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INA-V型牵伸装置的结构和工艺特点。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以4种不同后牵伸区倍数纺C14.5tex纱的质量对比,分析了后牵伸区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论是,后牵伸区倍数为1.14时,C14.5tex纱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以5种不同后区牵伸倍数纺制了C18.2 tex和C14.6 tex纱,进行了纱线性能测试,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论是,后区牵伸倍数为1.38时,C18.2 tex和C14.6 tex纱质量最好,表明后区牵伸倍数趋近临界牵伸倍数时,成纱长毛羽少,条干CV值低,且粗细节、棉结少。  相似文献   

3.
探讨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纺纱工艺。介绍了TH558型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控制原理和机构特点。在该细纱机上纺制了两种JC 6.5 tex纱,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中区牵伸倍数、中区胶圈钳口隔距和前区胶圈钳口隔距等4个因素对成纱条干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工艺方案。结果表明: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前区胶圈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细纱超大牵伸的条件下,前区集中牵伸而中、后区承担较小的牵伸倍数是较优的配置原则。认为:将超大牵伸与赛络纺、集聚纺工艺相结合,并在牵伸机构、专件使用和纺纱工艺配置上采取改进措施,可使成纱条干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细纱机后牵伸区加装压力棒前、后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在纺制18 tex纯棉纱时,细纱后区加装压力棒对成纱质量有一定的改善;而在纺制29 tex纯棉纱时,细纱后区加装压力棒后成纱质量反而恶化。通过对细纱后区牵伸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对细纱质量影响的各工艺参数中,后区隔距极显著,粗纱定量显著,后区牵伸倍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探讨集聚区牵伸倍数对不同线密度紧密纱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牵伸胶辊、输出胶辊直径的大小,来改变集聚区的牵伸倍数,然后纺制不同线密度的紧密纱。结果表明:当牵伸倍数为1.07时,27.8tex和14.6tex纱的综合性能最好;当牵伸倍数为1.05时,9.7tex和7.3tex纱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超大牵伸集聚纺纺莱赛尔纱的工艺配置。通过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和FA507B型细纱机分别纺制莱赛尔9.8tex和莱赛尔14.8tex集聚纱,并对比了成纱质量;同时纺制了莱赛尔7.4tex纱,对TH558型细纱机牵伸后区有无压力棒情况下的不同中区牵伸倍数做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纺出纱的条干、强力、毛羽数、粗细节等指标较好,但棉结数有所增加;纺制莱赛尔7.4tex集聚纱时,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后纺纱质量较好,中区牵伸应控制在1.15倍~1.60倍。认为: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形式对纺制特细号纱有较好的适应性;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可以明显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紧密纺集聚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在自行改造的EJM128K-SM型细纱机上进行了纺纱试验.集聚区牵伸倍数采用1.03倍~1.10倍,测试了CJ 14.6 tex紧密纱的毛羽、强伸性能及条干均匀度指标.结果表明:集聚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有影响,随着集聚区牵伸倍数增大,紧密纱毛羽增多;集聚区牵伸倍数过大或过小,紧密纱断裂强力、强力CV、断裂伸长率等强伸性能指标较差,成纱条干均匀度也会有轻微的恶化.综合分析,纺CJ 14.6 tex紧密纱,集聚区牵伸倍数以1.05倍为宜.  相似文献   

8.
后区牵伸倍数对紧密纺高支棉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紧密纺技术特点。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以4种不同后区牵伸倍数纺紧密精梳7.3tex高支棉纱(CJM7.3tex),进行了纱的质量对比,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论是,后区牵伸倍数为1.21时,CJM7.3tex纱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9.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4):58-58
介绍了在一改进的皮圈牵伸设备上以总牵伸倍数为100的大牵伸倍数条件下纺制5.90tex棉纱。为了使牵伸条件最佳化,在罗拉牵伸时必须考虑牵伸力的分布。同时需要考虑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对牵伸力的影响,以对比长绒棉粗纱的牵伸性状。在SKF牵伸设备上纺5.90tex的细支纱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改进的SKF牵伸设备上用后区牵伸倍数1.4和罗拉隔距62mm的牵伸条件可获得高质量的纱。  相似文献   

