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田浩 《电气制造》2014,(3):68-69,71
正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重要支柱产业,其运行是否安全可控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市场化操作之后,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工作,需要对电力系统采取一定的安全可控操作,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控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安全可控性策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电力系统行业性质和特点提出推行优化电力系统的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等行政手段、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自律作用等措施,使每位电力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与日常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IEC61850标准对电力系统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IEC61850标准的颁布,广大制造企业开始对IEC61850标准进行研究,IEC61850逐渐成为近期电力系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同时IEC61850标准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IEC61850标准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便捷,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从使用的角度论述了将要开展的工作,希望得到广大电力工作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应的工作没有做好,就会使得继电保护中的隐性故障逐渐增多,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连锁故障,最终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就必须要解决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隐性故障,并及时解决其中的隐患。主要分析了继电保护中产生的隐性故障以及造成隐性故障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减小系统发生连锁故障。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县级电力系统机电保护装置的管理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了县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县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模式的构建,从管理系统结构的设计、岗位设置和工作分析、知识技术管理和人才选拔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围绕电力系统风险评价工作,对比了我国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电力系统稳定评价标准,通过多角度分析和比对各国稳定标准的主要特征,表明了电力系统稳定标准对电网风险评估效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后立足于风险视角,为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提出有意义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储能原理的稳定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力系统提供系统不平衡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详细分析了这类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征值和时域仿真分析,以探讨其工作特性。作为应用实例,较详细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一种是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另一种是基于飞轮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由超导磁体、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文中研究了该装置向小扰动情况下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供阻尼和在大扰动情况下增强系统暂态稳定性的能力。此外,还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基于超导磁储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的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控制装置的特性试验。对于基于飞轮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介绍了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并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信电源设备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通信质量的好坏。所以电力系统通信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维护好通信电源,对保证电力系统通信的畅通乃至电网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通信电源中各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的维护管理方法,对电力系统通信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力系统(DPS)   总被引:82,自引:25,他引:57  
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DPS)的概念,并对其主要功能、所需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数字电力系统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以及系统状态实时评估,改善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制定和实施经济运行策略,对电力系统实施紧急控制和反事故控制等。最后还专门论述了建立数字电力系统所需的硬件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IEC61850标准的颁布,广大制造企业开始对IEC61850标准进行研究,IEC61850逐渐成为近期电力系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同时IEC61850标准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IEC61850标准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便捷,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从使用的角度论述了将要开展的工作,希望得到广大电力工作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故障录波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亚青 《电力学报》2001,16(4):315-316,318
介绍了故障录波装置在山西电网中的应用历史 ,阐述了其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为适应电力系统现代化要求 ,故障录波装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赵慧  张晶 《江西电力》2007,31(1):29-30
为了提高南昌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达到电网连续供电的目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南昌供电公司决定在部分市区中心的变电站采用母联备自投装置。本文介绍了母联备自投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定值的整定,结合其运行情况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电晕试验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为了解特高压级交流输电系统工程设备的电晕特性,针对晋东南—荆门1000 kV级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研究了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设备电极电晕试验的方案,并利用武汉特高压试验线段开展了特高压设备及设备用典型均压环可见电晕模拟试验研究,1000kV级分裂耐热扩径软导线及分裂导线、管型母线、线路典型均压环和绝缘子串起晕电压的试验。试验获得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电晕参数及导线起晕电压与布置高度的关系即起晕电压与布置高度成正比,可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变电所图像监控系统为通用型图像监控系统,非针对电力系统所设计,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文章提出的基于图像监控的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是针对电力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在当前通用型图像监控系统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的智能巡检系统,代替人工巡检,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巡检功能。实践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当前电力行业生产的需求,不仅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危险区域启动特巡功能,降低巡检人员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降低线损是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措施。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系统为研究背景,根据IEC 61803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西电东送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线损计算进行研究,剖析了送电量、电网结构、送电构成以及设备维护水平等几大影响西电东送系统线损的关键性因素,对提高我国西电东送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具有较好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波钟系统以STM32为控制核心,通过自制磁棒天线接收中国码,经选频放大以及单片机解码得到实时时间数据,从而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完整时间。系统采用太阳能系统供电,能够输出稳定的恒压电源,附加秒表计时器、倒数计时器与信号强度检测,经5个独立按键控制实现相关控制功能。整个系统使用AGC提高信噪比,显示信号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整机能耗,从而提高供电续航能力。天线性能是影响电波钟系统的重要性能,当场强为1.0mV/m时,工作状态优良,时码信号十分清析;当场强为0.5mV/m时,工作状态正常。选频放大模块测试显示系统整体的灵敏度较高,显示模块的测试数据显示通过定时关闭背光能有效降低功耗。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暂态稳定预防控制都有着重要意义。影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故障类型、运行方式、微机保护的故障切除时间等。本文通过使用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WDT-Ⅲ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进行暂态稳定实验,并对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具有不同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对提高电网暂态稳定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容量的逐步扩大及电力市场化 ,电力系统负荷峰谷变换频繁且差距加大 ,系统的调峰填谷成为电力生产的重要问题 .抽水蓄能机组既有用户特点又有电源功能 ,除削峰平谷外 ,还可提供多重服务 ,是电力市场双向调节工具 ,分析了电力市场环境下抽水蓄能机组作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电价的抽水蓄能机组自适应控制策略 .  相似文献   

19.
李志远 《电气技术》2008,(6):64-65,69
电网是供电的系统工程,外电网系统故障会对企业内部电网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针对一起外电网失电事故,分析了应对措施,提出制定可行的外电网失电预案是现有电力系统预防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的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南方电网中多个大型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等时间同步系统建设现状的详细调研基础上,总结了电力自动化应用系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以及主要采用的时间同步技术、对时方式、对时过程,建设程度等,并分析了现有厂站时间同步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站内时间同步系统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性能要求及统一的对时方式,提出了在覆盖全地区/省电网的时间同步网还未建成的情况下,目前首要重任是建设好时间同步网的子系统———电网中各个电厂(站)的时间同步系统。以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的建设为例,提出了几种可行的站内时间同步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