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革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2):64-65,70
文章介绍了GIS技术在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作为基础的数据平台,对数字化地图等空间数据和水文信息等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进一步介绍了GIS技术在该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GIS这一技术能对水资源的空间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GIS系统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文主要介绍了GIS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中应用的特点以及发展大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水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绘制是进行水资源调配研究的重要基础,而利用GIS技术进行水资源系统网络图绘制是发展方向。从阐述目前水资源调配中网络概化图绘制过程中的问题着手,介绍了基于SuperMapObjects的GIS平台的水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软件开发技术,实现的功能和工作流程等,并利用该软件完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中系统网络概化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理水文空间数据及其研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作为水文水资源领域中重要的应用系统,同时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上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文章首先简要说明了GIS具有的功能与特点,其次详细介绍了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和GIS与水文专业模型的融合等6个不同方面。同时依据目前GIS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对水资源领域研究的巨大贡献,对GIS在水文水资源中的未来应用趋势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我国水文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文资源在技术方面的需求。介绍了当前水文资源领域中的几种技术,包括GIS技术、现代水文测试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非传统式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旨在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和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业务对GIS技术需求的分析入手,梳理GIS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发展和现状,指出当前GIS技术在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极大的发展,未来可在应用系统建设的规划统筹和相关行业标准建设、信息安全保障和智能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为GIS在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和提高水资源监控及管理系统建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GIS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组件式GIS技术、ArcGIS Engine及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业务要求,探讨了在本底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构建基于GIS技术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响应系统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为GIS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持。该研究的成果已在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获得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有关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近年来在水利系统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水文模拟、水资源调查、规划、评价、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应用较多。GIS技术在水资源调查评价领域的应用,更多地是侧重于综合评价信息的空间定位、查询和展示。在近期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各省(区、市)积极探索GIS平台与水资源调查评价相结合,深度挖掘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和数据加工功能,通过合理的应用功能设计,完成了水资源分区、加权计算、等值线绘制等有关评价任务。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结合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着重介绍利用GIS平台进行等值线绘制、量算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赤峰市查干木伦河为实例,介绍了RS和GIS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现代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GIS技术的涵义,阐述了GIS技术应用的现状,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GIS技术应用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GIS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定价方法与实践研究Ⅱ:海河流域水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长海  甘泓  张小娟  贾玲 《水利学报》2012,43(4):429-436
以水资源价值内涵分析为基础,对水资源定价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水资源供给价格应包括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水资源需求价格通过产业用水经济价值确定;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共同作用决定水资源市场价格;在非市场化体系中通过影子价格评价水资源价值;依据水价构成及平衡关系,确定了水资源费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构建简化的CGE模型,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影子价格、水经济价值、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水价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资源定价标准提供了方法和实践支撑。研究成果可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定价机制、促进利用价格杠杆调控水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调查,对研究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和开采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地表水资源总量进行了计算。其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黎塘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资源分布的综合性调查,通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评价,为研究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地区进行水资源评价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资源多维属性的总量控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多维属性也日趋明显。基于水资源多维属性的总量调控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现在水资源五维属性特征分析、五维量化指标和评价准则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多维调控的总量控制分析思路,包括控制指标的选取及总量控制策略和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为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持续理论、系统协调理论内涵,从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经济社会现状要素相互耦合、共同支撑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协调度概念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有关数据对2003—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安全形势演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因素导致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度变化不稳定,其余3个子系统可持续度基本呈现逐年提升态势;2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协调度波动变化,是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耦合导致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不稳定;3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安全等级逐渐提高,安全态势趋于好转。未来,有关部门应在加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区域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和统一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水资源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以期实现区域水资源系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水资源价值内涵分析为基础,开展水资源定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水资源供给价格应包括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水资源需求价格通过产业用水经济价值确定,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共同作用决定水资源市场价格,在非市场化体系中通过影子价格评价水资源价值,依据水价构成及平衡关系,确定了水资源费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构建简化的CGE模型,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影子价格、水经济价值、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水价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资源定价标准提供了方法和实践支撑。研究成果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定价机制、促进利用价格杠杆调控水资源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法规和条例,结合锦江水库在实施水资源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锦江水库管理处多年来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所做工作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锦江水库水资源保护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以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具体做法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水库水资源保护建议.锦江水库实施水资源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库水质状况保持良好,锦江水库水资源保护的实际做法和有关经验可供类似水库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成果  姚党生 《人民黄河》2005,27(3):38-39,48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①完善黄河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②进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③加强水量水质统一监测;④建立水量水质联防队伍;⑤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⑥开展洪水资源化研究;⑦开展污染物在汇流面上的运行规律研究;⑧加强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污工作;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⑩加强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绿色工业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的特殊性,结合绿色工业园区水质、水量和空间利用等特点,以提高绿色工业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目标,介绍了重庆力帆摩托车生产基地绿色工业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设计的中水回用系统、雨水利用系统和非传统水源回用系统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案,并对该工程的水量平衡和经济技术指标做了详细分析,经核算,该工程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36.0%,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一般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腹地调查,对水资源特点、地形地貌特征、生产经营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该区域水资源量少、分布不均、缺乏常规水源;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沟深、沟谷密度大;区域内农业生产只能在小流域分割的自然单元内进行、生产特别分散、规模小、以户经营、城镇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彼此呈孤立的发展状态等特点,决定此类区域水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以小流域单元内自身资源为主,小尺度水资源配置更符合此类区域的特点。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研究的进展分析认为,目前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区域及宏观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小尺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较少,可支撑和指导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小尺度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规划的不足,开展小尺度水资源配置研究,对于指导该类区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对分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集对分析理论,通过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赋权,构建了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继续开发的潜力较小。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