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监控分站采用单一微处理器采集传感器数据而导致的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控分站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监控分站的软、硬件设计。该监控分站采用A3PE600系列FPGA完成传感器信号的数据采集任务,采用ARM系列MCU完成与FPGA通信、与上位机通信、根据配置信息及传感器数据实现断电及报警控制、人机交互等任务。该监控分站实时性强,可接入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并适用于传输接口不同的多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时了解煤矿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量采集盒采集井下通风机、提升机等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将数据统一传送到监测分站,监测分站通过RS485总线与地面监测中心的上位机通信,从而实现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功能。长时间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工矿自动化》2016,(12):6-10
针对现有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量不全面,防爆型监测主机体积大、安装不便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刮板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监测分站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分站由CPU、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可实现刮板输送机驱动装置运行工况监测,并采用限矩器输入和输出转速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刮板输送机负载状态的诊断。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测分站硬件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数据监测准确,通信状态稳定,负载状态诊断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OPC的矿井提升机监测数据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提升机监测数据远程传输的特点,在分析了OPC的通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PC的矿井提升机监测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高效地解决了现场数据与远程应用程序之间的实时通信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矿井提升机实际生产运行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 概述目前,大多数矿井装备的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调度通信系统,自成一体,各用自己的传输信道,既增加了投资,又给管理维护带来了诸多问题。随着矿井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以及漏泄通信技术的成熟,一些矿井已装备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我们利用现有的漏泄线路,通过相关设备,构成了集语音通信、工业电视传输、监测监控为一体的综合监控系统。2 系统实现方案常规监测系统的结构为基带时分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主机通过传输接口完成和井上下分站的通信,分站都挂在传输干线上。图1 基带时分制传输系统  利用漏泄通信线路后…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监控系统中,监控设备干接点和光纤环组网方式无法直接将故障信息发送给基站维护人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基站监控系统。该系统以GPRS网络作为远程数据的传输平台,充分利用远程监测分站、GPRS网络和监测中心三部分的协同,有利于维护人员通过稳定可靠的GSM网络实时的获取各个通信基站的运行情况,极大的方便了通信基站的维护。通过实时获取所有通信基站的运行情况,可以在通信基站发生故障之前排除故障,提高通信基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锅炉远程物联网监测系统是将信息传感、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创新运用到锅炉等传统高耗能设备领域,为其运行提供安全、节能及环保方面的监测与诊断服务。数据采集终端是该系统信号采集与传输的关键装置。为实现对运行参数的可靠采集、汇总、编码和传输,设计、研制了三种型号数据采集终端。所设计的数据采集终端通用性强,具有信号输入、参数采集、效率计算、报警提醒、远程通信及配置等功能,已在53台工业锅炉和4台热电锅炉上安装并可靠运行,为锅炉故障排除和节能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终端的设计研制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运用到传统耗能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文变化快、监测数据量大、地理位置偏远的场合,设计了一种基于WCDMA网络的矿井水文无线监测分站。利用监测分站上的变送器对矿井水位、水温、水压等参数进行测量,再通过WCDMA网络将所测数据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采用SMS短消息链路传输实现短消息报警功能,增强了监测分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文变化快、监测数据量大、地理位置偏远的场合,设计了一种基于WCDMA网络的矿井水文无线监测分站。利用监测分站上的变送器对矿井水位、水温、水压等参数进行测量,再通过WCDMA网络将所测数据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采用SMS短消息链路传输实现短消息报警功能,增强了监测分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工矿自动化》2013,(11):106-109
针对现有提升机监测系统仅限于现场就地监测,部分故障很难被及时发现并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提升机群远程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分布式实时中间件技术传输系统运行数据,实现了异步网络环境下分布式进程间的交互通信,从而实现了矿井提升机群的网络化监测;建立了网络化的矿井提升机交互式智能故障诊断体系架构,实现了提升机故障诊断交互式推理,优化了提升机故障诊断的方法,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有线顶板压力传感器存在传输线易被砸断、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C2530的矿用无线顶板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硬件组成和工作流程。该传感器可对采集到的压力变送器数据经处理后通过天线传输至无线监测分站,方便地完成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和单体支柱的监测。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无线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好,信号调制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十分严竣;在采矿生产过程中最常发生的就是冒顶事故;通过实时监测顶板压力的变化,可以研究矿井顶板压力的规律,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作为顶板压力致据采集的终端,采集顶板的压力变化数据;各节点采用基于TEEE802.15.4和ZigBeeTM协议栈的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USB传输接口传输至地面的管理监控站,实现对矿井顶板压力数据的实时监控;当顶板压力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压力值,节点和汇聚节点发出卢光报警信息,同时地面监测站发出压力橙色或红色报警信息,促使安全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作为顶板压力数据采集的终端,采集顶板的压力变化数据。各节点采用基于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栈的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USB传输接口传输至地面的管理监控站,实现对矿井顶板压力数据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架结构健康监测电致传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屋顶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介绍了网架结构健康监测电致传感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总体架构、工作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和PC机两部分组成,数据处理部分介绍了一种软件滤波方法及其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微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335、CPLD以及AD7760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进入24位精度AD7760完成模数转换,DSPTMS320F28335作为主控制器,辅以CPLD完成对AD7760转换数据的读取操作,并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以及ADC、CPLD、DSP之间的接口电路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完成微弱信号的数据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深海剖面测量系统的总体和软硬件设计,并给出了试验数据。该深海剖面测量系统利用浮力调节来控制测量平台升降,升降测量平台搭载CTD传感器、海流计等测量仪器,在升降过程中完成长时间深海环境参数剖面测量,是一种低功耗、高效率的海洋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顶板离层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结构及测点布置方案,详细介绍了用于准确测量顶板离层位移量的围岩移动传感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并分析了顶板离层位置及顶板离层位移报警阈值的确定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顶板离层位移量的实时监测,测量精度达2.5%。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由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系统速度越来越高,PCB板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高速电子系统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流程,并利用集成电路的IBIS等仿真模型以及Hyperlynx仿真工具等,对高速数据传输板的时钟和数据等关键信号进行了详细的信号完整性后仿真分析,验证了该高速数据传输板PCB布线设计的正确性。在工程应用中,该高速数据传输板运行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信号分离系统运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COM Express的基带数字处理平台。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构建系统的硬件架构,将系统分为运算模块、网络接口模块、 A/D电路、D/A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和时钟管理电路等部分,然后根据各部分的具体需求确定主要芯片的选择和电路的具体设计。根据系统特点,将系统运算分为两类,将数据运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但结构简单的部分用FPGA实现,将数据量少但控制结构复杂、实时性要求低的部分用COM Express实现。经测试,该平台能够满足卫星信号分离系统的运算需求和实时性要求。该方案可作为通用数字基带处理平台,能够灵活实现常用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所需的信号采集、运算、控制和输出,具有设计灵活多样,开发简单易行,研发周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的软件测试信息采集问题,系统采用DCOM组件开发技术,设计测试管理系统,对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测试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调用,规范软件测试过程,自动生成测试技术文档,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