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借助X衍射分析(XRD)及综合热分析(TG-DTA)技术,研究了水泥石在高温(300~600℃)水冷后的物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后,不同条件下的水泥石除不同程度的脱水分解外,均出现了二次水化及严重碳化,其碳化程度由低到高为:自然冷却、水冷却、水冷后静置;破坏样中Ca(OH)_2和CaCO_3质量分数受Ca(OH)_2分解温度范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再生骨料强化方法,对碳化强化改善再生骨料性能及其微观机理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性能的机理主要是通过CO_2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老砂浆中的Ca(OH)_2和C-S-H凝胶反应生成CaCO_3和硅胶填充孔隙,使得其内部的微观结构朝着有利于骨料性能提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石灰加水生成CO(OH)_2,放出热量。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CaO+H_2O(每克分子)——→Ca(OH)_2+15.5千卡↑ Ca(OH)_2自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水分而硬化。其化学反应式为: Ca(OH)_2+CO_2—→CaCO_3+H_2O 磨细生石灰粉的硬化,是将上述消解、凝固两个步骤合并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因此,用它代替石灰膏拌制抹灰砂浆,具有凝固快、强度高等优点。由于生石灰粉的水化  相似文献   

4.
脱硫灰渣及其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脱硫灰渣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其为组份替代粘土进行配料烧制水泥熟料,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灰渣中的CaO主要以Ca(OH)_2和CaCO_2形式存在,SO_3以CaSO_3·1/2形式存在。颗粒细小,比表面积高,烧失量大。以脱硫灰渣配料烧制的水泥熟料,烧成温度低,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还能持续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2013,(11):1-6
采用来源于不同场地的废弃混凝土制备了3种不同的再生骨料,进行了8组饱和面干状态和气干状态下的压碎值指标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并对比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压碎值指标高于天然骨料的2.0倍2.5倍,饱和面干状态比气干状态的压碎值指标高7.22%2.5倍,饱和面干状态比气干状态的压碎值指标高7.22%18.20%。在此基础上,通过26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来源骨料在不同取代率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骨料基材较大的变异性使得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甚至截然相反。为探索骨料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12组气干状态和饱和面干状态下压碎值指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经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并对拟合结果分析表明:随骨料压碎值指标的增加,骨料强度的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不一定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NC)、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掺纳米SiO_2的普通混凝土(NNC)、掺纳米SiO_2的钢纤维混凝土(NSFC)四种混凝土高温时和高温后抗压性能试验,对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SEM分析,对基体相结构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混凝土的高温后立方体抗压强度在400℃时达到最大值。其中NSFC的抗压强度最高,为88.46 MPa,比同温下的SFRC提高21.68%,比NC提高25.96%。四种混凝土高温时抗压强度在200℃时就达到峰值。200℃时,NSFC的抗压强度为77.45 MPa,分别是同温度时SFRC、NNC、NC的1.13、1.21、1.34倍。纳米SiO_2可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降低Ca(OH)_2含量和细化Ca(OH)_2晶体,把对强度不利的Ca(OH)_2转化为C-S-H凝胶,提高基体密实度。因此加入纳米SiO_2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高温抗压强度,特别是对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工程为典型案例,针对混凝土在施工后出现的鼓包、开裂、脱落等破坏性工程问题,采用SEM、点面能谱(EDS)和XRD分析,从元素种类和化学成分角度,认为混凝土中钢渣骨料的存在是出现一系列破坏性工程问题的原因。利用快速水化反应试验——沸煮法,观察沸煮试验后混凝土试样的外观形貌和强度变化,验证了混凝土中钢渣骨料的不稳定因素f-CaO和f-MgO的影响,结果显示,钢渣中的f-CaO和f-MgO在沸煮过程中进一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了Ca(OH)2和Mg(OH)2,体积膨胀是造成沸煮混凝土试件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钢渣骨料引起的混凝土破坏问题,可在混凝土破坏前,在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或抹约15 mm厚的聚合物砂浆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测试验,研究了高温影响矿渣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微观结构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20℃升温至400℃时,矿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缓慢降低,超过400℃时,矿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急剧减小;高温后矿渣混凝土抗压强度残余率高于普通混凝土,掺入适量矿渣微粉有利于改善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00℃时矿渣水泥浆体中的钙矾石全部分解;600℃时矿渣水泥浆体中大部分Ca(OH)_2已经分解;超过600℃时,矿渣水泥浆体中水化硅酸钙和CaCO_3开始分解,800℃时CaCO_3衍射峰消失。低于400℃时,矿渣水泥浆体由层状的Ca(OH)_2和网络状的水化硅酸钙胶体等构成,微观形态致密;高于400℃时,随着温度升高,矿渣水泥浆体的微观形貌逐渐变为疏松多孔的蜂窝状。高温导致矿渣水泥水化产物分解、浆体与骨料界面开裂是高温下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2017,(12)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NC)、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掺纳米SiO_2的普通混凝土(NNC)、掺纳米SiO_2的钢纤维混凝土(NSFC)四种混凝土高温时和高温后抗压性能试验,对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SEM分析,对基体相结构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混凝土的高温后立方体抗压强度在400℃时达到最大值。其中NSFC的抗压强度最高,为88.46 MPa,比同温下的SFRC提高21.68%,比NC提高25.96%。四种混凝土高温时抗压强度在200℃时就达到峰值。200℃时,NSFC的抗压强度为77.45 MPa,分别是同温度时SFRC、NNC、NC的1.13、1.21、1.34倍。纳米SiO_2可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降低Ca(OH)_2含量和细化Ca(OH)_2晶体,把对强度不利的Ca(OH)_2转化为C-S-H凝胶,提高基体密实度。因此加入纳米SiO_2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高温抗压强度,特别是对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低掺量水泥加固3种不同的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Ca(OH)2掺量及不同龄期下3种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随Ca(OH)2掺量的增加,不同龄期的3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粉质粘土次之,砂土最弱。分析原因是由于土体的细度对水泥土强度影响较大。土体越细,土体中粘土矿物越多, Ca(OH)2掺量的增加促进了更多的离子交换作用和火山灰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水泥土强度。试验所用的3种土中红粘土最细,所以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