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细粒矿物的充填式静态泡沫浮选柱选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填式静态泡浮沫选柱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矿物加工工业.这一技术简单易行,它不仅保留了所有浮选柱的设计优点,而且有效地克服了常规浮选柱所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充填式浮选柱最独到之处在于它内部的充填物即波纹齿板.这种浮选柱的内部除给矿口、冲洗水和空气入口以及尾矿排矿口等一小部分地方外,其余地方都填满了这种齿板.冲洗水以浮选柱的顶部给入,顺着齿板充填结构所形成的细流通道向下渗透,从泡沫中清洗出夹带的脉石颗粒.这种浮选柱没有空气气泡发生器,低压空气直接从柱的底部给入.当空气沿弯曲路经上升通过柱中充填物,并与下降的给矿矿浆相遇时,就形成大小均匀的气泡.可浮性颗粒被上升的气泡沿着相同的路径携带上升.这种浮选柱也没有矿槽,精矿靠气流输送到下一处理工序,而尾矿则通过一个压力控制阀门由柱的底部排出.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辉钼矿的浮选始于1913年,当时弗兰科·义·艾尔莫尔(Frank E.ELmo-re)采用艾莫尔真空浮选槽浮选挪威科威纳(Kvina)钼矿床的辉钼矿。在这样真空浮选槽中,借助于降低压力的方法,使溶于水中的空气释放出来形成气泡,气泡将辉钼矿粒浮载到浮选槽顶部和脉石分开,这种全油浮选,从含 Mo0.6%的钼矿石中浮选出含钼45%的钼精矿,尾矿含 Mo0.12%,回收率约80%左右。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对包头白云鄂博这个地方的磁铁矿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了矿粒与气泡发生碰撞时碰撞、矿粒的粘附过程和脱附的反应,以及反浮选类的脱除萤石在试验的过程中对矿物浮选的作用和影响。探究的结果显示,适当的减少矿浆紊流强度将对矿物浮选带来有利的影响。文章还包括了包头白云鄂博磁选精矿进行的试验和铝土矿浮选试验过程中,分析了浮选矿浆紊流强度对浮选带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细粒浮选设备结构设计原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凌锋 《中国钨业》2005,20(2):40-43
分析了细粒矿物难浮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浮选矿浆流体动力学因素和分析矿粒与矿粒之间、矿粒与气泡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细粒浮选设备结构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物理化学和物理机械因素都影响浮选过程。物理机械因素包括:矿粒粒度、矿浆浓度、气泡瀰散特性、搅拌强度以及流体动力特性等。这些对颗粒与气泡的粘附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提高浮选速度和选择性密切相关。 Gaudin等1931年就指出了颗粒粒度对浮选的影响,总结了美国和加拿大某些厂不同粒度矿粒的浮选行为。修曼最先研究了包含矿粒尺寸的浮选速度方程式,并提出  相似文献   

6.
矿粒与气泡的附着是浮选的基本行为。矿粒与气泡的附着理论是探讨单个矿粒与单个气泡在水中附着过程和附着条件的基本规律的。根据很多人的研究,矿粒与气泡的附着过程可概括为: (1)矿粒与气泡必须发生流体动力学的碰撞; (2)在很短的碰撞时间内(碰撞时间亦称接触时间,通常只是千分之几秒),存在于矿粒与气泡间的薄水膜必须破裂;  相似文献   

7.
美AFT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AFT喷射浮选槽,(如图)。其工作特点是:调浆后的原矿喷射给入槽子(A)区,泡沫产品由刮泡机直接排入泡沫产品槽,而在(A)区没浮的矿粒落入(B)区,由循环泵再次喷射给入槽子(C)区,形成的泡沫流入(A)区而(C)区没浮矿粒落入(D)区为槽产品排出。  相似文献   

8.
浮选柱内的矿浆是从上至下流动,矿粒在重力作用下,势必超前介质(水)而沉降,因此,在浮选柱内矿粒实际停留时间较按矿浆计算为短;在浮选柱内矿浆实际浓度较给矿浓度为低。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即  相似文献   

9.
我厂硫化矿车间处理锡——铜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矿石分为粗粒结晶致密块状,细粒结晶致密块状、浸染状三种类型,并不同程度混合有部分断层氧化矿,当前,硫化矿与断层氧化矿不能分采分运,也无一定搭配比例,给选矿代来一定困难。选矿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原矿经破碎后入一段磨矿机磨到-0.25mm,由单螺旋分级机闭路,分级溢流进混合浮选,浮选尾矿进行硫化物再选所得槽中产物进入摇床重选。混合浮选精矿再磨到-200目占90%以上进入除锡浮选,除锡精矿进入铜——硫分离,分别得到铜精矿与硫精矿,除锡尾矿重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从某硫铁铅锌矿浮选尾矿中回收硫铁矿时浮选柱的充气量大小,液位高度和给矿量大小对浮选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一段浮选柱粗选可把含硫的平均品位为14.55%,含铁的平均品位为32.32%锌尾矿的精矿品质提高至精矿硫平均品位为36.43%,铁平均品位52.10%,精矿平均产率37.25%,硫平均收率达到93.27%。  相似文献   

