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线分析没有取样和制样误差,总体精度比传统取样分析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在四川某水泥厂,通过三因素试验及数据计算,对比在线分析与传统取样化验分析所测得的生料各氧化物的测量精度,结果显示在线分析测量精度高于传统取样化验分析精度。在线分析技术基于其对物料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实时性,可有效指导生料生产,稳定生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料喂料秤是熟料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机械设备,生料秤计量是否稳定直接决定生料入料均匀性。入窑生料的稳定加入是窑外分解风、煤、料匹配与热工制度稳定的一项关键因素,对保证熟料强度,降低熟料标准偏差,提高水泥生产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分析生料喂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生料秤的改造措施,改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出磨生料取样点的位置,来提高出磨生料质量的稳定性,达到稳定窑系统,提高窑的产质量,降低熟料煤耗。  相似文献   

4.
生料质量的稳定影响着出窑熟料质量。改进取样及质量控制方式,原料均化从矿山开采抓起,降低石灰石粒度、发挥生料均化库的应有作用等等是降低原燃材料标准偏差、提高生料稳定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稳定的入窑生料成分是煅烧出优质熟料的前提,控制入窑生料实际上就是要控制出磨生料。提高控制出磨生料合格率,就要减小原材料质量波动,稳定磨机工况操作,调整配比及时、准确,取样具有代表性,检验结果准确,生产车间与化验室沟通协调好,才能提高出磨料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2.2.2熟料质量 2.2.2.1熟料质量的控制 熟料质量取决于配料方案的合理性、生料质量的控制与均化、煅烧操作的精心。目前为大多数立窑水泥企业所采用的控制指标有: ①熟料烧失量 熟料烧失量是表征生料在窑中是否烧“透”的最直观的指标。《立窑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明确“出窑熟料的烧失量≤1%”,不论配料方案合理与否、生料质量  相似文献   

7.
全面质量管理平台将现代的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水泥生产工艺融为一体,以质量台账为基础,对覆盖控制组、分析组、物理组的原材料、生料、熟料、水泥等所有化验数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具备生料配方计算、自动台账生成、数值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赵冬亮  杨名  高明星 《水泥》2014,(8):64-65
<正>取样装置的电气控制部分原来采用时间继电器,存在硬线接点松动现象,并且需要经常更换继电器,直接影响了取样的时间和生料化验结果。为保证取样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满足取样的时间和周期,我们采用西门子LOGO!控制器对生料取样装置进行改造,以代替原来的时间继电器控制。1取样控制取样装置安装在入预热器提升机的尾轮部分,在提升机箱体外表开一个圆孔,孔径大小与取样管一致。取样管水平伸入,并使进口迎向物料,以便更好地  相似文献   

9.
严格合理的过程控制可确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的均衡稳定,从而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益运行。重点对生料制备系统的原料粒度控制和生料取样及其成分分析方法,以及烧成系统的分解率的控制与检测、熟料游离氧化钙的测定及熟料率值的选取等水泥质量过程控制点,进行了存在问题和误区的详细分析,并逐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原材料成分波动、原料磨开停机、生料配料调整滞后及配料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入磨生料配料质量采取取样+荧光分析+人工配料的传统控制方法控制,不能满足进一步提高熟料质量的需求。加强原料均化过程控制,并引入在线分析仪,生料三率值合格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武立坤 《水泥》2021,(Z1):18
生料配料稳定性是熟料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公司生料配料质量控制采用实验室X-荧光分析仪每小时对出磨生料成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人工调整配比,并通过生料均化库均化,以保证入窑生料稳定、均匀。但是,X-荧光分析仪对试样制备的要求较复杂,从取样、制样,再进行X-荧光分析,到分析出结果至少需要70 min,再加上磨后取样由于磨机粉磨等的滞后时间约需20 min,也就是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滞后9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2.
1 介绍 水泥质量直接取决于熟料,而熟料则依赖于生料组成和煅烧环境.窑况稳定时,入窑生料的差异是造成熟料中游离钙不同的主要原因.生料组成还影响砖衬和窑的热耗,因此保证生料组成稳定非常重要. Oyak Bolu水泥厂使用三种原料:石灰石、粘土和泥灰岩,表1是原料的化学分析结果和标准偏差. 该厂有三台破碎机,分别对上述三种原料进行破碎.原料进入碎料仓后,每2h取样一次,由Thermo Fisher ARL9900荧光分析仪进行化学分析,并据此进行配比和破碎机操作.混合物料采用人字形堆取料方法进行均化.  相似文献   

