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蒙古国电新丰热电厂结合DG1065/18.2-Ⅱ6型锅炉的特性,进行了以燃烧烟煤为主、掺烧褐煤的试验,介绍了褐煤掺烧的技术措施; 讨论了褐煤掺烧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掺烧褐煤的比例、制粉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控制、锅炉运行工况的调整、空气预热器的维护、吹灰器的检查等; 并提出了掺烧褐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釭  瞿伟明  陈敏 《华东电力》2014,42(6):1233-1237
通过燃煤堆放试验及混煤掺烧试验,将特性互补的褐煤和优混煤在炉前进行混合后在炉内进行掺烧,通过对混合煤种特性的分析及混合煤种掺烧中经济性及环保排放进行综合评价,确认了混煤掺烧技术的可行性,为褐煤的掺烧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对混煤掺烧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也为混煤掺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褐煤的特点以及佳木斯热电厂锅炉设备和煤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掺烧褐煤的试验方案,确定了掺烧方式及掺烧比例。同时,着重分析了褐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运行调节,消除褐煤掺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煤市场供应紧张及绥电公司二期的投产,燃煤供应紧张问题严重制约了机组的正常运行。为保证机组燃煤供应,绥电公司开始大比例掺烧褐煤。经过近1年的大比例掺烧褐煤试验,逐步摸索出掺烧褐煤的经验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能够保证掺烧50%褐煤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2×800 MW机组大比例掺烧褐煤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掺烧褐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 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烟煤掺烧褐煤的情况,分析了相关褐煤的特性。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情况下炉内燃烧情况的数据。总结了掺烧褐煤时锅炉出现的结渣等若干问题,提出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1025t/h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0 MW负荷工况下,对某电厂6号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研究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运行方式、排烟温度、NOx排放浓度以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褐煤后,锅炉的出力受到了一定限制;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锅炉排烟温度与NOx排放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锅炉热效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褐煤价格不断上涨,结合华能丹东电厂2×350 MW 机组锅炉在掺烧褐煤后经济性下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不同掺烧褐煤比例下褐煤价格与原始燃煤价格的比例关系,即掺烧褐煤后能够降低发电成本的"盈利临界点"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准葛尔2号烟煤(设计煤种)供应紧张,为了缓解煤源问题,某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决定掺烧霍林河褐煤。通过神华煤与霍林河褐煤的不同掺烧比例试验,研究不同掺烧比例对锅炉效率和机组最大出力的影响。燃烧优化试验表明:额定负荷下,当烟气中含氧量在3.22%时,锅炉效率最高。空气分级燃烧试验表明:考虑锅炉效率和NOx排放浓度,神华煤掺烧30%霍林河褐煤的额定负荷下,燃尽风挡板开度应为-10%,并对掺烧褐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具体建议和措施。通过合理混配、掺烧和燃烧优化调整,极大地缓解了因掺烧褐煤引起的经济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掺烧褐煤时出现的储煤、上煤、制粉系统运行不稳定,掺烧比例低、掺烧比例控制不好等问题,提出调整上煤次数及褐煤掺烧量、减小入炉煤热值差、加强燃烧调整、改造设备等措施。改造后,褐煤掺烧比例提高,降低了企业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坑口电厂制粉系统及褐煤干燥系统技术方案的 选择,首先分析对比了制粉系统采用风扇磨与中速磨+褐煤干 燥系统的优缺点,选择了中速磨+褐煤干燥系统的工艺线路; 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用于褐煤干燥的主要工艺技术,通过综合 分析比较,确定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作为褐煤干燥系统主 要设备;最后对该褐煤干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将褐煤 干燥技术引入电力行业,对于探索适合于我国电力行业的褐 煤干燥工艺技术以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掺烧霍林河地区褐煤试验,分析了不同掺烧比例下,磨煤机和机组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掺烧褐煤比例的增加,磨煤机最大出力逐渐降低,掺烧30%时磨煤机最大出力为91.1t/h,100%褐煤时为46.2 t/h;掺烧比例为30%时,6台磨全部运行时机组才能带满负荷,掺烧比例大于30%时,机组最大出力将受到影响,最佳掺烧比例为30%;在最佳掺烧比例下,与设计煤质相比,锅炉热效率下降0.6个百分点;通过燃烧调整试验,锅炉效率提高0.25个百分点,NOx排放浓度为308.4 mg/Nm3。  相似文献   

13.
基于烟煤、褐煤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相似文献   

14.
针对老年褐煤型煤易自燃且目前尚无工业化解决方案的问题,对蒙东褐煤型煤自燃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类垛堆的方法对蒙东褐煤型煤进行煤质和自燃测试,从孔隙特性、回水特性、回水及散热过程、剩余活性等方面与澳洲褐煤型煤进行对比,认为只有设置合适的后处理工艺才能防止蒙东褐煤型煤自燃,并给出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提高成型机压力和降低褐煤抗塑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对制粉系统及锅炉运行参数、锅炉效率和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在制粉系统和机组安全运行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通过计算,2011年1~10月,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共节约费用约1.9亿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结合褐煤的煤质特性,从锅炉结构、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磨煤机选型方面,给出了大容量褐煤锅炉区别于常规烟煤锅炉的设计特点,分析了某600 MW等级褐煤锅炉的着火、燃烧、变负荷及结渣特性,表明褐煤锅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褐煤干燥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煤中水分较高,若直接用于电厂锅炉燃烧,将导致锅炉热效率和电厂净效率降低,经干燥后的褐煤燃烧对提高电厂经济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以某300MW燃煤粉锅炉机组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燃用干燥前与干燥后的褐煤时锅炉内燃烧、受热面换热、烟风系统阻力以及磨煤机出力的改变,得出褐煤干燥对锅炉热效率、燃煤量、风机电耗及制粉系统电耗的影响,对电厂燃用未经干燥及干燥后的褐煤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燃用干燥后的褐煤不仅可大大减少入炉煤量,而且还可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送、引风机及制粉系统等辅机的电耗.  相似文献   

18.
针对褐煤不利于燃烧的诸多特点,介绍了褐煤锅炉设计时应对措施和测量系统出现不确定度起因.通过现场实际测试以及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采用新型燃烧方式燃用褐煤锅炉炉内烟气温度分布情况,及具代表性区域的温度特性.对比的结果数据为运行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分析依据,方便了运行人员对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干燥提质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其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在多路进风一维炉上,对不同含水量的4种宝日希勒提质褐煤进行了不同分级送风比例、不同燃尽风入炉位置和不同煤粉细度下的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 空气分级燃烧能够明显降低提质褐煤的NOx排放水平;② 为使NOx排放控制达到最好效果,建议褐煤提质后所含水分以9.0%左右为宜;③ 通过燃烧调整,燃用提质褐煤NO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低至250~300 mg/m3;④ 在燃用提质褐煤的锅炉设计中,不仅应注重空气分级程度和燃尽风位置的选取,还应统筹考虑煤粉细度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