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开展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的典型研究,探讨应用遥感图像研究农业土地资源条件的技术方法和效果,掌握旱涝、盐碱和风沙等农业灾害因素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在天然渠、文岩渠地区进行了遥感图像综合分析与利用的试验,为该地区的综合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土壤中钒污染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土壤中钒污染的治理和修复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包括应用工程治理措施、生物修复法、化学法、天然矿物法、农业生态措施和综合治理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钒.最后针对土壤中钒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的出台,智慧永定河成为智慧水利北方流域试点,需要建设数据中心,为流域机构、地方水利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专业的,海量的数据共享和支撑服务。云数据中心作为新型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可以在适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基础设施云、数据资源池和业务支撑能力,打破资源壁垒,提高流域综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协同能力,是较适合智慧永定河的数据中心模式,可以作为支撑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平台和手段,成为智慧永定河的"大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实用性与发展动态,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综合研究流域森林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辉 《遥感信息》1999,(1):31-33
】在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软件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森林水文地理信息系统(WFHGIS)。该系统包括流域水文效应综合评价专家系统和流域水文模型专家系统,对流域森林状态因子的变化,对水文状态过程的影响做出分析,从而对水文过程做出预测预报,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改委《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数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平台是生态监测体系中的数据集成中心,为发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价值,辅助生态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并面向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平台依托地理元数据技术,集成了开源GeoNetwork元数据系统,构建了一个集在线元数据编辑、数据可视化、数据汇交、管理、发布和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WEB系统,支持缩略图导航、分类导航、时空导航、关键词导航等多种数据导航方式,定义了一套快速数据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数据汇交、数据发布到数据共享的业务流程.该系统已初步实现了9个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单位的数据整理与汇交,数据量约为200 GB.  相似文献   

7.
小清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信息系统蒋红花,李望,常勇,刘照盛(山东省社会发展科技研究中心)一、引言小清河流域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以黄河、淄脉沟为界,南以泰沂山为分水岭,西临玉符河,东濒渤海。干流全长237km,流域面积10336km’,占山东全省总...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IS数据的黑河流域土壤热惯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惯量法在土壤水分反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MODIS数据为基础,选用真实热惯量模型,反演得到了黑河流域的土壤热惯量,为进一步研究流域土壤水分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数据。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对模型参数及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地表昼夜最大温差、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惯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对比了真实热惯量模型与表观热惯量模型反演结果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表温差、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惯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真实热惯量模型相对于表观热惯量模型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反演,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流域综合治理的进展和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从宏观了解流域的自然条件在流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域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流域管理中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而流域三维可视化的关键在于其数据应用和系统架构。该文从数据应用和系统架构角度对流域三维可视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永定河潮白河流域DEM数据及ETM+遥感数字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在VC++平台E基于Vega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流域三维可视化的基本功能,并探索了多级LOD和多线程调度等相关技术。该文通过在数据应用和系统架构进行比较选择,提出了流域三维可视化的优化组合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宁夏水网具有流量变化级差大、含沙量高、风期长、风速大等区域特点,流量在线设备安装平台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宁夏水网特点和流域特性,分析各类非接触式流量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现状及建设需求,提出安装平台设计思路,重点研究不同断面跨度、环境影响条件下的河(沟、渠)非接触式雷达波流量自动在线设备安装平台设计,并在4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价流域森林水文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国业  黄礼隆 《遥感信息》1993,(3):24-27,23
