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漏磁技术应用于无缝换热器管在役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磁内穿式技术常应用于在役油/气输送管道的内壁缺陷检测,对小径无缝换热器管检测鲜有应用。通过试验对漏磁内穿式技术应用于铁磁性材质无缝换热嚣管在役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并指出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螺旋焊缝噘嘴错边缺陷三轴漏磁信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管道螺旋焊缝的未焊透、未融合等缺陷严重威胁着管网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此类缺陷检测难题,在东北原油管道开展了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试验.原试验分析结果认为噘嘴和错边等缺陷是导致螺旋焊缝信号异常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判断漏磁检测技术不能检测出导致螺旋焊缝开裂的主要缺陷.通过对漏磁检测技术原理和信号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理论推理和试验验证等方法,提出噘嘴和错边等几何缺陷不是导致螺旋焊缝缺陷信号异常的主要因素.更新了业界对三轴高清漏磁检测螺旋焊缝缺陷的认识,拓宽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压力管道的运行特点,根据漏磁检测原理开展了管道外漏磁检测。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双励磁结构管道外漏磁检测模型,得到了半球形缺陷漏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然后研究了缺陷体积、管道壁厚、气隙厚度、两磁化结构张开角度等因素对缺陷漏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均表明,缺陷漏磁场磁通密度随缺陷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管道壁厚和气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缺陷漏磁场磁通密度轴向分量随着磁化装置张开角度的增加而变小。试验所用的漏磁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识别半球形缺陷,并能够对半球形缺陷进行量化和定位。  相似文献   

4.
某原油管道的漏磁内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多异常点.针对其中最严重的9个金属损失异常点,依据国内管道内腐蚀评价标准规范,进行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结果作为理论筛选依据,最终优先选择了8个内检测异常点进行开挖验证和缺陷修复.通过开挖验证证实了漏磁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漏磁内检测技术可在管道腐蚀评价分析中发...  相似文献   

5.
漏磁内检测缺陷信号分析识别是漏磁检测技术的关键部分,为了快速识别管体缺陷信号,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率和效率,开发了基于低通滤波和差分的信号处理算法,并对漏磁内检测探头的各通道检测信号进行降噪优化处理,确定了管体缺陷识别规则。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处理过的检测信号清晰、易于快速识别,开挖检测结果与信号识别结果一致,该信号处理方式有助于快速准确识别管体缺陷信号。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油石化行业中的储罐角焊缝不易检测的特点,使用漏磁检测技术对储罐角焊缝裂纹进行检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角焊缝裂纹缺陷的分析模型,得到了角焊缝裂纹缺陷漏磁场的空间分布,提取出了角焊缝裂纹缺陷的漏磁信号,分析了角焊缝裂纹缺陷影响漏磁信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储罐角焊缝裂纹缺陷进行了漏磁检测试验,对得到的漏磁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提取的漏磁信号结果相符,证明了所建立的检测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面管道的运行特点,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理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径的管道外部自动检测装置,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对管壁上不同深度和直径的腐蚀缺陷进行模拟和检测,分别得到了管道缺陷的不同参数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另外,从管道内、外壁缺陷检测结果看,所设计的漏磁检测仪对管道内、外壁缺陷的检测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8.
根据漏磁检测的原理,研究了漏磁检测有限元动态分析理论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有限元动态仿真模型,从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的角度对管道缺陷及补板的漏磁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分别从管道的径向和轴向研究了缺陷漏磁场和管道补板漏磁场的分布,并绘制了漏磁场分布曲线。搭建了管道漏磁内检测试验平台,对不同尺寸人工缺陷和补板漏磁场的径向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在漏磁检测过程中,管道补板的漏磁场与缺陷漏磁场的分布规律相似,容易造成混淆,但可以通过正负峰值出现的顺序来判定缺陷与补板产生的漏磁信号。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脉冲漏磁检测中涡流效应对漏磁信号的影响,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脉冲漏磁检测仿真模型,对被测样本内磁场与涡流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基于不同激励电压和磁芯磁导率仿真模型的漏磁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当磁场激励较小时,漏磁信号在脉冲激励电压的上升阶段存在过冲现象,随后达到稳态。搭建了检测平台进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研究表明在缺陷检测中应用检测信号峰值特征评估缺陷深度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康中尉 《无损检测》2006,28(8):402-405,418
交变漏磁检测方法由于兼具涡流检测和传统漏磁检测的特点,对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在对交变漏磁检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场量测量和频率扫描技术的快速识别和深度定量检测模型,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实现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和缺陷深度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管道漏磁检测及其缺陷漏磁场的仿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各种漏磁场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之后,选择了有限元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叙述了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漏磁管道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建立了管道漏磁检测中缺陷漏磁场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缺陷漏磁信号特点、缺陷的几何尺寸与漏磁信号的关系、以及材料壁厚等对漏磁信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对多磁化单元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和试验仿真,发现多个磁化单元会造成磁场的叠加,磁化单元数量的增加会使缺陷处漏磁场增强,并且中间磁化单位的增加量要大于两侧。缺陷的几何尺寸影响漏磁场的分布,在一定缺陷直径范围内,缺陷深度与漏磁场信号强度呈近似线性关系。无论被测管道壁厚如何变化,相同几何参数的缺陷漏磁场轴向分量变化趋势仍然相同。适当选取提离值,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漏磁场信号。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参量对缺陷交变漏磁场影响的仿真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漏磁检测原理,以有限元数值仿真为手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影响钢板缺陷漏磁场分布的缺陷深度、宽度及提离高度等参数变化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它们的关系曲线,为缺陷漏磁判别提供了有力依据。最后给出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研究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水冷壁管漏磁/超声无损检测机器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站锅炉水冷壁管的缺陷特征和运行环境,研究了管壁内外表面缺陷和壁厚减薄的磁性与超声波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在管壁表面自动爬行的高效无损检测机器人系统,开发了相关的爬行机器人、磁化装置、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缺陷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软件。试验证明,磁性检测装置能完成锅炉在役管道的普查和缺陷定位,超声检测能有效实现局部缺陷的定量检测。该检测机器人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线圈法漏磁探伤的信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旺斌  宋凯 《无损检测》2002,24(9):369-372
由标量磁位计算圆柱形点缺陷的漏磁场,然后计算穿过式线圈及旋转式线圈探测点缺陷的漏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析这些检测信号的特性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金涛  阙沛文 《无损检测》2003,25(6):317-319
应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对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法检测中电磁干扰的消除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漏磁检测和负熵法ICA快速算法的原理,应用相应的分析工具研究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试验室条件下该方法能很好地分离出缺陷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6.
钢管涡流探伤中缺陷信号的相位分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管在涡流探伤中,过饱和磁化时会出现内外壁缺陷信号相位无法分辨的问题。理论分析及试验表明,钢管涡流探伤存在涡流效应及漏磁效应两种机理,钢管过饱和磁化时由于漏磁效应强于涡流效应,使得缺陷信号相位无法分辨。为使内外壁缺陷信号的相位正常区分,应控制钢管磁化至饱和磁化强度的60%~70%。  相似文献   

