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双碳”背景下,碳化硬化型胶凝材料的研究为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本文采用工业钙质和硅质原料制备γ-C2S,探究CO2浓度、CO2压力、碳化湿度、碳化时间等因素对γ-C2S碳化性能的影响,明确最佳碳化制度,并通过XRD和电子扫描探针等测试,对γ-C2S碳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原材料制备的γ-C2S的抗压强度和固碳量随碳化养护时间、碳化养护湿度、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碳化养护8h抗压强度可达155.8MPa,固碳量达16.96wt.%。  相似文献   

2.
碳矿化材料是由固碳胶凝材料通过与CO2在常规环境下的碳化反应快速形成以碳酸钙为主要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是实现工业烟气CO2建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本工作以γ-C2S为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Fe掺杂、壳聚糖引入、养护制度设计3种复合增强措施对碳矿化材料力学性能与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增强措施并非简单的叠加效应,也存在矛盾关系,其中,可以获得超高强度的组别有:Fe–γ-C2S+壳聚糖引入的碳矿化材料在养护24 h后抗压强度达到200 MPa以上,壳聚糖引入组可以在延长养护时间后获得更高的强度上限,养护7 d后抗压强度可达约230MPa。Fe–γ-C2S组的碳酸钙晶型以方解石为主,而长期CO2养护下的γ-C2S组则为文石相组成。不同的产物组成也是影响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超高强碳矿化材料的理想结构模型:壳聚糖存在于硅凝胶与碳酸钙之间,连接两相,方解石生长于内部,文石包裹于外部。方解石为碳矿化体养护早期提供强度,文石则在外...  相似文献   

3.
通过球磨混合法,制备TiO2、SiO2和TiO2+SiO2掺杂的Al2O3粉体,经不同温度煅烧后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试,比较研究这三种掺杂对Al2O3粉体相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2、SiO2掺杂对γ-Al2O3向α-Al2O3的相转变均有促进作用。在掺杂质量分数为0.5%的情况下,二者可分别使γ-Al2O3完全转变为α-Al2O3的温度降低100 ℃和125 ℃。而TiO2+SiO2复合掺杂对γ-Al2O3向α-Al2O3相转变的促进作用优于TiO2、SiO2单独掺杂。TiO2、SiO2的质量分数均为0.3%时,复合掺杂可使γ-Al2O3完全转变为α-Al2O3的温度降低150 ℃。此外,还对TiO2、SiO2和TiO2+SiO2掺杂促进Al2O3粉体相转变的机理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中林  刘道银  董伟  吴烨  孟庆敏  陈晓平 《化工学报》2014,65(10):4101-4109
利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氮吸附仪对不同粒径的K2CO3颗粒和负载型K2CO3/Al2O3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碳酸化特性进行研究。负载后的吸收剂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使得碳酸化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均提高,吸收剂碳酸化特性得到改善。纯K2CO3颗粒吸收剂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减小,负载型吸收剂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随着粒径的增加略增大。研究了不同粒径和反应时间对K2CO3/Al2O3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K2CO3/Al2O3颗粒具有较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负载型粒子模型对K2CO3/Al2O3吸收剂吸收CO2碳酸化过程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粒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利用建立的模型对不同CO2浓度下K2CO3/Al2O3吸收剂碳酸化反应特性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戴金鑫  刘晶  刘丰 《化工学报》2017,68(3):1163-116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H2S与NiFe2O4(001)完整表面和氧缺陷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H2S在NiFe2O4氧载体表面Ni原子位的吸附能比其在Fe原子位的吸附能大。氧缺陷的形成会使H2S在氧载体表面金属原子位的吸附能增大,并且Ni原子位吸附H2S的吸附能增加更为明显。因而,NiFe2O4氧载体表面的Ni原子位是H2S的主要吸附位。同时采用热力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含H2S的合成气与NiFe2O4氧载体之间的反应,发现H2S与氧载体的反应产物与氧载体的还原程度密切相关。由于铁氧化物的深度还原过程受到热力学限制,H2S与NiFe2O4氧载体反应的主要产物为Ni3S2。