本文论述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人工降雨试验和流域多年水文资料的方法,对流域森林水文效益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弄清了流域下垫面要素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流域森林水文效益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研究森林水文效益的实用区划方法,即“土壤景观——森林水文区域研究”,以及流域森林水文效益的数量化评价技术,并对该流域的蓄水能力进行预估,为“八·五”长防林建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体生长发育机能 ,创造所需农产品的过程 ,因此常常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土壤性状、质地、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布局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等进行调查监测。通过动态监测掌握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状况 ,及时了解农业自然资源消长变化信息。为政府宏观决策 ,制定农业生产及农业资源利用政策和发展规划 ;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农业动态监测工作可以从几公里甚至几万公里的高度俯视地面资源和变化 ,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路和视野。为农业资源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农业大棚土壤温度,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热电偶等传感器测量土壤温度场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该文采用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农业大棚内的土壤温度变化。该方法将封装了FBG串的不锈钢管垂直埋入被测土壤中,采用可调谐激光器法和寻峰算法解调FBG串各传感器波长,在大棚环境下进行了土壤多层温度场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内部温度呈余弦函数模型周期性变化。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温度变化逐渐减小,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土壤湿度越大,浅层土壤温度越低。土壤湿度对深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小,太阳辐射对浅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可以为农业资源的管理利用、农业最大收益的获取提供科学的依据。WOFOST(W orld Food Stud ies)模型是荷兰瓦根宁农业大学和世界粮食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研制的,是模拟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一年生作物生长的动态的、解释性模型。WOFOST模型已经在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地区得到了运用和验证,可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一年生作物的模拟。WOFOST模型可用来分析作物产量风险,不同年份产量的变化,土壤类型及气候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确定播种策略以及农业机械使用的关键时期;该模型还可用于估计某种作物最大潜在产量,提高灌溉和施肥的增产效益,对生长在不利条件以及地区的作物产量进行预测等。该模型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气候干旱的宁蒙引黄灌区,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土壤盐碱化、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LM算法的灌区神经网络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并以宁夏河东灌区为实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地下水系统的变化特征,对地下水位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用原位培养法对五川流域内的香蕉地、菜地、香蕉地与菜地间作地、林地、甘蔗地土壤的氮矿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平均为N 0.11mg kg-1 d-1,其中香蕉地土壤氮矿化最高可达N 1.47mg kg-1d-1;土壤硝化速率平均为N 0.27mg kg-1 d-1,其中菜地下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可达N 0.69mg kg-1 d-1.土壤矿化作用同土壤湿度、温度、C/N、土壤肥力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温度是土壤氮矿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闽南流域土壤年矿化量平均为N 240kg hm-2,部分样地最高可达N 850kg hm-2,而年施肥量平均N 650kg hm-2.相比较而言,说明了土壤矿化是我国南方流域农业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智慧水利总体方案编制工作组组长蔡阳带队赴国电集团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成都调控中心、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调研了水利工程智能化建设与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三峡成都调控中心,赴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 1 984~ 1 998年河南开封不同土壤耕层有机质与氮磷钾养分分析 ,论述了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措施下不同土壤耕层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硝态氮累积特性 .由于“重氮磷 ,轻有机肥 ,忽视钾素补给” ,土壤养分变化的总趋势以下降 ,钾素耗竭性明显 .土壤养分空间变化较为复杂 ,但不同土壤间耕层养分为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 >底锈干润雏形土 >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 >灌淤旱耕人为土 >简育干润雏形土 >干润砂质新成土 .硝态氮累积表现为由上至下递减或由上至下递增和相对积累于土体某一深度 .最后研究提出了土壤持续利用的有效技术途径 .  相似文献   

19.
坡面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素进入洋河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根据洋河流域多年的降雨特点,通过对天然降雨资料分析和人工模拟降雨,对该流域缓坡地表径流中磷素输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洋河流域缓坡地土壤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洋河流域缓坡地地表径流中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小麦-玉米连作地>高产玉米地>低产玉米地>次生灌木林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中颗粒态磷的含量逐渐增加,但O rtho-P的含量却下降;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坡面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和TP的含量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但径流中O rtho-P的含量则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榨菜叶还田对土壤养分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叶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变化较小,水稻生长后期土壤速效N、P、K含量都高于化肥处理;而化肥处理氮磷钾含量变化较大,说明榨菜叶养分供应能够与作物的吸收相互协调,养分供应持续稳定,能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NPK养分的需要,是一种天然的缓释肥料。在水稻生长期,榨菜叶还田能明显的提高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水稻收获后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均有所上升,以榨菜叶及其配施化肥处理上升的幅度较大,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