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B150--2011(压力容器》对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了多项补充修订,重新确定了钢材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取值,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压力容器建造的经济性。详细对比了新旧两版规范中钢材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取值的变化,并通过设计实例分析了此变化对某些高塔在液压试验时的应力校核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压力容器工程师设计指南》是由原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分委员会组织编制出版的一本技术指导性文献,曾在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对GB 150—1989设计计算内容的正确合理应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随着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和设计高参数化、设备大型化,根据TSGR0004、GB150—2011等一系列压力容器最新标准,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计算方法专业委员会对原《指南》进行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对GB150,JB4732压力容器标准的选择意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强制性行业标准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以下简称JB4732)自1995年10月15日起实施,这样我国压力容器同时就有了两个标准JB4732和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以下简称GB150)。JB4732第1.1条规定:“本标准与GB150同时实施,在满足各自要求的条件下,可选择其中之一使用。”这就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与制造压力容器时,应选择哪一压力容器标准,GB150还是JB4732?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对这两个标准作一比较。1.GB150与JB4732的比较1.1适用范围的比较两者的适用范围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中…  相似文献   

4.
设计者根据工作介质、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综台考虑确定设计压力,具体选取可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执行。  相似文献   

5.
GB150—1998中安全阀开启压力和排放面积疑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对装有安全阀的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确定方法的不合理性,指出了其附录B中规定的亚临界条件下,安全阀排放面积计算式的错误,强调了正确处理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从压力容器设计谈新版GB150安全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B150-2010(征求意见稿)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对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取值的不同,并用工程实例计算和分析了GB150-2010(征求意见稿)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调整后对压力容器设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碟形封头的几何参数和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JB/T4746-213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对碟形封头几何参数的规定,给出两大标准中过渡圆弧规定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值随公称直径的变化曲线,表明后者对参数的制定要比前者科学合理。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两大标准同一公称直径下的碟形封头作了应力分析,分析表明,同一公称直径下的碟形封头的规定值和计算值的应力分布几乎相同,从承载能力考虑,GB150—1998的碟形封头对参数的制定优于JB/T4746-2002对参数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ASME和BS5500规范分析我国GB150—89标准的核心内容,综述了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在列举ASME和BS5500规范全部目录的基础上,对GB150-89的10章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介绍,清楚地将我国压力容器体系展现在建设、应用、管理压力容器的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核能等产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面前。  相似文献   

9.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和古布金Z形图的罗德参数,对内压塔器下端与裙座对接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弹性失稳将比只承受内压作用时提前发生,因此对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厚度限制应比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第7.1.2.1条中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提出了内压塔器下封头厚度按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公式7.1计算不能满足需要时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Mises公式出发,推导出用于钢制长圆筒和短圆筒稳定性计算的数学解析式,提出了外压容器设计的解析计算法,给出了GB150—89中罗列的所有压力容器用材的几何参数限定值,进而得出解析计算式的适用条件。与GB150—89相比,本算法简化了设计计算中的查图运算步骤,减少了查图的人为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折边锥形封头应力增强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分析了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折边锥形封头应力增强系数K的确定方法。为验证其可靠性,建立了参数化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计算了变参数下模型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其相应应力增强系数,并与标准中的K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绘制了折边锥形封头应力增强系数表格,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使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满足GB150《钢制压力容器》规范设计条件的容器接管进行分析设计,通过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获得了压力容器接管的应力分布。在危险截面选择最大应力路径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主要应力、主要应力+次要应力等各项指标,与分析设计规范JB4732-1995进行比较,满足分析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下分离器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的研究,为水下分离器的国产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考虑水下分离器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DNV RP F301、GB 150、ASMEⅧ三个标准/规范从适用范围、许用应力规定、壁厚计算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离器的设计需以DNV-RP-F301水下分离器标准为总的指导原则和设计基础,以ASMEⅧ压力容器规范为水下分离器的强度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H2S、CO2以及高矿化度(60000~80000mg/L)等的复合腐蚀问题,某气田开发试验区10×108m3试采地面建设工程采用了GB/T9711.1-3中的L245和L360等强度等级的材料。由于这个标准中定义的屈服极限与GB150《钢制压力容器》和《管道材料专业培训教材——压力管道材料》中定义的内容相差很大,检验要求偏低且压力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给设计使用带来了不便。为此,对GB/T9711与GB150《钢制压力容器》中σs的定义及其对长输管道计算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针对管道压力的使用范围,对GB/T9711、GB/T8163、GB9948、GB5310以及GB6479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现阶段使用GB/T9711的建议。该讨论结果对管道、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ASME规范与中国压力容器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GB 150-1998为核心的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美国ASME标准的分析,在标准体系、设计思想、使用材料、制造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旨在理解和运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时有个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压力容器用钢板在GB 150.2中的应用,全面介绍了最新的压力容器用钢板标准在GB150.2中的使用规定,详细介绍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低温钢板、调质高强度钢板、不锈钢板和爆炸复合钢板的重要技术要求,这些钢板涉及到已经纳入标准和未列入钢板标准中的牌号,同时介绍了国际标准中的压力容器钢板在我国使用的牌号和原则,以便设计单位和用户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用钢板.  相似文献   

17.
低温压力容器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它是指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20℃的压力容器(包括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壳体的金属温度低于或等于-20℃的压力容器)。在压力容器制作中,往往有人误将设计图样中设计温度为-20℃及以下的压力容器全部当作低温压力容器来处理,忽视了满足一定条件的“低温低应力工况”可不受低温压力容器一系列控制条件约束的问题,给制造、检验和验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制造成本。1 “低温低应力工况”的概念(1) 在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附录C《低温压力容器》和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附录A《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GB 150—2011相对于GB 150—1998关于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压力的主要变化,阐述了变化的原因,并给出了特殊材料较高温(材料许用应力由蠕变强度或持久强度确定)情况下的耐压试验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回流冷凝器管程部分的图纸和技术要求分析,确定管程部分制造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回流冷凝器管程部分制造的施工工艺,并在制造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经施工验证,采取的工艺措施在回流冷凝器管程部分制造中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检验,管程部分的质量符合图纸、技术要求及GB150—1998、GB151—1999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ASME规范第Ⅷ卷第1册中等面积开孔补强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按ASME规范第Ⅷ卷第1册进行等面积开孔补强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