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气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纱技术之一。它纺制的所谓包缠纱是由外部的包缠纤维缠绕于平行芯纤维形成的。喷气纺纱机的类型有单喷嘴型(如东丽AJS)和双喷嘴型(如MJS),后者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喷气纺纱机能以高达400m/min的速度纺制细特纱,与环锭纺和转杯纺系统相比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由于喷气纱织物手感较为粗糙,故该技术并没有被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2.
傅婷 《上海丝绸》2005,(1):18-20,29
喷气纺纱是继转杯纺纱(气流纺纱)、自捻纺纱、涡流纺纱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利用高速旋转气流来推动须条形成高速旋转的气圈运动,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的。但是,喷气纱强力较低一直是喷气纺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了喷气纺纱喷嘴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验和科学计算优化出较理想的喷嘴结构参数,使纺出的涤棉混纺纱达到同类环锭纱强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傅婷 《上海丝绸》2004,(4):16-19
喷气纺纱是继转杯纺纱(气流纺纱)、自捻纺纱、涡流纺纱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利用高速旋转气流来推动须条形成高速旋转的气圈运动,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的。但是,喷气纱强力较低一直是喷气纺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了喷气纺纱喷嘴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验和科学计算优化出较理想的喷嘴结构参数,使纺出的涤棉混纺纱达到同类环锭纱强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自由端喷气纺纱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明杰 《纺织导报》2005,(3):29-30,32
自由端喷气纺纱是以高速气流辅以罗拉牵伸而形成自由端,并利用高速旋转气流对须条进行加捻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文章简述了自由端纺纱的成纱机理,并介绍了目前自由端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纱线结构。  相似文献   

5.
郁崇文 《纺织学报》1996,17(4):12-14
本文分析了喷气纺纱中第一喷嘴对前罗拉钳下须条的解捻作用,通过对第一喷嘴的设计以及对影响成纱强力的主要参数所作的优化试验,得出了在纺纯棉喷气经济管理时,获得较高强力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喷气纺是目前国内外新型纺纱技术,它比转杯纺纱更具有速度快,产量高,质量优,成纱毛羽少,生产品种多等优点。这因为喷气纺是采用空气加捻技术,无高速回转机件。其纺纱速度可达250—300m/min,最高可达350m/min。其单锭产量比环锭纺提高15倍以上,比转杯纺提高卜2倍。2001年江苏通裕集团引进10台日本村田MIs802型喷气纺纱机共720锭(每台72头),其产量可以相当于环锭纺1万锭,转杯纺500~2000头,喷气纺纱机是目前纺纱领域里速度最快、产量最高的新型纺纱机。开发生产混纺多功能纱线和高仿真化纤面料。  相似文献   

7.
喷气自由端纺纱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纺纱方法--自由端喷气纺纱方法,其成纱机理是以高速气流辅以罗拉牵伸而形成自由端,并利用高速旋转气流对须条进行加捻。文章对这种纺纱方法的纺纱装置、成纱结构以及成纱质量等作了初步探索,并与其他纺纱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1 喷气纺纱的特点1 1 喷气纺纱的成纱原理喷气纺纱是一种纺纱原理既不同于环锭纺 ,也不同于转杯纺的新型纺纱方法 ,它采用棉条直接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装置 ,经过 2个喷嘴中方向相反的旋转气流对纱条进行假捻并包缠成纱 ,纱条引出后 ,通过电子清纱器 ,去除疵点后卷绕成筒子纱。1 2 喷气纺纱的主要特点( 1 )纺纱速度高。喷气纺纱采用旋转涡流假捻成纱 ,无高速回转机件 (如环锭纺中的锭子、钢丝圈等 )可以实现高速纺纱 ,最高纺纱速度可达30 0m/min ,每头产量相当于环锭纺单锭产量的1 0倍~ 1 5倍。( 2 )工艺流程短。喷气纺较环锭…  相似文献   