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与热力学方法研究结果均表明H2S倾向于与NiFe2O4氧载体中Ni发生相互作用,这将对NiFe2O4氧载体的反应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Pd-Cu/Al2O3和Pd-Cu-N/Al2O3催化剂。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应装置考察氮掺杂对Pd-Cu/Al2O3催化剂低温富氢气氛下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结合XRD、FT-IR、H2-TPR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Pd-Cu/Al2O3,Pd-Cu-N/Al2O3具有更好的CO优先氧化性能。氮掺杂促进了表面Cu2Cl(OH)3的分散,增强了Pd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Pd和Cu2Cl(OH)3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氮掺杂也有利于生成更多的表面活性Cu+物种,并且部分进入Pd晶格,抑制了反应过程中PdHx的形成,从而使催化剂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分析纯试剂CaCO3、Al2O3和Na2CO3为原料,在1350℃烧结1 h合成了Na2O掺杂铝酸钙熟料,并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Na2O掺杂CaO-Al2O3体系铝酸钙化合物的物相演变规律及熟料浸出性能。结果表明:当CaO和Al2O3的摩尔比为1.0时,CaO-Al2O3体系铝酸钙由CaO·Al2O3和12CaO·7Al2O3组成,而Na2O掺杂铝酸钙熟料由CaO·Al2O3、12CaO·7Al2O3、Na2O·Al2O3和Na4Ca3(AlO2)10组成。除形成含Na2O化合物外,熟料中掺杂的Na2O固溶于12CaO·7Al2O3中,而CaO·Al2O3中几乎不含Na2O。随着熟料中Na2O掺杂量的升高,12CaO·7Al2O3和Na4Ca3(AlO2)10的含量逐渐增加,CaO·Al2O3的含量逐渐降低;12CaO·7Al2O3和Na4Ca3(AlO2)10的结晶度逐渐降低,CaO·Al2O3的结晶度逐渐升高。Na2O的掺杂提高了熟料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浸出性能,并且使浸出渣中CaCO3的空间群由R-3CH、P63/MMC两种转变为只含有R-3CH一种。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γ-C2S不锈钢渣碳储存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不锈钢渣的综合利用率。通过研究主要碳化参数(如液固比、成型压力、CO2分压)对不锈钢渣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来评估不锈钢渣的CO2储存能力,以期能够提供更佳的不锈钢渣碳化过程。利用XRD、SEM/EDS、DSC/TG分析对不锈钢渣碳化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其碳化机理。结果表明,较佳碳化参数为成型压力为2.50 MPa,液固比为10%,CO2分压为0.3 MPa。较佳碳化条件下每千克不锈钢渣可固化储存CO2气体约123.6 g。不锈钢渣碳化过程以γ-C2S碳化反应为主,碳化产物中出现了片状、颗粒状的CaCO3,随碳化时间延长,晶体逐渐长大为团簇状。因此,利用不锈钢渣储备碳及制备碳化制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林聪毅  陶宏磊  李蔚 《硅酸盐通报》2023,(10):3764-3768
作为重要微波介质材料之一,Al2O3陶瓷介电性能优良,在微波电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较高,制备工序需消耗大量能源。低成本降低烧结温度对Al2O3陶瓷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MnO2-CuO-TiO2掺杂实现了Al2O3陶瓷的低温烧结,并对其烧结行为和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O2、CuO、T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0.5%、0.8%时,复合掺杂可以大幅降低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所获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在烧结温度为1 250℃时,Al2O3陶瓷的密度可达3.92 g/cm3,介电常数εr=10.02,品质因子与谐振频率的乘积Q×f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铝基磷酸盐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在铝基磷酸盐涂料中添加 Al2O3溶胶,经空气喷涂与热固化得到 Al2O3颗粒增强铝基磷酸盐复合涂层,采用 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镜( SEM)、胶粘拉脱法、维氏硬度、电化学腐蚀试验和模拟海水浸泡试验考察 Al2O3溶胶含量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2O3溶胶在涂层 500 ℃热固化的物相演化为 Al2O3溶胶 -AlOOH-Al2O3,随 Al2O3溶胶含量从 0增加到(γ相)生成的 Al2O3颗粒在涂层呈弥散分布;4%,复合涂层的孔隙减少,致密性提高, Al2O3颗粒弥散强化作用得到发挥,涂层结合强度由 15 MPa提高为 25 MPa,硬度由 38 HV提高为 65 HV;添加 Al2O3溶胶制备得到的铝基磷酸盐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由 2. 38×10-7 A/cm2下降至 2. 79×10-8 A/cm2,极化电阻由 1. 95×104 Ω提升至 4. 73×105 Ω。  相似文献   

11.
