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改革的"靴子"终于落地。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2020-09-01起实施,标志着我国化肥"国储"制度正式设立。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头等大事。化肥则是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以上。自1998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央救灾化肥储备""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和"钾肥国家储备",有力保障了灾后农业生产、春耕期间化肥供应与价格稳定,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粮食补贴是国家推进农业生产的常用政策手段之一。我国现行的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主要是指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推进,现行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逐渐体现出补贴标准低、补贴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针对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粮油加工》2008,(5):39-43
中央促进粮食生产 扩大补贴规模,国家拟出台大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粮食储备2.5亿: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一、2009年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供需形势 受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影响,2004~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五年增产.2009年,国家继续增加支农惠农投入,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综合有关部门数据,预计200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20亿亩,较上年增加1800万亩,增幅1.1%.今年夏粮和早稻已获丰收.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作用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13个主产区粮食生产严重不协调的现象日渐凸显,主产区部分省份粮食净调出率不断走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自给率持续下降,粮食净调出呈现出向少数省份过度集中的趋势,其趋势和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一、粮食净调出呈现向主产区少数省份过度集中趋势主产省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粮食直接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就是国家财政将过去通过流通环节间接补给农民的粮食资金改为直接补给生产粮食的农民。  相似文献   

7.
刊中讯     
《黑龙江粮食》编辑部 第4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去年以来七大措施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1.对粮食生产实行多项有利扶持措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实行减免征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3.增加农业收入。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全向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导下,国家和地方纷纷制定包括减免农业税、实施种粮直接补贴、实行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及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各种优惠政策,各主产区农民也加大投入,在这种“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的有利环境下,全国玉米生产获得了大丰收。据最新的测算,  相似文献   

9.
有关"粮食直补"的政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粮食直接补贴? 粮食直接补贴就是国家财政将过去通过流通环节间接补给农民的粮食资金改为直接补给生产粮食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2015,(4):130-132
各省、自治区、重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  相似文献   

11.
美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一直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采取支持价格政策、直接支付制度、差额补贴政策、耕地保护措施、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以及“委托代储”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以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钾肥资源依然紧缺,氮肥、磷肥常年均衡生产、季节集中使用且产销地之间长距离调运的矛盾仍然存在,农业主产区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频发,国家保持一定数量的化肥储备是必要的。经国务院批准,原"中央救灾化肥储备"、"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国家钾肥储备"统一整合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为切实做好储备管理工作,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 最近,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在管好国家储备粮的同时,省级储备粮食4亿公斤、食油1500万公斤;接着又批准建立省级猪肉和食糖储备制度。确定储备肉3000吨,食糖5000吨;储备费用补贴标准,冻猪肉每吨月定额补贴80元,食糖每吨年定额补贴350元,两项共需补贴415万元,由省财政列入当年预算;所需储备资金2900万元,由省工商银行落实。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1月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国家今后仍将继续稳定增加农业补贴,各种农业生产建设投入并不会因为"三权分置"而减少,增量则将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农业要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农民搞钱、为城里人搞绿,所以必须保护和支持。"他说,"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很多发达国家都对农业进行补贴,有的国家农民收入的50%、60%是来自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4日,吉林省财政厅、省粮食局联合下发通知,为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经济发展,今年第四季度,对省内年加工能力10万t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通知指出,对竞拍出库(年底前)并自用加工的国家临时收储玉米和省级储备轮换玉米,拟将原补贴标准每吨150元提高至350元,其中,国家补贴100元,250元差额由省补贴(竞拍省级储备轮换玉米350元全部由省补贴),补贴结算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正值秋收冬种,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一要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按需追加跨省移库计划,加大北粮南运,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二要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加强粮食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三要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快灌排设施等水利建设,加强农资保供。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四要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五要推动南方挂坡地退耕还林,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8.
(一)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总量供给充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登上新台阶 由于我国农业政策的成功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我国粮食生产从1995年到1999年已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产量分别为46662万吨、50454万吨、49417万吨、51230万吨和50839万吨,在1994年的基础上4年累计增产26051万吨。粮食生产的丰收,使粮食供给充足,粮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国家粮食储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1996—199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4年超过400kg,近几年全国粮食生…  相似文献   

19.
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储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定器",是一定时期解决粮食安全的应急措施,也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储备建设,在2018年组建新的机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局,逐渐适应新时期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我国粮食储备体系还存在储备目标主体不一致、重视程度不够、储备基础设施落后、储粮地布局不合理、粮食流通体系压力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七方面的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我国现行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过程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我国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当前的问题认可在储备规模过大,提出了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应当降低储备规模,并为积极推进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