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伤寒Vi多糖柱层析纯化工艺,以替代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方法采用DEAE离子交换层析柱,分别在缓冲液(20 mmol/L Tris-Cl)pH值为6.0、7.0和8.0的条件下纯化1批伤寒Vi多糖粗糖,并与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进行比较。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检测纯化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分子大小及内毒素含量,并计算样品的多糖回收率。采用优化的DEAE柱层析纯化工艺纯化3批伤寒Vi多糖粗糖,验证该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DEAE离子交换柱缓冲液(20 mmol/L Tris-Cl)pH值为7.0和8.0时,可有效将伤寒Vi多糖的杂质与纯化产物分离,多糖回收率分别为36.52%和38.35%,明显高于传统工艺的多糖回收率(15.52%),且纯化产物的内毒素含量(10 EU/μg)明显低于传统工艺(200 EU/μg)。以优化工艺(pH 7.0)纯化3批伤寒Vi多糖粗糖获得的6批精糖的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分子大小、内毒素含量及多糖回收率差异较小,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优化了伤寒Vi多糖柱层析的纯化工艺,该工艺稳定性良好,可替代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应用于伤寒Vi多糖的纯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 G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测定Vi抗体的ELISA方法为主要参考,对包被抗原、不同吸附力酶标板、抗原包被浓度、样品反应条件、显色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Ig G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准确性、精密度、最低检测限验证。结果优化的ELISA法为:以伤寒Vi多糖作为包被抗原,costar92592型酶标板作为检测酶标板,2.0μg/ml为抗原包被浓度,20~25℃过夜为样品的反应条件,在40~80 min内(A405值在1.8~2.5之间)终止显色。质控血清经不同含量多糖吸收后,抗体含量与多糖浓度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多糖抑制率最高可达92%;血清稀释度与抗体含量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R2=0.999;本试验检测的质控血清抗体浓度为76.80 EU/ml,变异系数(CV)=8.55%,与美国NIH检测的数据(75 EU/ml,CV≤15%)一致性良好;该方法重复性(CV≤15%)及中间精密度(CV≤20%)均符合要求;最低检测限为0.78 EU/ml。结论建立了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 G抗体含量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线性、准确性、精密度良好,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Ig G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速发接种反应。方法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组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观察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群进行接种。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速发接种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两组共接种34 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 167人,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16 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伤寒Vi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速发接种反应均出现在接种后15 min内,最早的出现在接种后5 min,速发接种反应中有2例为异常反应,但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的原则,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发生率、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疫苗接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全身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0)和2.59%(7/270),均为轻度反应;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2%(19/540)和4.07%(11/270)。伤寒V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8.37%和85.46%,GMT分别为1∶134.31和1∶125.40,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伤寒Vi多糖疫苗在5岁以上人群接种后反应率低,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伤寒Vi多糖原液及疫苗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伤寒Vi多糖原液及其疫苗的稳定性。方法 将多糖原液和疫苗分别放不同温度下 ,并于不同时间取样测KD≤ 0 .2 5时多糖的回收率。