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绪言在精密机械仪器制造业中,成形铣刀、齿轮滚刀等的应用相当广泛。为了使得这类刀具在每次刃磨后,保持原定的后角和原定的廓形不变,或改变甚小,一般是对这类刀具的齿背进行专门的铲制(包括铲车和铲磨)。齿背铲制,成了这类精密刀具制造的独特工序。其中,铲磨乃是齿背的最终精加工手段,对刀具质量影响很大。这类刀具的常用齿背曲线,是阿基米德螺线。其极坐标方程是(参照图1):  相似文献   

2.
法向圆弧锥齿轮是基于Bertrand共轭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动形式,研究内容旨在对该种齿轮的加工进一步完善;以曲率轴为手段研究了该种齿轮采用盘状环面铣刀和指状环面铣刀加工时的干涉问题,通过分析刀具轴线的位置和刀具半径的影响,给出了不发生曲率干涉时应满足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指状环面铣刀加工时一定不会发生曲率干涉,盘铣刀加工时不发生干涉的条件与刀盘直径的最大值有关;研究结果对完善该齿轮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片专用夹具的振动频谱直接影响着叶片加工中工艺参数的选择,为了能够根据夹具系统的振动频谱选择工艺参数与刀具,建立了夹具和工件工艺系统的几何模型.通过ANSYS10.0,采用四面体单元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仿真了工艺系统一、二、三阶振型.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三阶振型分别是X向摇晃,Y向扭振,和X向Y向联合扭振,振动频率分别为21.4 Hz、30.1 Hz及39.2 Hz.分析了共振时的切削反力及发生共振时的转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3齿铣刀适合于低速粗加工,7齿铣刀适合于高速精加工,为加工参数和刀具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重型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远高于普通切削,刀具失效严重制约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问题,以重型切削的典型零件水室封头为研究对象,依据叠加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层切铣刀的优化设计及分析.首先进行切削实验,分析层切铣刀和面铣刀的切削性能;其次结合重型切削特点,从层切铣刀阶梯、刀具几何角度和不等齿距等方面,设计适合于加工水室封头的层切铣刀;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优化主偏角和分析不等齿距对刀具固有频率的影响;最后对优化的层切铣刀进行铣削性能仿真验证.通过以上研究过程,为重型切削刀具设计及仿真分析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汽车覆盖件模具型面一般是由大面积平坦面和一定陡立面结合的构成的自由曲面.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粗加工及半精加工中球头刀效率低的问题,将非球头刀的宽行加工应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粗加工与半精加工过程,在工艺上使用环形刀加工陡立面,高进给铣刀加工平坦面的组合加工方式来代替普通球头刀加工,论述了高进给铣刀在加工平坦类曲面中的优势,提出了平底类刀具铣削平坦凹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判定原则,并对环形刀和高进给铣刀铣削区域内的刀路轨迹进行优化.最后,在三轴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宽行加工工艺与球头刀加工相比可提高加工效率44.75%.  相似文献   

6.
在蜗轮的制造过程中,会遇到大模数蜗轮的加工。现有通用设备的加工范围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此,设计了旋转式可调飞刀。在最大加工模数10的Y3180滚齿机上,可以加工出模数12的蜗轮,解决了生产急需。 现将蜗轮加工过程简述如下: 1、加工原理 连接刀杆的为模数螺纹,为了保证刀具中心线的移动与工件蜗轮分度圆的转动构成“无滑动的纯滚动”,刀杆模数螺纹的导程应等于工件蜗杆的导程。  相似文献   

