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病房楼增建部分的桩基础进行了桩端后注浆;采用自平衡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改善桩基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2.
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周侧阻力往往是依据经验值进行计算,但经验值考虑较为保守。基桩自平衡法在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重庆市地方标准提出可采用该方法对桩端阻力和桩周侧阻力进行测试,但并未提出具体的试验要点。本文对采用自平衡法测试桩端阻力和桩周侧阻力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现有规范、基桩理论基础及工程经验提出了试验要点及注意事项,供本行业技术人员参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简述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法。通过福田站桩基承载力试验,进一步说明自平衡检测法在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测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平衡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显示了该法在静载试验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澜沧江特大桥桩基为背景,利用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检测桩基竖向承载力,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当桩全长嵌入岩层时的竖向承载机理,分析了桩侧摩阻力、端阻力的发挥程度以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了此类桩受荷机理与普通桩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5.
桩端压浆技术是提升桩基承载力的一种常见方法。为了研究桩端压浆技术在砂层灌注桩中的应用效果,以某市政桥梁桩基工程为背景,开展试验桩施工及试验。桩端压浆采用开式压浆法,压浆过程中最大注浆压力为3 MPa,压浆总量为2.4 m3。试桩在桩端压浆前后,分别开展自平衡试验,试验过程中测试每级荷载下的位移、不同标高处的桩身应变,再结合桩身参数,推导出不同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结果表明,经桩端压浆后试桩TP1总承载力提升31%,桩侧承载力提升28%,桩端承载力提升46%,桩端压浆技术能有效地提升桩基承载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天津滨海新区地区采用自平衡测试技术对90 m超长钻孔灌注桩进行原位测试。测试发现桩身轴力分布与荷载箱位置有关,桩在总体位移较小的情况下失去承载能力。桩侧摩阻力发挥所需位移较小且有突变性,桩端阻力则基本不能得到发挥,超长桩在承载力设计时应谨慎考虑桩端阻力。  相似文献   

7.
张文 《福建建筑》2010,(9):83-84
针对传统测桩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自平衡测桩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测试流程和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对该法的荷载传递机理及平衡点位置的选取作了简要的分析。为自平衡测桩技术在以后的桩基承载力测试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卵石分布密集,地基承载力高.该地区在桩基础设计中往往忽略侧摩阻力,重视桩端阻力,传统深层荷载试验很难准确获得桩端土的力学性能.利用自平衡静载试验法能准确测试桩端阻力的优点,选用自平衡法进行试桩,测试桩端土的力学性能.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结合相关规范,确定了合理的端阻力标准值及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优化了设计方案,获得了卵石地区利用自平衡法进行深层荷载试验的工程经验,以供相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工程勘察》2021,49(10):1-5,63
相比于传统测试方法,自平衡法在桩基承载性能测试中具有较多优势。本文以李子沟特大桥为工程依托,通过自平衡法对泥浆护壁成孔桩和干作业成孔桩开展静载试验,研究成桩方式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桩身轴力、桩身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根据等效Q-s曲线确定试桩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成桩方式对桩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显著,干作业成孔方式有利于提高桩体的承载力,而泥浆护壁成孔方式降低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不利于桩体承载力的发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桩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桩基理论。  相似文献   

10.
马昌林 《浙江建筑》2011,28(1):29-32,47
桩端后压浆可以消除工艺因素的影响,恢复土层原有的承载能力,提高桩的承载力。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压浆效果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基于试桩的测试结果,对桩压浆前后的承载力、位移变化情况以及承载特性作了分析。该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桥梁桩基础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4.
15.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