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酶解机械预处理啤酒糟制备饲用蛋白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啤酒糟经过粉碎后筛分,筛下物经球磨后粗蛋白含量提高到38.8%,比原样提高了36.1%,水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到2.53%,比原样提高了3.1倍,经中性蛋白酶液态酶解,水溶性蛋白含量达到12.85%,比原样的7.88%提高了1.6倍,机械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酶解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混合水平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啤酒糟最优酶解条件:加酶量2 4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pH 8.0,酶解时间8 h,此时水溶性蛋白含量能够达到21.31%,提取率达到54.9%。对酶解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饲用蛋白肽,粗蛋白含量达到78.8%,氨基酸含量达到74.6%,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28.18%,多肽含量达到60.8%。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改善菜籽粕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筛选的菌种混合固态发酵菜籽粕,比较菜籽粕发酵前后硫甙、粗蛋白质、菜籽肽、乳酸含量以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籽粕中的硫甙降解率为53.4%,粗蛋白质含量从39.99%提高到45.84%,菜籽肽含量由2.48%提高到10.58%,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也有一定的变化和提高,蛋白质的快速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94%,有益代谢产物乳酸的含量由1.03%提高到2.53%.  相似文献   

3.
利用酒精废醪培养假丝酵母作单细胞蛋白,对提高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和含硫的氨基酸含量的半定向选育方法进行了摸索,使目的变异株的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4%,其中一个变异株在蛋白质含量提高的同时,蛋氨酸含量提高了约40%  相似文献   

4.
碱氧与酶处理改善梗丝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瑢  陶红  沈光林  林翔  李峰  郭文  马青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5):463-465,485
为了改善梗丝性质,通过碱氧处理降低细胞壁物质含量并提高梗丝和酶的反应活性,再利用生物酶催化降解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结果表明:①处理后梗丝填充值提高了27.6%,糖碱比提高了49.5%,细胞壁物质含量降低了42.3%;②对其21种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可知,总量提高25.7%,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提高140.5%,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提高115.6%;③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梗丝经碱氧酶处理后,杂气、余味、刺激性方面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磁化处理对脂肪酸精馏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中,研究了磁化处理对脂肪酸精馏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对脂肪酸的精馏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脂肪酸经磁化处理后,油酸的含量提高0.41%~0.64%,收率提高0.30%~0.47%;亚油酸的含量提高0.46%~0.69%,收率提高0.37%~0.54%;硬脂酸的含量提高0.44%~0.62%,收率提高0.34%~0.48%。由此可见,磁化处理有利于脂肪酸精馏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红曲霉和黄酒酵母对沙棘果泥进行混合发酵,分析黄酒酵母接种量和混合发酵时间对沙棘果泥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酒酵母接种量为8%(v/v)、发酵时间96h时,发酵液中蛋白含量提高了0.72倍,总酚含量提高了5倍,总黄酮含量提高了0.24倍,多糖含量降低了94.62%,还原糖降低了98.41%,DPPH清除率提升了4.89%,沙棘发酵液中成分含量为最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生物富硒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营养品质的影响,对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G3 菌株和普通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B 族维生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富硒培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总硒含量为875.03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847.42μg/g,有机硒转化率为96.85%。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G3菌株的蛋白质、菌体可溶性糖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比普通沼泽红单胞菌提高了9.10%、5.13%和42.86%,灰分含量则比普通菌降低了23.73%。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含有17 种氨基酸,普通菌体含有16 种氨基酸,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的多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菌,其中人体必需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 和9.2%。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的VB2、VB6、烟酸和类胡萝卜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VB2 的含量提高了6.45%,VB6 的含量提高了5.77%,烟酸的含量提高了7.20%,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45.08%,VB1 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9.2%,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的SOD 酶和CAT 酶活性明显提高,分别比普通菌高158.43% 和54.51%。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提高米糠的利用率,改善米糠膳食纤维的组成及酚类物质的释放,通过木聚糖酶酶解、纤维素酶酶解、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处理及发酵酶解5种方法对脱脂米糠进行生物改性,探究脱脂米糠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酶解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膳食纤维的组成,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19.7%,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降低8.5%;发酵处理使脱脂米糠中游离态多酚含量提高19.3%,结合态多酚含量提高31.2%,总酚含量提高29.0%,游离态黄酮含量提高66.9%,结合态黄酮含量提高175.7%,总黄酮含量提高128.7%,并且改变了脱脂米糠中酚酸的组成。复合酶解改性显著提高了脱脂米糠的比表面积,降低了粒径。与未处理组相比,发酵酶解处理降低了米糠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经发酵改性的脱脂米糠对牛磺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增加4.27倍。生物改性能够有效改善脱脂米糠的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进一步为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可降解黄麻/PBS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当前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可降解黄麻/PBS复合材料,通过拉伸、弯曲性能测试、红外分析和SEM观察,探讨纤维含量和碱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纤维含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比纯PBS提高了30.1%;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纤维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在纤维含量为30%时分别比纯PBS提高了24.2%、185.5%和107.7%。碱处理后黄麻纤维表面杂质被去除,表面部分刻蚀变粗糙,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其中弯曲模量提高显著,比未处理的黄麻复合材料提高了58%。  相似文献   

