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离并鉴定安溪铁观音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分离,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Ⅱ),咖啡碱(caffeine,Ⅲ)、山柰酚(kaempferol,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结论 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茶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金缕半枫荷是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其根皮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传统中药。为保护稀有的半枫荷资源不被破坏,本课题对金缕半枫荷茎枝的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溶剂进行萃取,并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30%~100%甲醇),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此次报道从正丁醇部位得到的四个化合物,分别为3,3′-dimethyl ellagicacid-4'-O-β-D-glucopyranoside(1),棕榈酸(2),齐墩果酸(3)和β-谷甾醇(4)。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桑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分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用光谱学方法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Ⅰ),大黄素甲醚(Ⅱ),三十四烷酸(Ⅲ),三十四醇(Ⅳ),豆甾醇(Ⅴ),羽扇豆醇(Ⅵ),硬脂酸(Ⅶ),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Ⅵ,Ⅶ是首次从桑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结合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硬脂酸葡萄糖苷(Ⅱ),胡萝卜苷(Ⅲ),表-儿茶素(Ⅳ),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Ⅴ),正丁基果糖苷(Ⅵ),蔗糖(Ⅶ).结论:化合物Ⅱ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结合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硬脂酸葡萄糖苷(Ⅱ),胡萝卜苷(Ⅲ),表-儿茶素(Ⅳ),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Ⅴ),正丁基果糖苷(Ⅵ),蔗糖(Ⅶ)。结论化合物Ⅱ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筒鞘蛇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等对该植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乙酸羽扇豆醇(Ⅰ)、硬脂酸(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没食子酸(Ⅴ)、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Ⅵ)、圣草酚(Ⅶ)、三叶苷(Ⅷ)、毛蕊异黄酮-7-O-β-D-葡糖苷(Ⅸ)、3',4'-二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Ⅹ)、3-羟基根皮苷(Ⅺ)。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Ⅱ、Ⅵ、Ⅸ、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二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竹节参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提取分离纯化中药竹节参,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_2(1)﹑人参皂苷-Rh_1(2)﹑人参皂苷-Rk_3(3)。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尖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对三尖杉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和二氯甲烷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4,4'-diphenylmethane-bis(methyl)carbamates,1]、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2)、Shonanin(3)、threo-(7R,8R)-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ether(4)、threo-(7R,8S)-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ether(5)、(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尖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瓦松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瓦松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Ⅰ),胡萝卜苷(Ⅱ),草质素-8-O-α-D-来苏糖苷(Ⅲ),3,4-二羟基苯甲酸(Ⅳ),尿嘧啶(Ⅴ).结论 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