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填料的料径和填充量对滑石粉填充LDPE材料流变性的影响,为填充材料配方设计的改进以及填充工艺的完善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填充量的滑石粉/聚乙烯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流变改性剂的种类、用量和树脂的配比对高填充量的滑石粉/聚乙烯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树脂配比、流变改必 类及用量对表观粘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 流变改必上类和用量、树脂的配比都影响高填充量填充材料的流变性。结论 为高填充量材料配方的设计的改进以及工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流变改性剂的种类、用量和树脂的配比对高填充量的滑石粉/聚乙烯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方法对树脂配比、流变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表观粘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流变改性剂的种类和用量、树脂的配比都影响高填充量填充材料的流变性. 结论为高填充量材料配方设计的改进以及工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对防止或减轻电磁波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碳系填料作为导电填料的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因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导电性优异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碳系填充型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重点论述了碳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杂化碳系填料对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可提高碳系材料分散性的制备工艺等是促进新型碳系填料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泡沫金属相变材料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凝固/熔化模型,对填充以及未填充泡沫金属的2种相变材料蓄热球的相变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在第1类边界条件下蓄热球放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相界面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填充相变材料的蓄热球相比,填充泡沫金属的相变材料蓄热球可以有效减少其放热时间,提高蓄热系统的放热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更好的微压印填充效果,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模具和衬底的几何参数对微压印工艺的影响,建立了聚合物的粘弹性材料模型以及微压印的几何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印时间、压印温度和压印力下,模具的占空比为0.5时,材料对模具腔体的填充率最高为60%,占空比升高或下降都会使得填充率有所下降;模具的深宽比越低模具腔体的填充率越高,模具的深宽比为1时,填充率最高为71%;衬底的深宽比越高填充率越大,衬底深宽比为1.5时,填充率最高为63%.  相似文献   

7.
左手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科研热点。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成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给出了柱坐标系下冷等离子体模型左手材料改进后的时域有限(FDTD)差分格式。利用得到的 FDTD 差分格式数值计算了不同厚度、不同折射率冷等离子体模型左手材料分别部分填充同轴线后 TE 模的归一化截止波数,并与正常材料部分填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左手材料部分填充同轴线后,其 TE 模截止波数随填充厚度和折射率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与正常材料填充的结果正好相反。展示了左手材料具有奇异的电磁特性,为左手材料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材料填充对滤波减速器啮合力与润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滤波减速器寿命,设计在齿上开槽,并在槽内填充紫铜、硬铝合金、尼龙1010、丁晴橡胶的新型结构。建立了滤波减速器在不同位置啮合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填充材料齿轮在不同啮合位置的啮合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齿面粗糙度的滤波减速器混合润滑模型,分析了转速对不同填充材料滤波减速器润滑特性的影响。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材料填充可以增加滤波减速器轮齿啮合对数,有效减小啮合力,齿面最大接触力随着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减小。润滑计算结果表明,材料填充可以增大齿面间平均油膜厚度,有效提高滤波减速器润滑性能。在转速小于1 500 r/min时,通过材料填充可以降低接触面积比,转速大于1 500 r/min时,材料填充对接触面积比的影响不明显;在啮入啮出点时,转速大于1 500 r/min时,材料填充可以降低滤波减速器齿面最大接触应力,转速小于1 500 r/min时,最大接触应力随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节点啮合时,丁晴橡胶和尼龙1010可以显著降低齿面最大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9.