10.
利用啤酒糟制备高品质饲料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刀片粉碎和筛分技术对啤酒糟进行预处理,对筛下物进行球磨处理、固态酶解和有益微生物发酵,可以显著提高啤酒糟的饲用品质,制备高品质饲料蛋白。啤酒糟经刀片粉碎后过60目筛,筛下物粗蛋白含量达到38.8%,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89%,实现蛋白-纤维的初步富集分离。对筛下物球磨后,经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混合固态酶解和产朊假丝酵母JX-09固态发酵之后,其粗蛋白含量达到45.17%,比啤酒糟原样提高了59.6%,多肽含量从0.68%提高到5.21%,蛋白体外消化率从53.7%提高到61.8%,水解氨基酸总量达到42.18%,比啤酒糟原样提高了60%,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17.3%,比啤酒糟原样提高了60%,粗纤维含量达到1.66%,比啤酒糟原样降低了89%。  相似文献   

11.
运用植酸降低西凤酒固形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对金属离子极具螯合力,形成植酸复盐络合物沉淀,除去酒液中金属离子,通过对不同酒度,不同固形物含量,不同除浊工艺处理的西凤酒中进行添加量,酒体理化分析的试验表明,在西凤酒中添加植酸可明显降低西凤酒固 物含量,。且对酒质有一定改观,不同酒质酸添加量是不同的,植酸添加量随酒中固形物含量增大而增大,但在西凤酒中植酸添加量不应超过0.4‰。  相似文献   

12.
芦荟香菇保健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香菇保健酒是以芦荟香菇为原料,辅以人参,经米曲酒浸泡勾兑而成,酒度30度,酒体清亮透明。入口鲜美,醇和。  相似文献   

13.
在卧龙玉液酒生产中使用复合香泥,在出酒率不变的情况下,使优质酒率提高了31.2%,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提高了73.0%,主要酯类的比例更趋协调,酒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特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肇敏  吴生文 《中国酿造》2012,31(5):164-167
介绍了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分析了其酿造工艺特点,从理化指标、微生物总数等角度,研究了特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各类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我国“特香型”白酒的酿造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后下降,酒精度不断增加,酸度逐渐增高,总酯含量逐渐增加,微生物总数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经过一个发酵周期后,酒醅的水分含量在发酵前后约可升高7%左右,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可下降39.95%和61.96%.  相似文献   

15.
自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至1989年,评酒会已进行了5届。历届评酒会都推动了白酒生产和技术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白酒酒度、香型、饮酒、消费市场、消费理性、产品的选择和评价标准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白酒评委的培训考核应与生产和消费市场紧密结合,培养传承创新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孙悟)  相似文献   

16.
以生米为原料 ,市售酶制剂为发酵剂 ,可以酿制类似熟料的饮料酒。酒质可分两类 ,一是以清酒为目标的生料酒 ;一是有别于清酒的新酒种。试验结果表明 ,清酒酿造常用曲霉和保藏的曲霉的酶含量酿造生料酒尚存在一定问题 ,有必要加以改良 ,要求酶制剂的酶活更高。(庞晓)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粮食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成分、氨基酸含量、维生素的种类、淀粉的结构和淀粉团粒大小均不同,单粮发酵和多粮发酵产酒出酒率和产酒质量也不一样。多粮组合发酵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创造适宜的环境;多粮组合发酵有利于提高出酒率和酒的质量。(孙悟)  相似文献   

18.
白酒超高压水射流催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对白酒的催陈效果。从常压到350MPa催陈白酒,分别对刚催陈白酒和放置3个月催陈酒进行检测、分析与品评。结果表明,经350MPa超高压水射流催陈后,甲醇含量由5.79mg/100mL降到4.48mg/100mL;总酸含量从1.41g/L升到1.48g/L;总酯含量由5.86g/L降到4.50gm;高级醇含量均有降低趋势;压力越高,风味及口感越好,放置6个月更佳,没有出现“回生”现象。  相似文献   

19.
项兴本  杜忠笔 《酿酒》2010,37(3):50-51
我厂经过试验总结,引进酱香型酒与芝麻香型酒的堆积发酵工艺,增加酒中的风味物质,使酒的香气更加优雅,持久,同时保留浓香型大曲酒的窖香浓郁,绵柔饱满的特点,从而提高迎驾贡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对茯苓进行前处理,对茯苓白酒浸提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前处理15min,料液比1∶6,浸提时间20d,浸提原浆白酒酒度55%vo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茯苓白酒中茯苓多糖含量可达19.05mg/L。GC分析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茯苓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有所增加,乳酸乙酯含量略有升高,杂醇油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