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锅炉受热面超温爆管已经成为影响锅炉安全的重要因素。系统研究了目前常见的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超温爆管事故的原因,并对于防止爆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结论如下: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超温爆管主要原因为锅炉高温受热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调温装置系统设计不合理,异物堵塞,运行状况不佳,加工制造工艺缺陷等。预防措施有:合理设计高温受热面结构,合理设计调温装置系统,防止异物堵塞,优化锅炉运行,保证加工制造工艺的质量和对管内蒸汽温度进行在线监测。此处系统的研究为我国大型电站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容量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失效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容量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现象普遍,严重危及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结合超温爆管事故,分析了高温受热面超温原因,介绍了受热面管子因过热或高温腐蚀而失效的机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Z型结构过热器流量分配不均引起的爆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电厂蒸汽锅炉高温过热器冷段受热面发生爆管事故,以漳泽发电厂4#蒸汽锅炉为对象,通过调阅该锅炉的负荷工况记录、查阅设备图纸以及对爆管采用金相、壁温试验分析和水力偏差分析炉等方法,对高温过热器冷段受热面爆管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分析。分析表明:从锅炉1/4部分看,高温过热器冷段受热面属曲型的"Z"型分布,在热态超低负荷较长时间运行时,管内流量不均是爆管的主要原因,运行中减温系统操作不合理是爆管的重要原因。对此提出防止爆管的技术措施。采用应对措施后,4#蒸汽锅炉再未发生过热器爆管事故,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此项技改对保证同类型锅炉平稳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DG 670/140型锅炉过热器超温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火力发电厂锅炉事故统计,过热器超温爆管事故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因此做好对过热器超温原因的研究及分析工作,对解决超温问题十分重要。文章根据对大同二电厂近年来过热器超温爆管事故的调查及对此问题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导致过热器受热面管子超温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漳泽发电厂4台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12CrlMoV超温变形和爆管泄漏等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通过运行控制及系统适当改进等手段,有效地抑制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鹏刚  王强 《电工技术》2019,(21):121-123
火力发电厂锅炉爆管事故一直是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及显微组织观察等试验手段,对受热面管进行较全面分析。分析得出该爆破管子无材质缺陷,未发生长期超温导致的材质变化,本次爆管原因应为短期超温。  相似文献   

7.
锅炉受热面的“四管”爆漏事故在火力发电厂发生的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对大同第二发电厂DG670-5型锅炉的过热器及再热器的超温爆管原因的分析,并根据燃烧调整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缓解超温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锅炉受热面爆管事故是锅炉运行常见的事故之一,受热面爆管影响因素众多,原因复杂,事故发生后如何准确分析事故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用预控措施,避免爆管事故再次发生成为火电厂锅炉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内蒙古某电厂锅炉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进行分析,找到爆管原因,提出电厂优化运行建议,从而指导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三大锅炉厂投运、在建的超(超)临界600~1 000 MW机组锅炉壁温测点数量普遍偏少,不能完全监测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超温问题,使爆管事故频繁发生。本文分析了各锅炉厂锅炉受热面壁温测点常规布置特点,并对其各自设计制造的电厂锅炉典型受热面壁温测点改造情况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锅炉受热面壁温测点设计优化的基本要求和布置原则,提出了在高温区管遗留杂物和氧化皮易堵塞管,以及便于精确核算受热面壁温的管子等重点部位增加或变更受热面壁温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不仅有利于减少因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问题造成的爆管事故,而且对提高壁温核算准确性、减缓氧化皮生成速度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英力特西部热电厂2台锅炉受热面管发生几次爆管泄露事故的部位和检查结果,分析了锅炉受热面管爆管的主要原因(如安装焊缝有缺陷、超温、腐蚀、烟气冲刷磨损和膨胀不均产生拉裂和渗漏等).并就如何防治锅炉"四管"爆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HG 670/140型锅炉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电网200MW机组所配670t/h锅炉普遍存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受热面管壁超温问题。石景山热电厂1号机组配置的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670/140型锅炉投产以来,再热器及过热器多次发生爆管,爆管原因系管材长期超温运行所致。为摸清超温原因,对锅炉冷态风速、热态烟温及热态管壁温度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的锅炉高温对流受热面壁温计算软件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广发 《热力发电》2004,33(9):37-39
对受热面壁温计算的经典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应用软件,用此软件对一台670t/h锅炉高温过热器频繁超温爆管的原因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简单、有效的改造方案,改造后高温过热器没有再发生过超温爆管事故,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试验数据及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壁温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W”型火焰锅炉屏过爆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文华 《电力学报》2010,25(6):504-506
针对于某发电厂新进投产的600 MW机组"W"火焰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受热面超温爆管、减温水量不足以及氧量偏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防止锅炉受热面超温和增加减温水流量,并对锅炉进行了一定的燃烧调整,为同类型锅炉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宁夏中宁发电公司2号锅炉一起爆管事故,对爆管原因及金属高温氧化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采取机械清理、化学清洗、蒸汽吹扫等措施,消除了缺陷.分析结果表明:锅炉超温运行引起炉管内壁氧化脱落,堵塞管内蒸汽流通,从而导致了炉管短期超温爆管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漳泽发电厂4台原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超温变形、爆管、泄漏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炉内燃烧组织不佳、燃烧中心上移、沿炉膛宽度和高度存在较大的热偏差、炉膛出口折焰角太小、高温受热面积灰严重、制粉系统三次风连接管路不合理等是造成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主要原因.通过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减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热偏差,并对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漳泽发电厂4台原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超温变形、爆管、泄漏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炉内燃烧组织不佳、燃烧中心上移、沿炉膛宽度和高度存在较大的热偏差、炉膛出口折焰角太小、高温受热面积灰严重、制粉系统三次风连接管路不合理等是造成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主要原因。通过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减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热偏差,并对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锅炉运行中,汽包水位是一个重要的监视参数,汽包水位的过高、过低都将危及锅炉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汽包水位过高,易造成过热器管内积盐、积垢、超温和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严重满水时,还会造成蒸汽大量带水,引起过热器受热面管壁急剧冷却产生巨大的温变应力而变形、爆管,甚至造成管道和汽轮机水冲击事故。汽包水位过低,易引起下降管带汽,破坏水循环,造成水冷壁超温爆管;还会使炉水泵进口汽化,引起泵组剧烈振动;严重缺水时,还会引起水冷壁大面积超温爆管事故。在火力发电厂中,大部分事故出之于锅炉,而锅炉大部分事故来至于汽包水位。  相似文献   

18.
某台新建1 100 t/h锅炉在调试期间发生分隔屏及后屏过热器爆管事故。追溯其爆管发生过程,从锅炉受热面壁温、主汽温度、燃烧情况、受热面管材的金属试验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原因排查,得出造成过热器爆管的主要原因为过热器管吹损减薄所致。提出了消除锅炉四管爆破的建议,对新建锅炉在安装、调试等过程中预防锅炉四管爆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韩光海 《黑龙江电力》2021,43(6):561-564
针对锅炉后屏过热器发生爆管的问题,对故障处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力学性能检测、金相组织分析.结果 表明,后屏爆管原因为锅炉运行过程中炉膛烟温偏差、负荷存在波动、低负荷工况导致受热面管发生超温,以及锅炉启动升温速度过快造成氧化皮剥落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60t/hW火焰锅炉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电厂新进投产的600MW机组W火焰锅炉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受热面超温爆管、减温水量不足以及氧量偏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偏高等问题的研究,给出了防止受热面超温措施,增加减温水流量及燃烧调整等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对策,为同类型锅炉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