采用Al2O3和MgO同时掺杂改性的方法制备了CaO-Ca3Al2O6-MgO复合钙基高温吸附CO2材料。复合钙基材料孔隙发达,活性物相为CaO,惰性骨架物相为Ca3Al2O6和MgO。Ca3Al2O6/MgO质量比偏小的材料,表面微粒粒径较小。在10%(体积分数,下同)CO2和90% N2的混合气气氛下,采用热重分析仪测量了复合钙基材料吸附CO2容量、碳化反应速率以及循环碳化(670℃)/煅烧(900℃)过程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复合钙基材料CaO-Ca3Al2O6-MgO具有较好的吸附CO2性能,提高Ca3Al2O6/MgO质量比,合成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降低Ca3Al2O6/MgO质量比,合成材料的碳化反应速率加快,CaO转化率提高。最后,通过对不同循环次数下复合钙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微观形貌、表面元素分布,晶相、晶粒大小进行研究分析,对合成材料的失活以及掺杂物质对烧结的抑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申  郭玉玉  李星颖  李哲 《化工进展》2019,38(2):885-89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uO含量的Pd-CuO/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乙醇氧化反应,其结构与性质通过XRD、H2-TPR和NH3-TPD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并不是随着CuO含量的增加而增强,Pd-1.0%CuO/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其点火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比Pd/Al2O3催化剂至少降低了50℃。与Pd/Al2O3催化剂相比,含CuO催化剂增强的衍射峰强度以及氢化钯分解峰的消失,说明Pd-Cu合金结构的形成有利于Pd、Cu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Pd-1.0%CuO/Al2O3催化剂来说,还原峰向低温的移动以及还原峰面积的增大说明该催化剂上氧化性物质更易被还原且数量在增加,这对于氧化反应是十分有利的,新出现的还原峰表示Pd、Cu的相互作用生成了新物种。NH3-TPD结果中更高含量的低温酸有利于高活性,而且新出现的脱附峰说明形成了新的酸性位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胶体沉积法制备不同载体(Ni2O3、Co3O4、TiO2、Al2O3)的Pt-Fe/MeOx催化剂用于甲醛室温催化氧化。活性测试表明,以γ-Al2O3为载体的Pt-Fe/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25℃时甲醛的转化率可达到100%,而且Pt-Fe/ Al2O3催化剂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各种表征技术对Pt-Fe/Al2O3的形貌、价态及氧化还原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Fe/Al2O3催化剂中Pt物种和Fe物种在Al2O3载体的表面上均匀分散;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在Al2O3载体的表面上形成一些类似Pt-O-Fe活性物种,有效促进了Pt-Fe/Al2O3催化性能,从而显示出较高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Pt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结焦反应的粒径效应与Sn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了Pt颗粒平均粒径分别为2.0、4.6、12.1 nm的Pt/Al2O3催化剂,同时用浸渍法制备了PtSn/Al2O3双金属催化剂,并考察了各催化剂在丙烷脱氢过程中的结焦行为。分别用H2化学吸附、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金属上的结焦速率与Pt金属颗粒粒径密切相关。具有较小Pt颗粒的催化剂金属上的结焦速率明显大于具有较大Pt颗粒的催化剂。具有较小Pt颗粒的催化剂上生成的焦含有较少的氢,其石墨化程度也较高。本研究中PtSn/Al2O3催化剂金属上的结焦速率高于Pt/Al2O3催化剂,并且在双金属上生成的焦具有更高的石墨化程度。结合Pt/Al2O3催化剂上的结焦机理,对高性能丙烷脱氢催化剂提出了新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5.
