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石材业如何应对国际冲击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能友 《石材》2004,(6):46-47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且进程越来越快。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纷纷携带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石材市场,他们一方面为我国石材业发展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竞争力给我国石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建材发展导向》2015,(4):100-101
<正>据悉,石材销售是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石材销售可以促进石材产业链的流动速度,从而推动石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中国石材产业传统营销渠道包括国内展会、互联网和电话,局限性明显。要大力发展网络销售,提升销售渠道。石材企业需要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水头和云浮作为中国两个最有影响力的石材加工基地,向来被石材行业人士在茶余饭后拿来对比:孰强孰弱,谁在哪一方面更具优势,石材圈的朋友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从如今的发展现状上看,水头整体实力上已经明显强于云浮。水头以其强大的生产实力,齐全的石材品种,从矿山开采、荒料进出口、石材加工、石材市场批发,再到石材工程的承接和与石材有关的营销运营,完全具有石材全产业链的成熟配套系  相似文献   

4.
《石材》2010,(8):58-58
街头镇有着良好的石材产业基础,全镇216处开采矿点、888家加工企业,“石老板”、“矿老板”有1000多人。针对石材产业链上聚集了大量“能人”的实际,该镇创新党员发展模式,着重在石材产业链上发展和培养积极分子,为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储备人才,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材》2021,(1):88-89
上世纪中叶,石材机械化生产加工设备首先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快速发展,随后,凭借优质高效的竞争优势,亚洲石材机械迅速崛起,行业重心开始向具备生产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中国石材机械企业迅速崛起,1988年,福建盛达机器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盛达机器")应运而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盛达机器已发展为集石材机械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产业链石材机械制造商,被评为"中国石材机械十强企业""中国石材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材产业发展至今,已经过了暴利时代,当前的激烈竞争及微利让石材企业认识到做整条产业链的关键,未来综合型石材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目前,石材企业在石矿—开采—加工—施工安装等多个环节,只能做好一个角色。这样导致市场企业没有全局的眼光看到行业的趋势。也限  相似文献   

7.
《石材》2016,(9)
正专家点评:石材、混凝土等硬质地面打磨、抛光及翻新,是石材护理行业重要的工作领域。石材行业的概念随着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深化的过程。石材护理行业作为石材行业的分支,其重要性越来越为用户所重视。从业人员不懈努力钻研创新,不但巩固了其在石材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完善石材产业链贡献了力量。传统的、狭义的石材行业局限于石材开采与加工,作为石材行业概念的延伸,石材安装、护理相关的工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疆奇台闽奇石材产业园石材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奇台县各石材生产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技术、节本增效,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循环产业项目。目前,各石材生产企业“唇齿相依”的产业链正在相继形成,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变成下游生产的原料,工业“三废”正逐步实现园区内的封闭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刘良 《石材》2013,(5):46-47
改革开放以来,水头石材业、惠安石雕业齐头并进,逐渐形成了今天泉州较为完整的石材产业链,发展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石材加工基地。仅南安水头就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石材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1亿平方米,占到全国加工能力的半壁江山,实现集群  相似文献   

10.
正石材行业传统转型,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以数据量化管理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途径、以智能自动为切入、以工艺流程管理为手段、以现金流管控为目标、面向终端个性化需求为根本,是以创新融合发展的系统再造工程和全球石材产业链分工的重塑。一、转型意义和必要性近10年前,石材界少数一些"先知先觉"的"探索者",已经在布局石材家装。很多石材界"后知后觉"的石材工装企业仍然"沉迷"在工装红海中拼杀。今天,在"新冠"和"脱钩"、内循环的多重压力下,很多石材界"后知后觉"的石材工装企业终于"被动"开始涉足石材家装、考虑或实施转型。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居业》2015,(17)
<正>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首个石材行业板在天交所揭牌天津股权交易所(简称"天交所")新一批企业挂牌仪式暨中国石材产业板揭牌仪式8月27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此次揭牌的中国石材行业板是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首个石材行业板块,由天津股权交易所、中国民生银行石材产业金融事业部、厦门天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设立。当日挂牌石材行业板的企业包括保山亿石达精工石艺有限公司、胜利矿业有限公司等。据了解,挂牌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私募债、定向增发、股权质押、行业基金投资、  相似文献   

12.
4月11日~14日的上海,正值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第七届中国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中国石材行业公认的每年例会,本次展会共吸引了300多家世界和国内的企业参展。而仔细观展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市场需求正以无形的手催促我国石材工业结构进入快速调整时期。 过去一提到我国石材工业,特别是天然石材工业,往往是用板材、荒料的数量为基本指标,企业也以此作为实力的标志,而此次展会则体现了我国石材工业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看出石材工业的整个  相似文献   

13.
《居业》2014,(8)
<正>第八届中国(青岛)国际石材展盛大开幕作为北方地区唯一持续增长的专业石材展会——青岛国际石材展7月1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凭借石材专业性强、商业合作实效性高、展商参展满意度100%的优势,青岛国际石材展已成为石材产业链市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首选展贸平台。本次参展的国内外石材企业近500家,汇集了来自山东、福建、河北、内蒙古等国内各大产业基地的石  相似文献   

14.
《石材》2013,(12):37-37
福建万龙自1993年创立起家之初,企业始终坚持“引领石材加工产业链高端标准化建设”,致力于石材切割及石材应用开发领域,先后创立了福建万龙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万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泉州万龙石业有限公司、福建万龙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其复合石材产品获得国家13项专利证书,起草了《超薄天然石材复合板》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陈汉新 《石材》2005,(11):39-41
浙江石材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大发展,现已有石材生产、贸易、工程施工、石材市场,企业达2500多家,年生产板材850万m2,荒料28万m3,工程材30多万吨,年产销值超过70多亿元,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基本形成一个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石材行业的大发展,催生了石材护理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粗略统计,我国年均护理的石材面积最低可达3亿多m~2。仅以每m~2石材年度护理费用10.00元计算,也是一年30亿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发展中的石材护理企业,也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安居一隅到群雄琢鹿,整体行业近两年却进入了一个无序残酷竞争的时代。作为石材产业链下游的护理行业,属于低端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大连石材市场始建十l999年7月,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经营、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大型专业石材市场,并成为东北地区最有规模和实力的石材深加工、进出口的集散地。大连石材市场是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截至目前已有全国百余家石材企业进驻经营,不失为“养商富商”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8.
《石材》2012,(5):7-7
近年来,岑溪市通过加强对石材企业的管理、引导和扶持,石材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初具现代化生产经营规模的企业。2010年,岑溪市在三堡镇、糯垌镇、马路镇三个镇的花岗岩矿区附近建设了三个石材加工区,以提高花岗岩荒料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引进有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带动石材产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9.
杨松 《建筑》2014,(2):20-22
<正>中央建筑企业通过资本、技术、管理优势,采用BT、BOT的模式参与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差异竞争进入建筑业产业链高端市场和新兴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和份额。而民营企业在国内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从劳务输出到机械设备租赁,并逐渐向专业施工队伍或总承包队伍发展,且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中央建筑企业投资BT项目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本和资源是有限的,且受到资产负债率、对外担保额度的限制,要扩大资产规模,提  相似文献   

20.
《石材》2017,(12)
<正>11月16日上午,云浮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胜对"2017年云浮市政协第2号重点提案《关于加快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石材企业走出困境的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办。该提案强调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参加督办并主持座谈会。王胜一行首先来到云浮市云石石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听取该公司建设运营情况汇报,勉励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合作,打造成为推动云浮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