11.
在白云鄂博氧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白云鄂博氧化矿选矿工艺流程中中磁-强磁选工艺现状,通过中磁给矿与强磁精矿性质分析和强磁精矿反浮选试验研究,提出了优化中磁-强磁选工艺的方案与建议,经实验室试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浮选给矿品位及最终浮选精矿品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从某硫铁铅锌矿浮选尾矿中回收硫铁矿时浮选柱的充气量大小,液位高度和给矿量大小对浮选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一段浮选柱粗选可把含硫的平均品位为14.55%,含铁的平均品位为32.32%锌尾矿的精矿品质提高至精矿硫平均品位为36.43%,铁平均品位52.10%,精矿平均产率37.25%,硫平均收率达到93.27%。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研究了颗粒间范德华及静电相互作用,浮选剂的吸附对矿粒间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影响。捕收剂在矿粒表面的吸附使矿粒间范德华吸引势能减小,起泡剂在气泡表面的吸附使矿粒与气泡表面范德华排斥能减小,根据DLVO理论,解释了矿粒在水中及稀电解质溶液中的凝聚行为。  相似文献   

14.
胡岳华  徐竞 《有色矿冶》1994,10(2):16-21
本文系统研究了颗粒间范德华及静电相互作用,浮选剂的吸附对矿粒间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影响,捕收剂在矿粒表面的吸附使矿粒间范德华吸引势能减小,起泡剂在气泡表面的吸附使矿粒与气泡表面范德华排斥能减小,根据DLVO理论,解释了矿粒在水中及稀电解质溶液中的凝聚行为。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浮选槽槽缘下不同高度的位置安装的纵向薄片,研究了改变传统浮选机上部流体动力学特性产生的作用。通过在装有薄片和没装薄片的浮选机中进行铅—锌硫化矿的浮选试验,对这种安装方式的运行效果作出了评价。金属回收率和精矿品位,以及其他成分的选择性及动力学参数,例如水及脉石  相似文献   

16.
上宫金矿一次粗选作业采用浮选柱,选别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选别效率,上宫金矿进行了精锐微泡浮选机半工业试验,并与浮选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处理硫化矿、氧化矿、高铅矿还是混合矿,精锐微泡浮选机选别效果均优于浮选柱,其可强化对细粒级金矿物的回收,获得的金精矿金品位比浮选柱提高42%,为32.32 g/t,金回收率由26.39%提高到51.50%;精锐微泡浮选机适用于上宫金矿粗选作业替代浮选柱,可直接产出高品位金精矿,浮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我车间处理的重选钨精矿,是采取先浮后磁流程。这种粗精矿中含有50%的硫化矿,必须先将它除掉,为以后的烤砂、磁选、电选等工序创造条。在除硫过程中,如何降低台浮和浮选精矿的含砷率,这是精选的重要问题。台浮是粒浮的改进。但粒浮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去砷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浮选工艺及设备时妞1216约9灯9约昭昭韶1816,1 1.1弓自八JA亡Ul从J户O八t)内h八D八D 0 11嘛选、旋流式充气器半工业试验一、选矿部分期页 无氰选矿试验 铅锌硫矿石的部分混合浮选 铅锌无氰浮选工艺研究与实践 提高大姚硫化矿精矿品位的试验脚氧化铜矿浮选生产实践 矽卡岩铜铁矿石的磁黄铁矿选收试验 铜锌黄铁矿矿石的生产实践 浮选机铸石水轮的试角’勺改进磨选流程提高镍回收率 浮选药剂空气输送装置 3A浮选机叶轮的改进 钨矿泥浮选试验 加温—铬酸钠法分离铜铅混合精矿 浮选柱内矿粒浮选时间的计算 分支粗选、分速精选、 浓桨充气搅拌…  相似文献   

19.
赵振才 《河北冶金》1989,(3):6-9,24
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浮选柱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但仍存在着充气器易堵塞、材料易老化和过程不稳定等问题。美国David C.Yang博士首先提出的静态浮选管(Static Flotation Tube)是对浮选柱的革新。我们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改进了静态浮选管,设计划造成静态浮选塔,并对塔的分选作用做可能的探讨。静态浮选是矿浆中的矿粒保持高度分散的条件下,在曲折迂回的通道和以层流为主导地位的流态中,在三相间产生的疏水性矿物与亲水性矿物的分离.特别是在填料表面形成的液膜与负载气泡的动接触,起到了再精选的作用。本文就塔的基本结构和几种填料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佳填料——孔板波填料。对冀东司家营铁矿的赤铁矿(原矿品位29%左右)进行的小型试验,一次选别达到精矿品位65%以上,回收率85%以上的指标,可以简化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盘古山钨矿从细粒毛钨精矿的浮选硫化矿中,用活性炭脱药,混合浮选辉铋矿和氧化铋矿的经验。 当给矿含铋为1.4—2.05%时,可获得含铋14.55—24.06%的铋精矿,尾矿含铋0.25—0.5%,铋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2.99—83.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