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基于德勒兹的"平滑"思想,很多当代设计师开展"平滑"的研究探索。"平滑空间"是德勒兹"平滑"概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向的探索研究。在当代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探讨"平滑空间"理论研究及实践创作研究已有不少,在这种思想理论的影响下,国外各种有视觉冲击力的、奇异的建筑形态不断地涌现出来,为建筑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认识思维,丰富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内涵,使建筑呈现多元的特征,给建筑师的实践创作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基于"平滑"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建筑师开展"平滑空间"的探索。文章基于建筑师的空间设计角度,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按照当代"平滑空间"的建筑形态与方式类别,选取了一些应用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突出的建筑作品进行归纳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医药企业建筑设计中突出医药企业建筑的空间和环境两者的连接,可以解决医药企业建筑空间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本文主要谈了医药企业建筑总体环境布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概述了在医药企业建筑设计中怎样有效利用环境和按创意构思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建筑理论与设计创作之中,"平滑"思想研究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美学思想,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识思维。林恩受德勒兹"平滑"思想的直接影响,早期提出"平滑空间"理论。"平滑"形容自由、开放、不受理性束缚的思想。"平滑"思想为当代设计师的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实践启发意义。"平滑空间"意味着无中心化的组织机构,无边界,无限制,人们在空间之中自由的游动。文章全面的考察当代"平滑空间"的探索,总结其嬗变带来的影响,以更深刻地认识在设计观念多元化的今天,运用在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的空间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于建筑融入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中,更多侧重于对建筑形态和表皮的研究。针对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建筑与环境整体关系缺失问题,建筑设计应该更关注被人们所使用和感受的建筑空间。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实例的分析,探讨建筑融入整体环境的空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韵 《山西建筑》2009,35(36):27-28
主要介绍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并从正反两面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现状,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蔡卓 《四川建材》2011,37(2):52-54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性正日益成为建筑设计者关心和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项目设计实例,围绕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性,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中户内空间环境、户外空间、小区环境的互借与营造手法,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健康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郑炎  晏忠 《四川建材》2007,33(4):104-105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组织各种空间,使整个设计更趋合理,造型更加美观,居住更加舒适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阐述了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为目的,提出了建筑设计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重要的技术平台课,是体现建筑空间环境特征的技术理论支撑。建筑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和控制是建筑设计重点关注的功能特征,是建筑技术理论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实践体现,建筑设计作品则是反映空间环境物理参数适宜性和舒适性的建筑实体。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的建筑物理的教学方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步进行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定性理解环境参数与建筑空间物理特征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基于实验数据,学生能够将实测的环境参数及其计算结果应用于建筑创作中,对建筑空间的环境特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够以实测数据为评价指标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能效性进行评判,提高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站在建筑设计的角度,从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心理学和建筑生态学三方面对建筑安全设计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改善建筑空间性质、避免建筑空间死角,使得人们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亦有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彭杰战  王征 《四川建筑》2007,27(Z1):50-51
站在建筑设计的角度,从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心理学和建筑生态学三方面对建筑安全设计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改善建筑空间性质、避免建筑空间死角,使得人们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亦有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方一 《城市建筑》2013,(16):30-30
当今世界,建筑空间设计的理念体现在节能系统的空间建构上。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是建筑节能主要策略。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表层空间和内部空间是主要关注点。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要,这对我国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来讲,是一个直接有效促进节能空间设计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吕晓兰 《山西建筑》2012,(35):23-24
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作了讨论,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的几个方面,对提高建筑质量、改善环境、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官安星 《山西建筑》2005,31(23):11-12
简要阐述了华北工学院教学主楼的设计构思,将“和而不同”这一传统理念应用于大学校区的建筑设计当中,从主体环境、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三方面的设计介绍了教学主楼的建设方案,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冯琦 《山西建筑》2011,37(36):6-7
通过对多个住宅小区工程的建筑设计,从现状环境分析,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阳光、风、水、视觉、景观配置、建筑材料及人车分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居住小区健康生活空间的设计进行了总结,为营造和谐健康的空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科研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的建筑设计也广泛的采用着新技术和新材料,并且建筑设计的理念也逐渐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前进,因为在当前社会我们赖以生存空间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社会各界也渐渐的重视生态和人民的和谐相处。那么在建筑设计中广泛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以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为主题展开研究和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来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6.
林熙  戴志坚 《华中建筑》2008,26(7):124-127
该文以厦门市美仑花园安置房项目的设计为例,阐述了舒适、生态、全海蒂的设计理念。从规划布局到单体设计,设计者对创造符合该理念的人文宜居环境、空间都进行了全方位地琢磨与推敲。  相似文献   

17.
胡振宇 《新建筑》2006,(6):8-10
在数字技术对建筑学专业的巨大冲击下,传统建筑中的层的概念开始逐步消解、淡化。论述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层的消解的三种方法:折叠、滴状物和动态,描述了以柔曲、连续、扭曲、模糊等为特征的建筑空间形态的拓扑变化,探索了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建筑师追求建筑空间流动性的可能性和建筑审美观念的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8.
周鑫  李成龙 《城市建筑》2013,(6):33-33,35
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结合的角度,对苏格兰议会大厦的设计构思、空间营造、建筑材料选择及建筑细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师在新时期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形态学中城市肌理的概念,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分析青海地区庄窠民居肌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将地域特色与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同时,使用相关软件模拟分析室外空间风环境并指导规划设计,探究新型农村生态社区的设计方法。在满足居民使用功能并提升其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延续传统村庄肌理,使新建社区在空间形态、建筑形制、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做到文脉传承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环境舒适性并行。  相似文献   

20.
李珂岩 《中外建筑》2014,(7):140-143
高层办公建筑是一种高效节地的建筑类型,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还将日益增多。随着人们对办公空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空中庭院作为改善高层办公建筑空间品质的有效方式,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怡人的空间环境设计是空中庭院吸引人群驻足的前提条件;合理的空间秩序布置则能够提高空中庭院的使用效率;而高超适当的生态设计策略能让空中庭院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种设计策略这三方面在空中庭院的设计中缺一不可,需要设计师把握和融合。本文笔者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与总结,以南充市大学科技园主楼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主楼概念方案设计为例从空间环境、空间秩序和生态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项目中空中庭院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