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却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并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之一。外来的佛教遇到中国本土文化,经过冲突、融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性质,发展至唐朝,形成了最中国化的宗派——禅宗。中国的禅宗把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和老庄哲学的自然无为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心性说,最终成为一种追求自然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宗派。佛性思想是佛教的核心问题,儒家的根本问题则是人性论,它们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讨论了禅宗的佛性思想与儒家的人性思想之间的关系,并简述中国的禅宗佛性思想对佛教人生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然美的本源众说纷纭,禅宗"无情有性"说为探究自然美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视 角。它以佛性一元论为基础,从心物关联与契合的角度,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圆融境界,从而对自 然美及其审美境界的生成,作出了本体论阐释。  相似文献   

3.
介绍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论述。借鉴佛教的境界涵义,冯友兰按人对宇宙世界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与此对应的分别是庸人、俗人、贤人和圣人。他贬低前三种境界,而以天地境界为理想境界。阐述了不同境界中人的人生之乐,认为每一种境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忽必烈经略江南佛教有明显的政治意图。通过设立地方僧官系统对江南佛教实施系统管理,任用僧人杨琏真加废毁故宋宫室陵墓以建梵刹,实现畅国威、隆国势之目的;压制作为江南社会思想文化之重要代表的禅宗,利用江南禅教寺院归属之争,易禅为教;通过杨琏真加主导的禅教廷辩使得教冠於禅;设置江南御讲三十六所,扶植教门,压制禅宗。尊教抑禅使江南禅宗地位下降,发展受到抑制,元初禅宗出现衰落气象,扶植了佛教其他宗派在江南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以原始佛教的戒律为基础,逐步创制了以禅宗《百丈清规》为核心的寺院僧团管理制度。后来,这种制度逐渐成为佛教各宗派遵守的规范,从而逐渐演变为佛教丛林制度。  相似文献   

6.
禅宗解脱的实质是生命的自由。通过明心见性、转迷入悟的途径,心灵摆脱烦恼业障,进入无我境界,从而体验到一种想象的自由。这一过程在很多方面类似审美活动,在体验上具有审美自由的特征。但禅宗的解脱,以及解脱所达到的审美的人生境界之可能,其关键在于生命主体的自我消解。无我的或曰没有主体的自由,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因而,禅宗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和实践,其价值仅仅在宗教方面和美学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品牌服装设计的角度,探讨禅宗美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所提及的"境界"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基础的论述,为品牌服装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境界"及对中国画"境界"营造手法的归纳,为品牌服装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手法和构成形式。本文将品牌服装设计元素与中国画构成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和编码,根据品牌服装设计元素与中国画要素设计绘制可提供丰富系统的设计方案代码表,设计人员依据代码表进行代码的排列组合,并对结果进行设计元素分级细化和主观思维调控,从而形成具有禅宗美学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品牌服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佛教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其后期山水诗所表现出的宁静、空明、禅趣、冲淡的审美风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代博学通儒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对创业者而言,其历程也必须经历这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0.
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以意识形态方式而存在的人生境界是实践的产物,但它又能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功能。从人生境界所具有的自由性、超越性、正义性、实践性、批判性、意识形态性等内在品格特征入手,阐述人生境界具有内在与外在2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维度。人生境界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丰富、完善与超越的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北宋末年朋党之争激烈,"江西宗派"诗人多因此而仕途坎坷,于是倾心禅宗佛理。他们大多与禅师交游频繁,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而公开地借鉴禅宗精神,表现出随缘任性、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并从禅理中体悟诗歌创作方法。吕本中提出的"活法"说对江西诗风的新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禅宗自然现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现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猛志 《饰》2005,(4):34-36
禅宗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的哲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它传入中国周边国家以后,同样影响了那里的文化、艺术以及审美情趣。这其中最深远的莫过于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日本文化艺术,因为禅宗的传入开始有了新的面貌和特征。禅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对建筑、园林的影响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禅宗自然观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佛教禅宗"色空观"理论的解析以及中国画的独特性——"留白"现象的阐释,进一步从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层面说明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内在与深层缘由是基于"色空观"理论所给予的渗透性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1 概况铜官山露天矿在54年开始基建,初步设计委托北京有色设计院完成,但最终开采境界一直没有确定。随着矿山工程的发展,剥离边界问题开始对生产发生了影响,因此必须尽早的合理确定最终境界。矿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是酸性闪长岩系侵入石灰岩和角页岩间所形成的矽(?)岩类型矿床。在露头处有厚层铁帽生成。  相似文献   

17.
儒家哲学是以关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为主要特征的境界哲学,其境界形态表现为《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样一种融天与人、本体与功夫、知与行于一体的实践智慧。对现代教育而言,我们可以从意义世界、精神价值、和谐人格多方面感受和领悟到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现代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酒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酒环境的选择在酒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美酒的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统一构成了饮酒的小意境之和,而饮酒的时、空、人、事的协调一致,则构成了饮酒的大意境之和.中国人追求的饮酒环境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和"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是中国酒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和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生政治、伦理、审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露天矿开采境界的最优横断面位置,并给出了确定这种最优开采境界的一系列灵活、实用的图解法。文中论述了处于该断面位置上的开采境界——相似形开采境界,其境界剥采比和平均剥采比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20.
爱国,首先是一种与生命之血脉相联的情感,同时作为一种与知识理性相联系的信念和价值,又进而强化之、固化之,使之深化和升华为人类最基本、最崇高、最可理喻而又最无须问为什么的情感。爱国情感的这种特质在王宽诚先生的身上有着极为生动极为突出的体现。王宽诚先生对祖国的爱,犹如赤子对于母亲,哲人对于信仰,烈士对于承诺,那种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情愫,那些当仁不让、义无反顾的作为,无不令人感佩万分。王宽诚先生身体力行的爱国精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与境界,他的爱国事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朴实、最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