将新地域性建筑作为当今中国的一种创作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形势下,地域性建筑成为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论述了地域性建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总结出在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5.
郭其轶 《华中建筑》2007,25(1):98-98,108
该文从分析建筑方针入手,以楚建筑为例,从地域性的角度给建筑方针以新时代的注解,以探求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趋于对地域性的考虑,使建筑具有地域特色,传统建筑由于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现代建筑已经忽略了对地域性的考虑,现代建筑追求方便,快捷,工业化生产,造成现代建筑总是千城一面,失去了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骏  李强 《城市建筑》2007,(9):87-89
水文阐述了传统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和现代建筑的特质,提出现代建筑应继承传统地域建筑中“适应性”内涵的设计思想,以实现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拓硅,并以包头会展中心方案为例,探讨现代建筑创作表征地域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孙宇  杨立新 《建筑与环境》2007,1(6):132-134
在我们关注建筑地域性的今天,桥梁作为一种功能突出的标志性建筑其地域性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起到交通上的联系和沟通,桥梁建筑更应该表达出一种对文脉的传承,真正成为整个区域标志。桥梁建筑的地域性,不仅仅是桥梁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应涉及其社会环境。本文将从自然与社会两大方面对桥梁建筑的地域性做出探索性的论述。并通过分析典型的实例来为人们提供更为详实的信息,希望从事城市景观和桥梁建筑的相关工作者由此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的拼图——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从建筑“实验性”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针对的主流实践和学术意识形态入手,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发展理解为一幅拼图,而没有建构关于中国实验性建筑发展的整体历史。作者不仅从时间线索上回顾了中国实验性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从共时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理论话语及其对应的建筑设计策略,比如建构、建造、非建构、建筑的地域性,都市主义、观念建筑等。  相似文献   

10.
以工程实践为例,从地域环境、传统民居风格、空间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首先指明了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即地域性建筑设计,然后系统论述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以及地域性建筑空间环境、材料的使用等等,并指出地域性建筑应是对传统民居风格的有机延续,最后得出地域性建筑应是符合自然的建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金晓莹  陆邵明 《规划师》2006,22(11):50-53
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交往空间,在古今中外各时期均有不同特点.当前我国的广场景观设计与建设应注意挖掘地域的文化特色,应综合考虑视觉信息传达与空间弹性使用两个层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广场新景观,弘扬我国的广场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李少云 《建筑师》2012,(6):10-13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设计运作体系中城市设计编制和城市设计实施两个阶段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和观点的深入分析评价,认为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我国城市建设的具体特点,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充分结合,在城市设计编制类型划分中采用两分法: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实施体系中采用融入型城市设计和独立型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双轨制"模式,以兼顾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效率和质量的双重目标,建立务实的城市设计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国外快速公交的成功实践能否在我国大城市中出现,需要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城市空间结构、政策、客流条件和道路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如何在我国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确定城市内部不同类型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特别是如何合理进行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是快速公交适应性研究的前提,因为它不仅可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系统当前及未来规划年内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促进城市有限时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挑战和机遇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次影响,探讨了今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笔者认为,尽管加入WTO后面临种种困难,但应正视挑战,抓住机遇,在挑战中求机遇。借此,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化策略,合理引导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以此为手段来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虹:您可否谈谈反规划? 俞孔坚:我和詹姆斯有相同的理论。反规划是景观规划先于城市规划的步骤。在中国以往的50年里,我们都遵从另一种从上而下的规划。反规划的思想是在历史保护的同时建设景观基础设施或生态基础设施。在中国我们存在破坏生态基础设施的问题。景观设计应该从大规模的生态基础设施开始以确保它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因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经验。首先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当前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政策背景,并明确东西方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诸多差异这一事实,确认了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比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从环境观差异和保护地文化内涵差异两方面切入,对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东方环境观倾向于认为物质蕴含精神、文化与自然相互交融、渗透,而西方则持二元论观点;且东方国家有许多具有国家文化象征意义的自然环境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地,这与西方国家追求荒野或蕴含的地方文化特征不同。最后,结合东北亚其他国家(日本、韩国和朝鲜)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保护的实践经验,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从三方面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大都市区治理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关键主题,学界围绕巨人政府论、多中心治理和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机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治理实践中,任何治理机制都不是全能的,应该遵循交易费用经济学所主张的“区别性组合”逻辑来选择具体的治理机制;这对当代中国区域治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发展我国屋面工程防火技术的路径,首先应制定《屋面系统(制品)燃烧试验方法》,然后据此修订工程设计和材料的相关标准;指出屋面系统及其覆盖的防水材料燃烧试验方法和分级标准的要求不应与墙体一样,建议我国正在修订的国标GB 8624和GB 50016中有关屋面工程防火试验方法宜等效采用EN和ISO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随之出现的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等问题,建筑能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能耗已逐渐增长至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因此,从建筑方案构思阶段就应该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回报。以西安市某小区多层住宅楼为模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分别对外墙、屋顶、窗户、建筑朝向及综合节能设计进行能耗模拟,对它们各自的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建筑师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33)
<正>As we know,students should learn how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But in what ways?First of all,we should respect others.Everyone has his own way to do things,so we shoul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hen w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one thing.What’s more,we should be kind to others and offer necessary help to those w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