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自贡卧龙湖旅游服务中心的建筑方案设计过程及设计的一些特点。基地自然环境优美,建筑设计本身又富有特色。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贡当地的历史文化,将这些内容理解并融入到建筑设计风格里;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衍变",使其获得"重生",并根据这个主题建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中、西方传统建筑中对光的不同应用为主线,从传统文化层面浅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基于此,笔者还进一步通过对现代建筑中成功范例的分析,说明了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建筑师是如何从光的角度以及建筑的深层含义上与传统文化相呼应,从而达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并以此为例,为我们今后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文化的内涵,并从云南本土的民族、城镇和建筑三个层面分析了云南本土的建筑文化,指出无派的云南派实际上是多元的建筑文化并存的云南派。  相似文献   

4.
万千 《南方建筑》2006,(2):9-11
本文试图从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入手,从几个角度简要阐述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其特殊性,并就对待中国建筑传统的态度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德侬  戴路 《华中建筑》2002,20(3):85-88
该文从印度历史上的建筑文化交流角度出发,探讨印度建筑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吸纳与同化;以希腊建筑的片段与雕刻和伊斯兰建筑穹拱与彩饰两个典型方面,论述希腊与伊斯兰建筑文化在印度古代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建筑既影响建筑企业的需求也影响建筑企业的供给,同时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使命。建筑企业要完成"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需要相应的绿色企业文化的支持。绿色建筑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绿色理念、绿色制度和绿色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行为。建筑企业需要从绿色建筑理念、绿色规章制度和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内核浅议中西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内核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阐明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以便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体系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敬东  林文辉 《规划师》2000,16(6):115-117
作者从建筑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另一种视野来看待城市环境,面对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建设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弊病,从文化人类学入手,在环境行为学方面提出了分析、研究、构筑多样性城市环境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在这个命题上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什么?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文化往往被认为是传统、历史、知识、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某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之集合。一般的看法是:好的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或曰建筑是文化的生成物。这种说法真的确凿无疑吗?  相似文献   

10.
蔡达峰 《时代建筑》1993,(1):16-19,61
《周易》是古代群经之首,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中也有一些与传统建筑文化有关的内容,无论从《周易》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建筑史论的角度来说,这些内容无疑具有加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回望2012.中国工艺美术馆建筑设计竞赛令我印象深刻,感悟颇深。竞赛历经鼹轮,从2010年底一直到2012年初,跨越了三个年头。这个项目与周边的国家美术馆新馆、国学中心等国家级文化设施集群,在北京后奥运时代成为提升城市发展动力的举措,也是北京城市建筑文化再提升的契机。竞赛本身是一个中国当下建筑文化土壤里的典型重大事件:政府主导、夺眼球项目、大院名师国际大腕悉数登场……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4,(10)
我国建筑历史蔓延上千年,各类悠美的建筑物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虽然某些已经逐渐老化,失去了最初的风采,但我们依然能从其残存的轮廓中看出其最初的风采。比如我国的圆明园,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毁之一旦,已经无法将其最初的风采真实复原,但是从其残存的遗迹中,我们可以发挥想象的翅膀,并串联其当时的文化背景,并加上文学的羽翼,从而联想出一个诗意的建筑空间环境,还原当时震撼人心的风采。由此可见,对于建筑空间塑造而言,如能加上文化与文学,那么就会使得此建筑的拥有了灵魂,成为了灵动在我们生活中最唯美的画卷。基于此,本文从文化·文学·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的诗意空间塑造,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构我国建筑的空间塑造,希望对我国建筑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筑类型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文化角度探讨建筑问题,不应该只停留在“风格”研究的层次上。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如何反映传递文化现象,如何保持文化环境的连续性和特征。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是使建筑沿着具有广泛基础、符合地域性及文化特征轨迹运行的可行方案之一。要说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必要,需要首先阐明风格与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以创作富有时代意义、多元融合的诗意建筑而闻名于世。他对于创造性建筑实践有着无止境的追求,这一品质也使他荣获2008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城市建筑》上一期从时代精神与历史文化融合的角度剖析了让·努维尔的建筑创作实践,本期将从技术手段层面进一步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4,(2)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建筑也是一种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建筑,都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建筑中就可以解读当时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也可以通过考察当地建筑而有所深入了解。本论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融合中国建筑史,以西安地区的建筑为例,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杨睿 《建筑》2010,(14):74-75
建筑,是民族智慧的反映和地域文化的宝贵物质遗产,是历史的一种可见的载体。地域建筑,作为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地域历史文化的结晶。正是由于建筑所反映出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丰富多彩,这也是建筑魅力的所在。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带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必然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洋  杜奇任 《华中建筑》1997,15(2):20-22
从整个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涉及到问题的可以分析研究得比较深入透彻,因此建立建筑文化学这一学科十分必要。该文给出了研究建筑与文化的共时,历时,层次性三种观念,并设想了建筑文化学应具备的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叶鹏  王盈盈 《华中建筑》2007,25(3):14-15
建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应具备的双重的涵义——建造和文化。如何协调建筑建造本质与“文化”体现间的关系,斯卡帕和赫尔佐格与德·默隆在这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思考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褚帆  单毅 《安徽建筑》2009,16(5):18-19
地标建筑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地标建筑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廖静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6):29-30
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和《菊与刀》的启示中,分析日本建筑文化面对异质文化交织、更新、共生的原因,希望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