借助ReaxFF-MD方法,对化学链燃烧过程Al2O3负载Fe2O3载氧体(Fe2O3/Al2O3)表面CH4反应过程模拟,探究Al2O3惰性载体对Fe2O3-CH4体系燃烧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添加Al2O3惰性载体改变了化学链燃烧过程中Fe2O3载氧体反应性和Fe2O3/Al2O3-CH4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主要是促进了Fe2O3载氧体表面CH4氧化,并对CH4反应过程、中间体、产物及其反应速率和放热量等均具有显著促进和调控作用。原因在于Al2O3惰性载体对Fe2O3活性相中晶格氧的活化作用促进了晶格氧的迁移-扩散-释放。添加惰性载体增强了Fe2O3载氧体在化学链燃烧过程晶格氧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有利于CH4氧化燃烧向合成气的高效、清洁转化,强化了化学链燃烧过程,满足当前能源高效转化和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6.
借助ReaxFF-MD方法,对化学链燃烧过程Al2O3负载Fe2O3载氧体(Fe2O3/Al2O3)表面CH4反应过程模拟,探究Al2O3惰性载体对Fe2O3-CH4体系燃烧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添加Al2O3惰性载体改变了化学链燃烧过程中Fe2O3载氧体反应性和Fe2O3/Al2O3-CH4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主要是促进了Fe2O3载氧体表面CH4氧化,并对CH4反应过程、中间体、产物及其反应速率和放热量等均具有显著促进和调控作用。原因在于Al2O3惰性载体对Fe2O3活性相中晶格氧的活化作用促进了晶格氧的迁移-扩散-释放。添加惰性载体增强了Fe2O3载氧体在化学链燃烧过程晶格氧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有利于CH4氧化燃烧向合成气的高效、清洁转化,强化了化学链燃烧过程,满足当前能源高效转化和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齐  戴伟  穆玮  于海波 《化工学报》2011,62(1):71-77
以一氧化碳和乙炔为探针分子,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Pd-Ag/ Al2O3和Pd/ Al2O3催化剂上乙炔加氢反应以及催化剂本身的表面形态,动态考察了乙炔加氢的气相反应行为、CO吸附以及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d-Ag/ Al2O3催化体系中,由于Ag的加入而受到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的共同影响,引起了催化剂表面形态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催化剂的性能。另外,乙炔加氢反应会导致钯催化剂表面形成由长分子链的饱和烃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层,该碳氢化合物层有可能是加氢反应形成的绿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植生混凝土的碱度及力学性能随CO2养护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X射线衍射定量相分析(XRD-QPA)、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探讨了CO2养护压力对反应速率及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O2养护压力可提高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及氢氧化钙(CH)的碳化速率,同时可快速生成碳化致密层,有利于延缓CH的生成与溶出;碳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钙(CaCO3)及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增大了水泥石密实度,可有效提升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常压CO2养护相比,在CO2养护压力为0.3 MPa的条件下养护1 h,植生混凝土3 d抗压强度提高了72.8%,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4.8%,28 d的pH值由11.4降低至8.2。适度提高CO2养护压力对植生混凝土降碱和增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前期研究发现高弥勒指数晶面载氧体Fe2O3[104]具有高的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且Co对煤及其热解中间产物具有催化气化和催化转化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Co-Fe2O3[104]/Al2O3载氧体体系结构,开展Co-Fe2O3[104]/Al2O3与褐煤的化学链燃烧,揭示载氧体与褐煤发生化学链燃烧的特性。结果表明:形貌控制制备的高弥勒指数晶面铁基载氧体Co-Fe2O3[104]/Al2O3(质量分数10%)促进了褐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氧的迁移速率以及载氧体的还原程度,进而显著提高了载氧体与褐煤化学链燃烧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效率。进一步通过CO多循环化学链燃烧反应、XRD和TEM表征了Co-Fe2O3[104]/Al2O3(10%)的可再生性及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Al2O3质量分数为10%的Al2O3-Si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Ni/Al2O3-SiO2催化剂。运用BET、XRD、H2-TPR和NH3-TPD-MS方法研究催化剂表面性质随活性金属Ni负载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变化对其顺酐加氢活性、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2O3-SiO2催化剂中的Ni质量分数由5.0%增加至12.5%时,γ-丁内酯收率由7.9%快速增至38.9%,进一步增加Ni质量分数至20.0%,γ-丁内酯收率增加趋于平缓。催化剂中Ni活性物种与催化剂酸性中心的数量是影响催化剂顺酐加氢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