左手材料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科研热点.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给出了柱坐标系下冷等离子体模型左手材料改进后的时域有限(FDTD)差分格式.利用得到的FDTD差分格式数值计算了不同厚度、不同折射率冷等离子体模型左手材料分别部分填充同轴线后TE模的归一化截止波数,并与正常材料部分填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左手材料部分填充同轴线后,其TE模截止波数随填充厚度和折射率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与正常材料填充的结果正好相反.展示了左手材料具有奇异的电磁特性。为左手材料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蠕变拉伸实验,研究了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填料配比及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并采用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的普弹形变Em、延迟弹性形变Ek和粘性流动形变ηk均表现出对温度、应力的时间依赖性;当填充量都为60%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复配使用时,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可提高材料的形变能力。本工作比较了Burgers模型与Findley模型在不同应力下对高填充复合材料蠕变曲线的拟合度,总体上Burgers模型模拟效果优于Findley模型,而Findley模型在长时蠕变行为的预测上,相对较好。本研究对于优化无卤阻燃EVA电缆专用料的配方,以及对于继续深入研究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的短期蠕变行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其吸水性及耐腐蚀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常温和60℃吸水试验以及60℃酸、碱腐蚀试验,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HGB/EP)的吸湿规律、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以及材料在60℃下的腐蚀情况。通过研究不同配比的空心玻璃微珠(HGB)与环氧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吸水量的大小,发现这种材料吸水量大小与微珠的填充率密切相关,不同填充比复合材料其微结构对吸水量影响甚大,且高温能提高吸湿速率和平衡吸湿量。在腐蚀试验中,发现该材料的耐酸性较差,测试后试件表现出软化现象。而酸的浓度越高,腐蚀越严重,经浸泡腐蚀的材料力学性能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填充PF、PVC、SB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粒度粉煤灰填充酚醛、聚氯乙烯塑料后的性能变化,及填充无补强丁苯胶后性能的分析。发现粉煤灰可作酚醛、聚氯乙烯的填充剂,不适于作了苯胶的补强剂。在同样的填充条件下,粉煤灰的粉径越细,填充效果越好。其中,粉煤灰─酚醛填充材料可达到日用模塑粉的国家标准,粉煤灰─聚氯乙烯填充材料可达到钙塑材料的企业标准,而成本有所降低,同时有助于消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轴承滚道界面的润滑状态及接触力对轴承寿命的影响十分显著,为提高圆柱滚子轴承寿命,提出了在轴承外圈开槽填充弹性体的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槽宽及丁晴橡胶、尼龙1010、硬铝合金和紫铜四种填充材料对轴承内滚道和滚子接触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圆柱滚子轴承真实表面粗糙度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转速下不同填充材料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外圈开槽并填充弹性体对轴承的润滑状态和接触力影响显著;最大受载滚子与内滚道的接触力随着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减小,采用丁晴橡胶和尼龙1010填充材料可明显增加滚子接触个数,有效降低接触力。转速的增加会使油膜变厚、摩擦系数、接触载荷比、接触面积比、最大接触应力减小,采用丁晴橡胶填充材料轴承润滑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食用级淀粉及无毒偶联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填充改性,考察可食用淀粉的种类及用量对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无毒铝酸酯偶联剂种类、用量对填充体系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填充效果总体优于土豆淀粉和红薯淀粉,且淀粉用量以30份为宜。填充前,对淀粉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偶联剂作用的发挥以及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无毒偶联剂用量为1%时,材料冲击强度较处理前提高近50%,断裂伸长率提高168%。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各种隔声机理,运用玻璃纤维织物的高吸声性,PVC的高阻尼以及炼钢炉渣的高密度等特点,将炼钢炉渣粉填充到玻璃纤维织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中制备了一种隔声材料,用双声道分析仪,分析研究了其隔声性能;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刚柔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炼钢炉渣粉填充到复合材料中提高了材料的隔声性能,在中频段(500-1000Hz)隔声量达到20dB左右,而且仍然保持了材料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6.
部分填充手征媒质的圆波导的截止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部分填充手征媒质的圆波导的色散方程,研究了填充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尺寸对传播模式截止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尺寸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调节传播模式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7.
以"覆盖率"和"填充深度"来评价水泥基材料因干缩裂缝的"愈合效应"这一特性的存在性并描述了裂缝的愈合过程以及模型,同时用SEM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裂缝两侧水化产物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裂缝有愈合的可能,其愈合的发展趋势可由覆盖率和填充深度随愈合期变化的规律来描述.这主要是由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继续水化以及碳酸钙的沉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以及减振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应用 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无限元隧道-土耦合模型;然后,在模型中采用单位正弦荷载进行激励,分析地表不同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后,比较了地铁隧道空沟及填充沟在不同列车荷载激振频率、隔振沟 沟深、距离和填充材料等情况下的隔振效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空沟的深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很大,深度越深隔振效果越好;对于高频荷载,振动在土体衰减变快,空沟到振源的距离对隔振效果的影响不大;对于低频荷载,空沟到振源的距离增加后隔振效果明显;填充沟的填充材料刚度是影响隔振效果的关键因素,隔振材料刚度越小,其隔振性能越好。同时对实际地铁荷载进行分析,利用实测钢轨加速度获得轮轨间动力作用力,将其施加至有限元模型中,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对比分 析了填充沟的减振效果,验证了填充沟减振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结构的树脂复鞣剂在皮革中形态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了SCC丙烯酸皮革填充树脂、ART丙烯酸树脂复鞣剂、HMP多功能皮革材料以及RTM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等4种高分子材料在皮革中的微观结构,讨论了每种材料赋予皮革的不同性能,为制革工作者在制革时正确选择皮化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热防护用轻质烧蚀材料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航天器对热防护系统轻量化的需求,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轻质热防护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现状,主要包括蜂窝填充橡胶或树脂、树脂浸渍纤维化多孔基体两类材料,重点介绍了玻璃纤维/酚醛或碳纤维/酚醛蜂窝填充硅橡胶、硅树脂或酚醛树脂和硅树脂浸渍可重复使用陶瓷基体烧蚀材料和酚醛浸渍碳基体烧蚀材料,总结了轻质烧蚀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