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博 《陕西水利》2023,(9):17-19
就罗敷堡水文站雷达流量计与人工测流进行对比计算分析,通过均值法、相关曲线法及回归方程法等三种分析计算方法 ,各方法得出的系数一致,最终确定系数采用0.75。通过分析计算,可以确定罗敷堡(三)站流量在0.451 m3/s~64.3 m3/s、水位在387.60 m~389.16 m时可以采用雷达流量计实测流量。可为今后的防汛减灾、预警预报提供水文技术支撑依据和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6月8日至10日,受青藏高原西南暖湿气流和蒙古冷空气的共 同影响,我省出现了一次全省范围的强降雨过程。佛坪、宁陕等县降了特大暴雨,汉中、安康、商洛3市和西安、宝鸡两市秦岭北麓部分县乡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其来势之猛,强度之高,受灾范围之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陕西省多次发生洪水灾害.2002年6月8~10日的强降雨过程,给汉中、安康、商洛及西安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据报道,全省共有34个县(区)、35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亿多元.……  相似文献   

4.
<正>10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西安的部分景区开展"垃圾换水·唤回文明"活动,游客只需将旅途中随手产生的垃圾带出景区,便可在景区外设置的免费换水点兑换一瓶矿泉水,颇有感慨。主办方的创新之举,不仅为了减少垃圾清运,更为了唤回游客的文明自觉。教育学上有条规则,赏识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学生受到了太多的鼓舞、激励、表扬、赏识,向善向上的内驱力就能得到蓬勃发展,更愿意按照教育者的既定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从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当中研究其兴衰的原因,并就当前西安在全国、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地位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各种资源条件因素,分析论证西安再次兴旺发达的可行与必然性。提出了在大西安发展建设的新机遇中关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凸显地方特色等的策略和创建全国领先的文化西安设想。  相似文献   

6.
西安古代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八水绕长安”便是生动写照。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几千年来兴修水利,发展灌溉,推动了西安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使西安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曾几何时,沧海桑田,西安却因“水荒”而成为全国缺水名城。西安人  相似文献   

7.
徐淼 《长江建设》2013,(11):38-39
2010年6月22日,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论坛在西安举办,"大西安"总体规划首次亮相,规划称要将西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但据了解,由于其自身国际化程度有限,且存在省市相争、规划难以落实等问题,"大西安"规划一直裹足难行。业内专家建议,"大西安"规划需要进行市场整合,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加切实有效地施行。  相似文献   

8.
光欣 《中华建设》2012,(11):14-16
正许多人都知道,在汉唐时代,长安享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但千载之后的西安,却是不折不扣的水资源匮乏城市。翻阅现当代史,西安在1958年才有了第一个算得上"湖泊"的人工湖,而护城河直到2002年还是一条臭水沟。据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西安一度在中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居于首位;目前,西安人均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量的1/6。然而,正是这个极度缺水的西安,近来宣称要通过引水、修河、造湖打造"八水润西安"的盛景。依据规划,西安从今年开始在西南郊破土造湖,计划用八年的时间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达千年之久的昆明池重现于世。水面面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人工挖出两个西湖。环绕着昆明池,还将打造四个特色各异的  相似文献   

9.
光欣 《长江建设》2012,(11):14-16
许多人都知道,在汉唐时代,长安享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但千载之后的西安,却是不折不扣的水资源匮乏城市。翻阅现当代史,西安在1958年才有了第一个算得上“湖泊”的人工湖,而护城河直到2002年还是一条臭水沟。据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西安一度在中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居于首位;目前,西安人均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量的1/6。  相似文献   

10.
我省三门峡库区(以下简称库区)包括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北洛河状头至河口段,渭河咸阳铁路桥至河口段,以及渭南市尤河以东的12条南山入渭支流下游河段(老西潼公路以北)及其影响区。涉及咸阳、西安、渭南3市、14县(市、区)221.5万亩耕地、150万人。截止2001年底,库区共建成渭河防护大堤249.39公里;渭河移民防洪围堤55.58公里;华阴支堤56.8公里;河道工程58处,坝垛1211座,工程总长度122.65公里,防汛和工程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省三管局)为库区专…  相似文献   

