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宇振 《新建筑》2012,(4):114-118
首先阐述具有现代意义城市设计的出现与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关联;进而回顾包括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曼纽尔·卡斯特尔、阿里·迈达尼普尔等关于城市设计与空间之间关系的论述,讨论城市设计作为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技术工具的核心议题;论述城市设计的多重维度,探讨从城市设计者到全球之间的多种空间尺度,把城市设计置于一种关联性的结构中进行讨论,以及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世界中,城市设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宇振 《新建筑》2011,(3):6-10
首先讨论全球化格局中的城市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大学的不同定义与资本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理论分析框架以及资本空间、地方空间和信息空间三种亚空间类型,进一步阐述大学的社会功用;再结合中国的现实,分析大学空间规划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的社会、城市与大学异形同构,具有高度政治集权和寻求经济自主权力最大化的共同特性。突破这一格局的希望仍然在于大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浙江海德国际社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与园区智能化建设的关系,其中主要阐述了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多网融合的可能性与网络基础建设的关系;详细讨论了园区光纤入户系统的建设方案,其中论述了光纤布线规则、重点部分的实施,并结合具体工程论述了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外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界及相关的一些同志,对城市设计的理解,特别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认识不一;就国外而言,也是众说纷坛。为此,本刊在介绍国外城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目的是在学习、交流国外学术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明确一些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所遵循的技术原则,以便创造适合当代人民生活的城市环境。相信这一讨论对提高城市规划质量是有益的。本刊特邀朱自煊先生作一系统介绍并阐述观点。朱先生根据多年的教学与实践,从中、外城市设计的发展,总结了四个问题:城市设计含意、内容、目标和任务;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回顾;城市设计实践;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权作抛砖引玉”。本刊将分期连载。欢迎广大读者、同行们,都来探索,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重点进行分析,并在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含义和发展现状讨论的同时,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论述可以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如今国内"千城一面"的现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对城市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各自的类型、两者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以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尚鸿 《山西建筑》2011,37(27):1-3
阐述了"低碳生活"与"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低碳循环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生态城市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低碳生活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同时指出在城市规划中仅仅是运用"低碳循环经济"的先进技术理论规划出"低碳城市"思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晓昉 《山西建筑》2007,33(28):41-42
通过对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思想的分析,特别是其中关于类型学与城市纪念物的理论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处理"当代"建筑与"历史"建筑关系问题的启示,并以此理论指导一个抗战文化研究中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浙江海德国际社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与园区智能化建设的关系,其中主要阐述了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多网融合的可能性与网络基础建设的关系;详细讨论了园区光纤入户系统的建设方案,其中论述了光纤布线规则、重点都分的实施,并结合具体工程论述了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曹罡  朱曼铭 《山西建筑》2010,36(18):30-32
通过对中国国家话剧院周边环境的梳理,以"概念性设计"为指导思想,探讨了该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关系,阐述了话剧院内部构造设计要点,以期达到设计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1.
唐克扬 《新建筑》2013,(6):36-43
水滨的再开发涉及两组彼此交叉的关系:"城市"和"自然","新"和"旧"。试图通过具体的、个人化的角度理解藉由"设计"之名出现的城市水滨再开发,一个"理想"的案例一方面揭示出当代城市设计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实践滞后于理论的现状,无论"城市"还是"设计"都缺乏明确的定义或共识,因前者是一种事实的积累及总体的视角,后者却是"遂其所愿"的思路。故"城市设计"的危机与这两种思路的差异性有关,其出路在于如何调和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际,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节能和生态低碳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并结合实例,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特色进行了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的初步介绍,对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对比分析,探寻“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同时指出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对“图底关系”的误解与误用的现实,最后,结合“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案例,对“图底关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17,(5)
讨论了"设计研究"和"建筑城市主义"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运作关系。设计研究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建筑理论与实践之间二元关系的新视角。提出将城市理解为一种多尺度关系的综合体,从而促使城市问题的应对策略超越"规划—城市设计—建筑"的学科藩篱。建筑学中既有的一套对建成环境分析与设计的知识体系可以被拓展到城市尺度,成为一种多尺度视角下探索共享知识的途径,即建筑城市主义。在设计研究的视野下,形式生产和知识生产在方法论的层面紧密相联。建筑与城市蓝图均可被理解为既是形式的也是理论的产物。建筑和城市可被看做是被社会与空间之间的抽象图解所驱动的知识与实践探索的共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设计方案和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表现为城市规划目标的具体化和空间化;后者是达到城市规划目标的工具和途径。通过两个规划实例,讨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指出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公共空间管制的工具,城市设计导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经验可改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手段,同时适应现行法定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由霍华德的"三磁体"图式切入,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对英国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追溯,扩展至对欧洲城市不同发展前景的探讨,着重阐述了在向新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当代城市的主要类型与特征;并进一步聚焦于城市宜居性议题,尤其是城市宜居性与创造力的关系;最后特别阐述了欧洲城市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雷 《山西建筑》2011,37(28):22-23
以批判的历史意识讨论历史环境中的建筑设计问题,以郑州商城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阐述了遗址建筑与城市环境共生的理念,将历史韵味表达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造型逻辑之中,即"突出遗址主题"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韧性城市这一概念被提出并迅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该文首先对韧性的概念和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其次引入了韧性城市设计概念作为对韧性城市落实空间与社会的初探,探讨了韧性城市设计中人的活动、物质系统与社会网络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分别从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次探讨了韧性的城市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内外城市案例对比讨论了具体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以及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作为对韧性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初探,希望为实现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提高城市适应性、应对和抵御灾害能力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屈晓勤  廖一联 《四川建筑》2010,30(4):31-32,35
首先解析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三类策略,通过对成都交通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讨论国外城市形态理论经验,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视角,分析成都市"城市孤岛"现象对交通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于少辉 《山西建筑》2011,37(8):84-86
结合北京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特点及安全巡视工作经验,简要阐述了"浅埋暗挖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巡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工作流程及方法等,以供相关技术人员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