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藏传佛教建筑群塔尔寺的外部空间形态与空间组织要素的分析,探讨了建筑空间形式演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藏传佛教建筑群地域性文化重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汉长安未央宫建筑群中建筑组织方式进行描述与解析,并通过与其他宫殿建筑群的对比,分析未央宫建筑群的核心建筑空间观:即建筑与建筑空间的灵魂是文化。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与创造需要基于建筑与建筑群建造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建筑与建筑群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建筑与建筑群所要表达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寺庙的广泛创建与迅猛发展促进了草原建筑文明从游牧文化向定居文化方向的转变。文章以清代典型蒙古宗教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国内外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归纳清代典型蒙古宗教聚落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解析其空间形态结构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表现形式,西藏佛教建筑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的典型代表以及物质空间与佛教文化结合的范例。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藏传佛教的发展到达顶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也逐步成熟,有了自己较成型的建筑形制。可称之为佛教寺庙建筑的繁荣期。选择在此时期对佛教寺院中的殿堂进行空间文化分析,探索佛教文化所赋予西藏佛教建筑空间的内涵性,为西藏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论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就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区分布特征,寺院建筑群布局及其相对于西藏地区寺院的变异和发展做了初步探讨,对进一步研究本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外部空问特性,主体建筑平面型制特点等相关课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拉萨,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藏传佛教最主要的聚集地。大昭寺的建造迈开了拉萨建设的步伐,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着拉萨的形成和发展。转经是藏传佛教最主要的修行方式之一,在拉萨发展过程中,转经道作为转经的承载空间,逐渐发展壮大,同时也对拉萨的建筑环境和建筑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转经道这种古老的宗教空间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也逐渐突出并深化;因此找出他们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转经道的优劣,提出适当的改善建议,对将来拉萨的发展以及藏传佛教的进一步传承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都纲法式的演变,将内蒙古藏传佛教殿堂建筑空间分为6种类型。厘清了内蒙古藏传佛教殿堂空间各功能要素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各种类型在时空向度的基本分布规律及其受北京、藏区两大强势文化和近地域民居弱势文化的影响程度。上述结论可成为探明内蒙古藏传佛教殿堂形态生成之源和评估建筑遗产价值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未 《建筑师》2022,(4):95-105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20 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传播区域内寺院建筑的主要研究情况。提出了以人为主线及建筑空间 性为原型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方法和从广域文化视角研究藏传佛教建筑的方法,以期学术界可以更有 机地和深入系统地研究藏传佛教建筑,推动藏传佛教建筑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代正在不断地改变、当不只是一幢孤零零的建筑,而是两幢或数幢建筑作为建筑群存在时.充实这些建筑的外部空间,使其具有格式塔特质,这就是外部空间构成的手段。然后进一步发展到街道,于是一系列建筑群便背负着该国的文化和传统,一直流传到下一代。  相似文献   

10.
王志强  迟敏  高旭  齐卓彦 《世界建筑》2023,(12):106-113
针对当下藏传佛教建筑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形式特征,对物质空间的内在属性及体验感受分析尚不深入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建筑实体测绘与史料分析,借助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对藏传佛教建筑转经道空间原型进行提取与视域量化分析,进一步阐明其物质空间特征与人的视觉体验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地域性建筑分析与当代转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5)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壁画、色彩和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有"西藏塔王"之称。  相似文献   

12.
陈蔚  张曦 《室内设计》2014,(6):64-69
藏传佛教建筑以寺院著称,寺院多 维地反映着藏族的文化和历史。各个藏区的 藏传佛教寺院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四川康巴 藏区寺院建筑在其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单 体造型、建造技术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就 有独到之处。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汉地传统建筑风格。文章 从惠远寺着手探讨如何将汉传佛教寺院建 造风格与技术应用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 以期对研究整个康巴藏区建筑物质形态提 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18,(6)
福建省西部四堡镇古书坊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唯一现存的活化石,其古书坊建筑群是中国家庭作坊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对四堡古书坊建筑群实地调研与文史资料整理基础上,梳理雕版印刷历史文化,提炼空间场景要素,并结合图像,探析古书坊中雕版印刷制作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旨在以"行为事件"片段为线索展开古书坊建筑群空间场景研究,以期对文化遗产的多维认知、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书院与寺院作为传播儒、释文化的建筑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于弘法和传道的讲学空间,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精神教育和文化教育。该文以汉传佛教寺院与传统书院的“讲学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空间营造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寺院的讲学空间位于建筑群的中后部,强调内外空间界面清晰,建筑形制较高,形成凝重且神秘的宗教氛围。书院的讲学空间在建筑群中心位置,注重内外空间的渗透,尺度适宜,整体空间庄严却不失亲切。两者空间特征的形成是受不同教育形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与自身文化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为例,尝试将文化的转换在建筑学的语境中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研究,宏观层次是建筑的外部空间,中观层次是建筑单体的组合方法,微观层次是在单体建筑中的形式与色彩体现。  相似文献   

16.
周宝玲 《南方建筑》2006,7(8):11-13
起建于清初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它特殊的建筑形态和内涵体现着我国会馆建筑的特色,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山地建筑.建筑群落的布局、建筑空间的独具处理方法和对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它别具一格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传承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直观地体现了道教的文化思想。邯郸道教建筑在我国的道教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布局的空间组织手法更有自身的特色,着重表现在,通过将建筑群分为多个空间,进行层层展开,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来反映道教建筑群层层递进的组织规律和礼乐之制的布局思想。该文通过对邯郸道教建筑布局中的空间组织进行探究,提炼其地方及民间特色,可以为邯郸道教建筑乃至我国其他同类型道教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丽江的藏传佛教寺院兼收了汉、藏及纳西等民族的多样建筑文化风格,是多种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实物体现。福国寺是丽江藏传佛教喇嘛寺建筑的精彩典范,历史上曾名噪一时,遗憾的是现已毁不存。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及福国寺遗址现场的调查,结合丽江同时期同类型的四大喇嘛寺建筑形制的研究,对福国寺的总体布局、空间序列和建筑功能等做初步探讨,进而复原再现了福国寺的平面格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宴饮场景的重现和解读,分类探讨传统宴饮中等级秩序与座次空间,以及宴饮发生场所在建筑群中的空间位置,以分析传统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对应关系,并将之与现代建筑中餐饮空间布局进行对比,以分析这种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  相似文献   

20.
在南京现存众多的民国时期建筑群中,总统府建筑群是保存相对较好的一组。文章采取了当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盛行的空间句法软件对总统府建筑群的拓扑形态进行详细研究,并根据建筑所在位置的空间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