结果 原液放 - 2 0℃以下保存 6年后 ,多糖回收率与放置前基本相同 ,均 >5 0 % ;疫苗放 2~ 8℃保存 47个月多糖回收率与放置前基本相同 ,均 >5 0 % ;疫苗放 37℃ ,可保存 40天。结论 伤寒Vi多糖原液和疫苗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伤寒Vi多糖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首次研究成功的伤寒Vi多糖菌酋进行了人体接种安全性、反应性、血清学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各期观察达21万余人,结果证实伤寒Vi多糖茵茵安全世良好,反应轻微。血清学效果显示,30μg一次免疫,Vi抗体4倍增长可达91.6%。两次流行病学效果考核,按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病例统计,保护率可达70%左右,茵茵的效果指数为3.29~3.49。该菌苗性质稳定,初免只需注射一针,替代现行菌体菌苗推广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含量检测的火箭电泳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分别用A、C、Y、W135群菌液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加至琼脂糖凝胶平板中,以定量的各群多糖原液作为抗原参考品进行火箭电泳,用已知的多糖浓度及对应的火箭峰高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直线回归方程,根据样品的火箭峰高计算多糖含量,确定该方法的检测限,并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重复性、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含量。结果根据该方法绘制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5;该方法确定样品多糖浓度检测范围为3~7μg/ml,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重复性及不同操作者间的精密度试验结果 RSD均小于5%;特异性好,未检出各群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3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含量均符合企业内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制造与检定规程》的要求。结论建立的火箭电泳方法可用来检测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伤寒Vi荚膜多糖菌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obbins等人证实:用不变性方法提纯的伤寒沙门氏菌荚膜多糖(Vi抗原)不仅有抗原性,且对伤寒沙门氏毒菌攻击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用不变性方法提纯了Vi抗原并对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定,初步证实了Robbins Vi抗原具有保护作用的意见,用0.5~1.0μg提纯的Vi抗原免疫,对Vi~+的伤寒沙门氏毒菌菌株的攻击可提供高度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来源于枸橼酸杆菌编码产生Vi抗原的ViaB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引入减毒的鼠伤寒杆菌而组建的Vi4072重组株与伤寒沙门氏菌Ty2株和枸橼酸杆菌的Vi抗原,通过琼脂双向扩散试验、被动血凝试验、对BALB/c小鼠的免疫力试验以及对Vi抗原分子的化学元素含量、红外光谱、超导核磁C谱、H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菌株产生的Vi抗原其血清学特性、免疫保护作用及化学分子结构等基本相同。且Vi4072重组株表达Vi抗原量高于伤寒Ty2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HPAEC-PAD)测定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A、C、Y、W135群多糖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用三氟乙酸对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进行水解,得到各群多糖的水解产物:唾液酸、葡萄糖、半乳糖、6-磷酸葡萄糖胺(ManN-6-P),采用HPAEC-PAD法,CarboPac PA10分离柱分别测定缓冲提取液中的总唾液酸、葡萄糖、半乳糖、ManN-6-P的含量,利用归一化的峰面积计算相应唾液酸系数,再计算C群脑膜炎球菌唾液酸含量。对HPAEC-PAD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火箭电泳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水解后得到的4群单糖均呈良好线性,分离度和峰形均良好;HPAEC-PAD法检测4群糖的日内和中间精密性的RSD均小于5%;各群多糖峰面积的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3批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水解后,经HPAEC-PAD法测定的各群多糖含量与传统火箭电泳法测定结果相当。