11.
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A筹资办电投运在望卜电解锰厂投产出品A西安供水明渠丑步入市场天广地阔——石头河水库管理局见闻@李建中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一提起黑河引水工程,恐怕没有人不晓得.几年来,从电视上看来的从广播上听来的及报纸上一回又一回的头版头条,已经让这个解决西安水荒的大引水工程在全国出了名.可还有人有许多不明白:西安非得从周至那么远的地方引黑河水吗?不是去年都听说黑河水进了西安,工程怎么还没完?前几年说石砭峪水进了西安,后来又是沣峪水、田峪水、黑河迳流、石头河水先后进了西安,这些都是黑河水吗?谁在修“黑河”?黑河工程现在修到啥程度了?何时能全线竣工?关于“黑河”,知道的人很多;不明白的事也很多.  相似文献   

13.
5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省政府、省政协、西安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和省水利厅负责同志陪同下,视察了西安黑河引水工程,对工程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钱正英同志十分关心西安市的供水问题,去年亲临西安考察,提出了解决水荒、抢救西安的战略性意见,受到国务院和水利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西安与咸阳两市地质条件、热储环境特征和水化学类型的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地球化学理论模拟、室内堵塞模拟试验及现场回灌试验多种方法耦合的方法,对西安、咸阳孔隙型热储尾水回灌堵塞机理进行对比研究。动态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西安回灌模拟试验各个堵塞率均大于咸阳回灌一号井堵塞率。两地化学、微生物堵塞对比显示,西安回灌井水体含铁量高,在回灌过程中产生大量铁细菌及铁类矿物黏泥,而咸阳回灌井水体铁类矿物影响微乎其微。研究表明,在开放环境下,地下水中Fe2+与空气中的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O3和Fe(OH)3等矿物沉淀,这些胶状沉淀物进入地层后造成了堵塞。试验表明,西安三桥回灌井回灌地层适宜性不及咸阳回灌一号井;且西安三桥回灌井开放式回灌方式加重了化学、微生物堵塞。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地铁9号线香—纺区间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风井施工为例,该工程首次采用“先隧后井”法施工。“先隧后井”法施工风险较大,有必要针对该工法提出合理的工程措施和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为此,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先隧后井”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既有盾构管片的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16.
钟华 《中华建设》2007,(11):41-42
位于西安曲江的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按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设计的,它在大雁塔以东约500米,占地66.5公顷,其中水面19.77公顷,建筑面积有近1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水力发电》2012,(1):95-95
2011年12月27日,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收到西安地铁4号线试验段工程土建施工项目1标段中标通知书,这是水电十四局继担负西安地铁二号线第7标段、一号线第10标段施工后,再次中标承建地铁工程,对在西安地铁市场站稳脚跟具有重要意义。该标段标价2.289亿元,合同工期790天,工程包括五路口、  相似文献   

18.
由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西安电力机械厂共同研制的M5-36型系列煤粉通风机,1986年12月在西安通过部级鉴定。该系列产品与老产品相比有很多优点。目前已投入批量生产。该系列产品有六个型号:M5-36-11NO.(16D、17D、18D、20D、20 1/2D,21D),其主要技术参数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区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西安城市交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古城保护和交通改善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西安古城区的交通发展战略。分别从城市道路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古城交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出城市交通应该从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为西安古城风貌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曾良 《中华建设》2011,(9):34-35
位于西安市中心的明清城墙,总长近14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也是西安的重要城市标志。可是,这座古老城墙如今却命运堪忧。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推出了一个《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计划投资120亿元改造城墙,并将在4座城门分别建1座博物馆,声称将来游客能够"半日看尽三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