17.
邹应国  康宜华  徐江  武新军 《无损检测》2005,27(4):187-188,191
提出采用主磁通与漏磁通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在用油管剩余壁厚的方法。分析了检测原理,介绍了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检测时,沿油管周向磁化被测管段,油管螺旋前进,检测探头固定,主磁通用于测量油管的大面积剩余壁厚,漏磁通用于测量小面积壁厚变化,两种不同信号可用软件进行滤波区分,最终达到精确检测剩余壁厚的目的。试验表明了该方法可用于油管剩余壁厚分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有限元动态模拟圆柱形表面腐蚀缺陷漏磁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光  徒芸  杨志军 《无损检测》2007,29(1):2-5,8
根据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理论,对储罐底板圆柱形表面腐蚀缺陷,应用ANSYS三维有限元静态分析了圆柱形表面腐蚀缺陷漏磁场,得到了圆柱形表面腐蚀缺陷漏磁场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条件下,静态模拟的缺陷漏磁场受励磁结构中永磁铁磁场的影响较大,造成在永磁铁附近漏磁场分布的畸变。而动态模拟下得到的漏磁场只在缺陷附近有明显的变化,缺陷漏磁场受励磁结构中永磁铁磁场的影响很小,有利于对腐蚀缺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林俊明 《无损检测》2012,(2):2-4,10
钢管涡流探伤中,为克服铁磁性金属磁导率对探伤的影响,需要对钢管进行饱和磁化。在实际检测中有时会出现缺陷信号的相位无法分辨的问题。理论分析及试验表明,磁化导致存在涡流效应以及漏磁效应两种机理。当磁化强度过饱和时,漏磁效应强于涡流效应,由于缺陷的漏磁信号不含有相位信息,使得缺陷信号相位无法分辨;当磁化强度合适时,涡流效应占主导地位,这时检测结果阻抗平面图上的各缺陷信号的形式与非铁磁性涡流探伤结果类似,缺陷相位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20.
为了高效率地检测油田钻杆,设计了磁屏蔽器,电磁有限元分析表明,有磁屏蔽器存在时,钻杆漏磁信号将明显集中于缺陷附近,且永磁体元件之间通过空气介质耦合的背景磁通会大大降低。钻杆实物漏磁测试证实了这一分析结果,配有磁屏蔽器的探头可明显提高漏磁信号信噪比,有利于提高缺陷漏磁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