结论 HPAEC-PAD法检测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的A、C、Y、W135群多糖含量准确、简便、快速、可靠,对控制该疫苗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检测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常规间接ELISA方法进行优化,确定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及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最适包被温度及时间、包被抗原与血清的最适温度和时间、血清与酶标二抗及封闭的最适温度和时间、酶标二抗最适工作质量浓度,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性、特异性及耐用性;用伤寒Vi多糖结合物原液和伤寒Vi多糖衍生物经小鼠大腿内侧皮下免疫,分别于免疫后第14、21、28、35天,经眼眶采全血,分离血清,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确定了间接ELISA方法最适工作条件:伤寒Vi荚膜多糖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40;最适包被温度及时间为4℃12 h;包被抗原与血清最适反应温度和时间为37℃2 h;血清与酶标二抗最适反应温度和时间为37℃1 h;封闭液最适封闭温度和时间为室温1 h;HRP标记的羊抗鼠IgG最佳反应浓度为1∶8 000。该方法灵敏度为1∶1 600;孔间和板间CV平均值分别为2.8%和5.8%;与其他血清无交叉反应;pH值、包被时间、包被温度及酶结合时间调整前后,同一样品检测的A4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寒Vi多糖与蛋白载体偶联后,免疫原性明显增强,且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in DT)和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PseudomonasaeruginosaexotoxinA,rEPA)两种不同载体偶联得到的结合物免疫原性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伤寒沙门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简化的方法从伤寒沙门氏菌Ty2菌苗株制备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protein,简写为OMP),OMP的生化检测显示主要为蛋白质,并有少量LPS污染,不含有Vi多糖。由SDS-PAGE显示OMP为一组分子量介于17~70KD的蛋白质,其中分子量为36~41KD左右的蛋白带为主要蛋白带。OMP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不加佐剂免疫动物可产生高效价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能与不同类型抗原结构的伤寒沙门氏菌凝集,但这种凝集可因细菌Vi抗原的存在而被阻抑。动物试验表明OMP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自动和被动免疫力试验均能对小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表明OMP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动物热原试验和体重减轻试验及毒性试验均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以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和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r EPA)为载体蛋白,分别与伤寒Vi多糖(typhoid Vi polysaccharide,STVi)偶联的结合物的理化特性、抗原性及免疫效应。方法分别以DT、r EPA为载体蛋白,以己二酰肼(adipyl dihydrazide,ADH)为连接剂,使Vi多糖与载体蛋白共价偶联制备多糖蛋白结合物STVi-DT和STVi-r EPA,检测其理化特性指标、抗原性,再将其于0、14、28 d免疫NIH小鼠,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分析其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及免疫持久性。结果 STVi-DT、STVi-r EPA理化特性指标相似。STVi-DT针对STVi、DT抗血清均具有明显抗原性,而针对r EPA抗血清无抗原性,STVi-r EPA针对STVi、r EPA抗血清均具有明显抗原性,而针对DT抗血清无抗原性。Vi多糖和Vi多糖蛋白结合物均具有动物免疫原性,STVi蛋白结合物较STVi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STVi-DT的动物免疫原性试验结果略优于STVi-r EPA;免疫2剂STVi-DT和STVi-r EPA后,小鼠血清GMT明显升高,且STViDT组明显高于STVi-r EPA组(P0.05),具有较强的免疫记忆效应;免疫STVi-DT和STVi-r EPA后,小鼠血清GMT随免疫剂次增加和时间延长持续升高,直至稳定在一定水平,免疫持久性较好。结论 STVi-DT、STVi-r EPA理化特性相似,均具有显著的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及免疫持久性,而STVi-DT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结合疫苗生产用菌株伤寒沙门菌CMCC50098株和副伤寒甲沙门菌CMCC50073株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方法将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分别连续传代至30代,取3、5、10、15、20、25、30代次菌,进行小鼠毒性试验,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抗原性试验。结果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30代,毒性均未改变,抗原性均未下降,血清凝集效价均达到1∶12800。结论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代至30代,毒性及抗原性均稳定。  相似文献   

15.