13.
武立坤 《水泥》2020,(Z1):18
生料配料稳定性是熟料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公司生料配料质量控制采用实验室X-荧光分析仪每小时对出磨生料成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人工调整配比,并通过生料均化库均化,以保证入窑生料稳定、均匀。但是,X-荧光分析仪对试样制备的要求较复杂,从取样、制样,再进行X-荧光分析,到分析出结果至少需要70 min,再加上磨后取样由于磨机粉磨等的滞后时间约需20 min,也就是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滞后9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生料中煤量偏离配料方案指标时会引起熟料 HK 的波动,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对于生料中入磨煤量与外加煤量的波动对熟料 KH 的不同影响则需进一步探讨,并建议采用黑生料法的立窑水泥厂重视入磨煤量的测定和控制。生料中煤量的波动与熟料 KH 之间的关系,以前由于受白生料中外加煤量(即非入磨煤)与熟料 KH 之间关系的影响,许多厂有一个传统的概念:“煤偏多,熟料 KH 就偏低”。当采用白生料或半黑生料时,则其外加煤量与熟料KH 之间确实存在这种关系。因为在煤灰份稳定的情况下,煤量偏多,煤灰掺入量就偏高,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人员对波特兰水泥生料的易烧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氧化钙是否容易耗尽,熟料相是否容易形成,其决定因素完全取决于生料的化学成分。这些因素包括石灰饱和系数、硅率、铝率、熔化物的数量和粘度以及次要组分的含量。影响易烧性的另外两个因素是生料的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固废过程中出现的窑内熟料三次结球情况,检测了熟料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分析了入窑生料与熟料化学成分、生料分解率控制、协同处置危固废化学成分和微量重金属含量及含氟化钙污泥加入等对熟料煅烧工艺的影响。通过采取稳定生料和熟料化学成分、适当降低生料Fe2O3含量及入窑热生料分解率,加强Cl-、R2O等有害成分的控制等措施,同时,在配料和煅烧过程中充分考虑危固废加入对改善生料易烧性的影响,有效解决了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熟料频繁结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矿山搭配开采、原燃料预均化,生料配料控制、生料均化等各道工序都会对生料最终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窑的煅烧操作及熟料质量产生影响。文章列举五种常见的生料制备系统的流程,并对每种流程作了分析讨论。认为小型和中型水泥企业原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是保证生料质量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原料、生科取样的有代表性、配料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保证生料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并介绍了改进型园库均化库的工作原理及效果,这种均化库既适合于原燃料的均化,也适合于生料均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的工艺技术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烧成系统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对生料配制工艺的探讨较少,而生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和熟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水泥来讲,生料的易烧性会直接影响到熟料的煅烧效率,并且生料的易烧性也会对熟料的烧成热耗和窑的产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目前的水泥烧窑的过程当中,经常加入改良剂来提高熟料的煅烧效率。本篇文章通过对水泥生料易烧性与熟料煅烧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一定意见,为水泥熟料的煅烧效率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水泥熟料流态化速烧工艺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得出了水泥生料粒径和升温速度对熟枓烧成和质量的影响的定性或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烧成时间与生料颗粒直径的平方呈线性递增关系;快速升温既有利于充分利用生料分解后的反应活性,加快C_3S的形成,又有利于形成微观结构较好的熟料,从而提高熟料矿物的水化活性。要实现速烧、速冷,并提高熟料质量,必须减小生料成型粒径,直至粉末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