7.
指状铣刀适宜于螺杆粗加工。但通常齿型是不对称的,有必要根据啮合条件设计专用的指状铣刀。本文推导了设计公式,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片状及指状铣刀加工等距螺旋面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根据刀具形状求被加工的工件几何形状;另一个是,按照已给的工件几何形状,求加工此工件的刀具刃的形状。在李特文教授的文章中载有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在解决本文所提出的任务中,作者采用了该原理。对于曲纹面蜗桿必须同时解决上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即首先要求出磨削加工后的蜗桿面,此时设砂轮面为巳知,其次,根据巳知的工件面求铣蜗桿用的片状铣刀刀刃。本文中所指的曲纹螺旋面是指,用呈有梯形截面的片状锥形刀具所形成的面。在加工蜗桿的时候,刀具轴经过了两次旋转:一次是,转一个固定的γ=10°角,此外,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1种新型刀具“变模数滚刀”在滚齿机上加工圆锥直齿轮的新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用变模数滚刀加工圆锥直齿轮的原理,变模数滚刀的结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给出了“变模数滚刀”刀齿对应螺距的计算公式.结合Y3150E滚齿机,系统分析了分齿、垂直进给、径向进给和滚刀套筒回转传动链的调整计算过程.使在滚齿机上用展成法加工圆锥直齿轮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美国肯纳金属公司推出新型密齿铣刀M750.其在铸铁的面铣加工中能提供极高的材料去除率。由于刀齿密度高,新铣刀比肯纳的其它铸铁铣削刀具生产效率更高。新型M750六角刀片铣刀是生产线和高效率加工中心的理想工具。由于这种铣刀具有密齿、六角形两面可用刀片.因而具有12个实打实的切削刃。因此。这种铣刀极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径1mm带涂层硬质合金微铣刀在Ti6Al4V材料表面展开微铣削刀具磨损试验,研究三个主要切削参数即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及刀具磨损量的影响;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观察刀具磨损形貌,分析其化学元素的变化,研究微铣削刀具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每齿进给量与切削深度的增大造成切削力、刀具磨损量均变大,为了减小微铣刀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可提升主轴转速,选用较小的每齿进给量及切削深度进行加工。微铣削Ti6Al4V刀具磨损主要发生在刀尖部位,并且多种磨损形式同时出现,粘结磨损是造成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低速条件下微铣削刀具的损伤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粘结磨损为主,切削速度增大后发生粘结磨损的同时微铣刀刀尖处有一定程度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2.
传统铲齿磨削通常为干式磨削,在其铲磨过程中由于磨削深度的加大,导致刀具表面产生微裂纹,影响刀具的使用性能.通过在铲齿磨削加工中应用低温冷风技术,对成型铣刀进行了铲磨加工,观察研究了其磨削烧伤和表面残余应力的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发现,在铲磨过程中加入低温冷风能有效地减轻刀具表面烧伤,减小刀具的热塑性变形,改善刀具表层的残余应力,提高刀具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种新型刀具“变模数滚刀”在滚齿机上加工圆锥直齿轮的新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用变模数滚刀加工圆锥直齿轮的原理,变模数滚刀的结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给出了“变模数滚刀”刀齿对应螺距的计算公式.结合Y3150E滚齿机,系统分析了分齿、垂直进给,径向进给和滚刀套筒回转传动链的调整计算过程.使在滚齿机上用展成法加工圆锥直齿轮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数控设备各加工参数对电镀金刚石刀具磨损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金刚石铣刀磨损实验,在数控石材机床上铣削玄武岩,金刚石铣刀采用电镀法制造,铣刀磨损量采用高精密度电子天平测量.金刚石铣刀磨损表面采用Leica MZ95体式显微镜分析.结果影响金刚石铣刀磨损量的主要加工参数为刀具主轴转速、其次是进给速度和切割深度、最后是金刚石粒度.刀具底面的磨损比侧面严重,底面金刚石主要以脱落为主,侧面金刚石磨损以冲击破碎为主.结论数控机床加工参数对电镀金刚石磨损量具有很大影响,金刚石粒度影响较小,刀具应以侧面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圆弧齿轮较渐开线齿轮有较多的优越性,现在已经被很多行业广泛应用,我公司在过去制造“67”型圆弧齿轮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艺方法和特点,不论是凸齿还是凹齿,我们的制造要点是:(1)严格控制齿坯外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2)模数m≤12的齿轮用同模数圆弧滚刀加工,模数m>2的齿轮,粗切齿时选择渐开线齿轮滚刀可以提高加工率;(3)控制好粗切深度,要留有充分的精切余量,然后再使用圆弧滚刀精切,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圆弧齿轮技术测量用公法线法比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了采用柱形棒铣刀实现几何形状较复杂部件螺杆挤出副的高精度铣削加工,根据刀具与工件的空间几何关系,利用柱形刀具截面与工件的实际切削点建立数学模型.经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在开槽和精加工时由柱形棒铣刀所铣削的实际螺旋形面,说明了其为近似倒锥形而非圆柱形,进而提出了由反求计算校正铣刀摆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试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用于实际切削加工前的计算,以正确确定刀具摆角,有效提高锥形螺杆曲面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端面铣削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等齿距西铣刀减振理论、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开发了新型面铣刀CAD软件包.从而实现了不等齿距面铣刀台间角优化设计和绘制铣刀图一体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该种新型减振面铣刀的切削性能优于传统的等齿距面铣刀,对提高工作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减振降噪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端面铣削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等齿距西铣刀减振理论、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开发了新型面铣刀CAD软件包.从而实现了不等齿距面铣刀台间角优化设计和绘制铣刀图一体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该种新型减振面铣刀的切削性能优于传统的等齿距面铣刀,对提高工作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减振降噪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齿廓啮合原理及齿廓法线法,以加工直齿轮为例,探讨新构形齿轮精加工刀具安装偏距误差对齿轮齿形精度的影响,并通过了切齿实验验证,为切齿机床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详细分析三种常见的螺旋角定义方法,确定锥形和精加工指形齿轮铣刀的合理螺旋角的定义方法,并给出锥形铣刀合理螺旋角与其它两种螺旋角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提出指形铣刀合理螺旋角实用化的三种方法,进而给螺旋槽指形齿轮铣刀的设计与制造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设计数据与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