参照生物制品质量要求,连续制备3批脑膜炎球菌多糖-精破类偶联抗原,其多糖含量为19.8~24.4%(w/w),该种拟糖蛋白具有波长为245nm特征性的紫外光吸收谱,在Sepharose-CL 4B柱层析上Kd为0。偶联抗原中多糖的抗原性在火箭电泳上虽与单纯多糖相似,但其免疫原性则明显增强。偶联抗原在4℃存放3年或在37℃存放8周,其免疫原性无明显改变。加温处理过的偶联抗原经Sepharose-CL4B和SDSPAGE检查表明,多糖与蛋白共价结合是相当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罐培养Vi+疗伤寒Ty2菌株,连续流离心去除菌体,加Cetavlon沉淀多糖,NaCl溶解脱聚,去除核酸、蛋白,透析,乙醇沉淀多糖。经全面检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WHO规程要求,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中试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取3批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分别置2~8℃及37℃存放,于不同时间点(37℃第1、2、3、4、12、24、48周;2~8℃第3、6、12、18、24、30、36个月)取样,上XK16/100 Sepharose CL-4B层析柱后,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4种多糖分子大小(KD值)及多糖回收率。另取3批疫苗,置2~8℃存放,分别于第12、18、24、30个月取样,进行疫苗全面检定;取同批疫苗进行酸(调p H值至5.0和4.0)、碱(调p H值至10.0和12.0)处理后置2~8℃,于不同时间点取样,上XK16/100 Sepharose CL-4B层析柱后,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多糖KD值及回收率。结果于2~8℃存放36个月、37℃存放24周的疫苗的多糖KD值及回收率,以及2~8℃存放30个月的疫苗的鉴别试验、外观、水分、多糖含量、分子大小及回收率、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热源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企业内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制造和检定规程》(草案)要求。疫苗调p H值至5.0及10.0后置2~8℃存放48 h,多糖KD值及回收率均符合本企业内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制造检定规程》(草案)要求。结论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于2~8℃存放30个月,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研究伤寒沙门氏菌保护性抗原期间,发现了一个新的不耐热的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抗原,暂时命名为θ抗原。这个抗原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伤寒沙门氏菌中,并能从Ty2菌苗株细胞提取。以不吸收的抗θ兔血清作试管凝集时,与O90l和H901菌株的凝集效价分别为1:640和1:320。但与Ty2或9,12,Vi:d:-菌株不发生凝集,这一现象以后证实是由于Vi抗原的存在。θ抗原形成凝集较幔(31℃18~24小时),其所形成的凝集块疏松,易摇散、呈半絮状。菌体经100℃30分钟加热后与θ血清不发生凝集。玻片凝集试验显示θ血清与W和V型伤寒沙门氏菌(后者须培养在含酚培养基上)在1分钟内产生明显凝集。而与大多数D群(包括D_1和D_2)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不凝集,并与下列肠杆菌科细菌亦不凝集,包括志贺氏菌属A、B、C、D群,大肠艾希氏菌O:1~25和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12个不同的血清型,3株变形杆菌以及含有α抗原的Wakefield茵。化学分析显示,粗制θ提取物含有核酸(491μg/ml)。蛋白质(39μg/ml)和KDO(23μg/ml),但不含有O-乙酰基,表明θ抗原不同于Vi抗原。作者建议以θ血清替代现用的O:9,Vi和d因子血清作为伤寒沙门氏菌的血清学诊断。并需继续查明θ抗原的化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细菌多糖疫苗苯酚污染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 ,改良Lowry氏标准加入法和HPLC法。结果 正常的脑膜炎球菌多糖在 2 6 0nm波长附近有一个最大吸收峰λmax( 2 6 0nm) ,而苯酚的特征吸收波长为λmax( 2 70nm) ;5批正常的脑膜炎球菌多糖A2 60 /A2 70 值在 1 0 7~ 1 12之间。当正常多糖原液有苯酚污染时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 2 6 0nm 2 70nm) ,导致A2 60 /A2 70 值由大于 1变为小于 1。当苯酚增加到 2 0 μg/ml时 ,A2 60 /A2 70 降至 0 88,纯的苯酚为 0 6 2 ;采用内标加入法定量测定出伤寒Vi多糖残留苯酚含量为 0 10 1μg/ml;HPLC法定量测定 1型肺炎球菌多糖、Hib多糖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样品中的苯酚含量分别为 0 2 8、0 96和 0 6 3μg/ml。 结论 ①多糖原液的A2 60 /A2 70 值可判断多糖原液是否被苯酚污染。当A2 60 >A2 70 或A2 60 /A2 70 =1.1(或 >1.0 7)时为正常 ,无苯酚污染或苯酚污染可接受 ;当A2 60 =A2 70 或A2 60 /A2 70 =1时为介于正常和不正常之间 ;当A2 60 相似文献   

20.
生物活性多糖高级结构的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化学结构的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研究多糖的结构是揭示其构效关系的基础。多糖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本文综述X-射线衍射法(XRD)、毛细管电泳法(CE)、核磁共振法(NMR)、旋光度(ORD)和圆二色谱(CD)、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气色质联用(GC-M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检测手段在多糖高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