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从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的生态地质环境出发,论述了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区域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被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的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重点治理工程,最近通过了云南、贵州两省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验收。南北盘江中上游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的东部,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次通过验收的重点治理工程涉及云南省的曲靖、罗平和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兴义、威宁等7个县(市、特区)的21条小流域,总面积为96388km2,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水土流失导致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流失区内的石化和沙化现象十分严重,群众…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威宁县自1992年开始实施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治理过程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设计,进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建立水堡型生态农业。通过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场的技术辐射,实施责任制度,大搞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基本在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 合理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经过5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累计完成的治理面积81.6km^2,不仅解决了长期围绕流域内  相似文献   

4.
近20a来,随着小流域试点、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治理、人大水土保持议案的实施、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执法和城市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珠江不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珠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速度仍相当缓慢,为加快步伐,提出了如下 措施:继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增另投入;搞好“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上游水保治理成效卓著列入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兴义市,1993年全部完成养马河、瓜朗河、马过河3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34km2。其中完成坡改梯87hm2,经济果木林337hm2,水土保持林552hm2,封禁治...  相似文献   

6.
1 工程概况 贵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范围遍及全省,以牛拦江、乌江中上游的毕节、遵义、铜仁3地市和南北盘江中上游的六盘水、黔西南地区最严重.象鼻岭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与云南省会泽县交界处的牛栏江上,坝址右岸为贵州毕节地区,左岸为云南省曲靖地区,水库泥沙问题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7.
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是珠江流域自然环境特殊、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区域之一,又是我幽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暴雨集中,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水旱灾害,又使山上石化,山下砂化,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构成威胁。为了探讨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该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指导思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形成机理:一是广布的碳酸盐岩成土物质含量低,母岩与土壤之间粘着力差,成土速度慢;二是地表与地下双层水文地质结构,水土分离,干旱缺水严重;三是植物生境严酷,生长缓慢,覆盖率低;四是超载的人口压力引发的滥采滥伐、陡坡开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该地区土地石漠化最关键的因素。同时探究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喀斯特地区主要的生态恢复模式:一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模式提高生态容量;二是以农村能源建设为主线促进生态修复的模式提高生态休养时间;三是以培育替代产业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模式减少生态负荷;四是以有序、规范的资源开发模式减少生态干扰。  相似文献   

9.
从南北联网,以“电”代水,促进四川水电开发着眼,分析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资源的现状,谈及两大水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对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四川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及应作的贡献。对南北联网工程的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珠江》2011,(2):63-65
"十一五"期间,珠江委的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争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流域典范"的治水理念,以监督管理为重点,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珠江上游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加快。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成功探索出石灰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抢救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贵州省强降水天数变化规律,基于贵州省1960—2013年1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法和Kriging插值法分析了贵州省54 a来强降水天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3年贵州省强降水天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变化趋势呈现中西部大幅减少,东部、南部和北部小幅减少或小幅增加的特点;各坡度带上强降水天数接近,随着高程增加,强降水天数呈减少趋势;北盘江、都柳江、红水河和南盘江强降水天数高于赤水河、牛栏江横江、乌江和沅江;都柳江和南盘江强降水天数呈增加趋势,其他流域呈减少趋势;汛期与非汛期强降水天数分布及变化趋势在高程带、坡度带及各流域上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气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美丽长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纯艳 《人民长江》2015,46(19):44-47
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及一批国家重点防治工程以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历史性转变。今后,应采取科学防治、依法监管、综合治理和改革创新等对策措施,全面构建以长江经济带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保护和支撑长江经济带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北诸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中国水利》2011,(23):127-129
西北诸河地域辽阔,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而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资源短缺及其不合理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西北水资源综合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多措并举,按照“上、中、下游统筹兼顾,多水源联合调配,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总体思路,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采取高效节水、工程调蓄、适度调水等综合手段,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总体格局,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要以防洪作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能力,保障堤防安全;稳定河势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把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树立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的思想;贯彻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和要求;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河道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面向新世纪、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决策。三峡工程建成后 ,正常蓄水位 175m ,防洪库容 2 2 1.5亿m3,将保护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 ,使国土开发长治久安 ,人民安居乐业。装机 18.2 0GW ,年发电量 84.7TW·h ,远景规划滚动开发金沙江上游梯级 ,总装机容量可达 40多GW ,参与西电东送 ,促进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 ,将给市场带来机遇 ,推动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不同水平年中线不同调水方案对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以及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需求对中线可调水量的制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和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总结“长治”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震 《人民长江》2010,41(13):1-4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20多年来,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各治理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路线,坚持严格管理,重视队伍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我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提出要充分发扬"长治"工程的成功经验,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以前期工作为抓手、以强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突出治理重点、创新建管模式的指导方针,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努力促进我国广大山丘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制定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审查审批程序和要求,规范了监督管理事项和行为,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出现城镇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分片收集集中处理排放、工业污水由园区集中排放的现象。针对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长江流域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管实践,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为园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审查审批、监督管理和有关法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珠江干流西江上中游河段红水河,自南盘江黄泥河口至黔江大藤峡,是水力资源是集中的河段,红水河梯级开发,不仅有巨大的发电效益,而且还担负着珠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调控制上游洪水的重任;红河河还是沟通流域东、西部的水运通道之一。加快红水河水利水电开发,交赤新世纪珠江流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保障新世纪珠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促进流域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龙滩水电站、水藤峡水利枢纽为红水河综合开发的两个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 land and biotic resources in the inland river basins is important in the arid zone. Analysis of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rough water development can help peopl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ithin the basi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affected the scale of oasis establish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and the existence of lower-reach oases in the Hei River basin.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t the present stage should bring about a harmonic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hole basin. The whole area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ntirety to adopt feasible engineering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upper streams, macro-control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implementing water-saving measures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quantitatively managing and allotting water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adherence to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u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water resources can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