9.
日本村田公司纺粗支纱的罗拉喷气纺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5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推出的罗拉喷气纺纱机向更高速度、更好质量和更低成本方向发展其重点在于在粗支纱(5_~s~20~s)中超过转杯纺。在当今的纺织工业中,生产正从低效率的环锭纺纱向转杯纺纱转变,但转杯纺在生产效率方面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罗拉喷气纺纱机的发展目标是两倍于转杯纺的生产效率。罗拉喷气纺纱原理:罗拉喷气纺纱的原理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纺纱速度、前罗拉钳口与第一喷嘴隔距、纺纱气压三大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优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在1989年美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ATM-E-I’89上展出了高速运转的纺纱机械。转杯纺纱机以120000转/分的速度高速运转;环锭细纱机的锭速大多是25000转/分;喷气纺妙机纺双根纱的输出速度为250米/分;自动化的机械展出很多。在短纤维或长纤维纺纱工程中,采用细纱机和粗纱机、自动络筒机相连接的很普遍,转杯纺纱机或喷气纺纱机与倍捻机相连接,并展出了一套粗纱机——细纱机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纺纱速度、前罗拉钳口与第一喷嘴隔距、纺纱气压等三个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出了较优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喷气涡流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霞  郁崇文 《纺织导报》2005,(8):69-70,72
喷气祸流纺是利用高速气流和喷嘴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作用成纱的。在纺纯棉纱时,纱线强力比喷气纺(MJS)提高近1/4。文章通过对喷气涡流坊喷嘴的结构和高速气流作用的分析.讨论了该成纱方法的成纱机理,并对其纺纱装置、成纱结构扣成纱性能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纺纱速度、前罗拉钳口与第一喷嘴隔距、纺纱气压三大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 ,并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优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前纺工艺,半制品质量对成纱强力和条干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喷气纺纱自身工艺对成纱强力和条干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在MJS802型喷气纺纱机上纺制T/C40/6013tex纱的优化工艺配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纺纱速度、前罗拉钳口与第一喷嘴隔距、纺纱气压三大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优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纺纱速度、前罗拉钳口与第一喷嘴隔距、纺纱气压三大工艺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优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1 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由美国杜邦公司在 1 936年开创研制了单喷嘴纺纱机 ,在以后几十年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德国目前生产的Peyfil型喷气纺纱机供应市场 ,村田公司继MJS80 1机型及MJS80 2机型之后发展出第三代喷气纺纱机RJS80 4机型在 1 995年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 ,纺纱质量特别突出 ,纱体外观质量好 ,只有少量 0 .5mm以下的毛羽。我国除了早期引进少量的第一代喷气纺纱机外 ,2 0 0 1年又引进了 1 0 0台第三代喷气纺纱机RJS80 4机型 ,建立了 1 0条喷气纺纱生产线。RJS80 4型喷气纺纱机是在MJS型喷气纺纱…  相似文献   

19.
日本村田公司开发的RJS喷气纺纱机是在MJS喷气纺纱机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发展起来的。  其牵伸区及第一喷嘴基本上与MJS纺纱机相同,而以气圈罗拉(BalloonRoller)取代了第二喷嘴,其作用基本上与第二喷嘴相同,纺纱结构包括纱芯纤维束以及外层包缠纤维...  相似文献   

20.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5):93-93
目前最长转杯纺纱机装有360只转杯,转速达15万r/min,筒纱重5kg。可纺6.78—67.8tex纱,其中50%的纱生产范围为22.0—40.7tex。村田涡流纺纱机(Vortex)已向世界销售约600台。高速涡流使每根纤维回旋而构成纱,纱线加捻借助纱从喷嘴引出的输出罗拉,纤维的后端随高速涡流在锭子的圆锥头回旋,在纤维前端移动的同时,卷绕成螺旋状纤维束。喷嘴内气流达到声速,因此纺纱速度为环锭精纺机的15—20倍,为转杯纺纱机的2—3倍。涡流纱的特征是:毛羽少;耐磨性好,不起球;手感柔软;吸水性及扩散性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