10.
集聚区牵伸倍数对紧密纱综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紧密纺集聚区牵伸倍数对不同线密度紧密纱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牵伸胶辊、输出胶辊直径的大小,来改变集聚区的牵伸倍数,然后纺制不同线密度的精梳紧密纱,测试其成纱性能.结果表明:当集聚区牵伸倍数为1.07倍时,CJ 27.8 tex和CJ 18.2 tex纱的综合性能较好;当集聚区牵伸倍数为1.05倍时,CJ 9.7 tex和CJ 7.3 tex纱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国产细纱机牵伸加压改造及牵伸工艺配置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徐旻 《棉纺织技术》2004,32(2):20-23
要进一步提高纺纱质量,满足产品高品质、高档次要求,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是关键。通过引进Suessen HP系列加压机构和牵伸元件对国产EJM128K型、FA506型细纱机进行了牵伸机构改造。介绍了HP-A-310型摇架和HP-C型上销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针织纱工艺与机织纱工艺的特征、牵伸工艺的可靠性及综合配置问题。指出:机织纱工艺与针织纱工艺的界限在缩小,在先进的牵伸机构条件下,稳定可靠的针织纱工艺将成为发展方向;牵伸工艺应与牵伸机构性能相适应,在确保纱疵稳定、兼顾改善条干质量的条件下,各牵伸工艺参数要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
13.
细纱离不开牵伸,牵伸器材的性能和工效是实现完美牵伸的关键。从DTMl39高速化细纱机牵伸控制的特点出发,论述了优选牵伸控制器材是实现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必要条件,探讨了软弹性胶辊在牵伸中的控制作用,并通过工艺对比试验,介绍了不同的胶辊在不同的工艺生产条件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从而帮助用户在正确的牵伸理念下,根据该设备特点,合理选配加长型上销、圆弧型密齿罗拉、多台阶下销、YJ20—14≯瑾簪摇把和雷宗旨工艺.扶到帚女仙缩纱祷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翻驳领制图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四川丝绸》2004,(4):41-43
本文提出了一种翻驳领制图新法,此法简单直观,造型变化能力强,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垫肩、驳折线形式、翻折止点位等因素对领子结构的影响。制图方法科学有效,不用以数凑型,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后区牵伸倍数对细纱前区压力棒牵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后区牵伸倍数对细纱前区压力棒牵伸成纱质量的影响.观测、分析了细纱机前区压力棒牵伸须条的形态及摩擦力界的变化;测试分析了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纱机前区加装压力棒对减少成纱的千米粗节、千米细节及千米棉结具有显著效果,但会使成纱毛羽指数恶化;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根据对成纱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后区牵伸倍数在1.2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6.
国产INA-V型牵伸装置的性能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INA V型牵伸装置从牵伸型式、浮游区长度、前—中罗拉中心距、皮圈钳口以及后区牵伸型式和后区牵伸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INA V型后区牵伸是目前牵伸装置中最合理的一种型式 ,适合于对国产“A字系列”细纱机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织物上机织造条件的字符表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字符表示法的规则以及字符表示法与上机图间互相转换原理 ,说明 :所设计的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字符表示法与上机图相比 ,占篇幅较小 ,有利于资料的保存和传递 ,便于数据录入和处理 ,尤其适合表示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并条机牵伸工艺的配置及牵伸机构缺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并条机的工艺原则,分析了并条机牵伸机构的缺陷,指出常见的两种有代表性的牵伸形式的区别,并从钳口形状和纤维、皮辊的受力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善并条机牵伸效果新方法,并设计了双予牵伸区和五上五下压力棒LIP牵伸的新型牵伸形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纺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更新以及新型纺纱器材的应用是提高成纱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见的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装置的前区加装压力棒即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但应用压力棒后,改变了前区摩擦力界分布及牵伸力大小等基本牵伸条件,纺纱过程中易出"硬头",因此细纱的牵伸工艺参数必须随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