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临洪东站自排闸濒临沿海,属于深厚海淤土地质。为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渗透变形问题,闸室基础采用沉井基础,2孔一联,共3只沉井,沉井高9.6m,现场分两次制作,一次下沉到位。通过验算沉井各阶段的下沉系数,加强沉井下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动态纠偏,从而保证沉井下沉质量。  相似文献   

2.
海淤土软弱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的安全、投资、效益等方面影响很大。本文结合一帆河闸拆建工程基础处理设计,阐述了沉井基础、水泥搅拌桩的设计、施工方法,并探讨了设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沉井、水泥搅拌桩在海淤土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潮澄控制闸工程存在严重隐患.在该水闸拆除重建设计过程中,提出了闸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和灌注桩基础的2种设计方案.通过方案比较,选取搅拌桩复合地基作为该闸闸基处理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曹娥江大闸闸址地基为深厚软土,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解决承载力、变形量及变形协调等问题。介绍了大闸桩基的设计及其检测情况。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的基础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深圳西海堤坳颈涌水闸重建工程,对闸室的基础设计及岸翼墙的基础设计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良  那静 《吉林水利》2011,(7):53-56,59
以清远水利枢纽为例,介绍了深厚覆盖层上建闸坝的基础处理和闸基防渗的特点,通过计算分析提出对深厚砂卵砾石地基的综合处理措施,解决了闸基承载力、渗透变形、稳定等问题,为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倩怡  王星梅  王鑫 《江苏水利》2012,(5):29-30,32
江苏省常见的不良土质主要是海淤土、淤土、淤泥质土,地基处理主要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压缩变形问题,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根据其特点采取最优工程措施处理这些不良土质。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沉井、深层水泥搅拌桩、真空预压、换填法、碎石桩或砂桩挤密法、压密注浆、预制沉桩(含管桩、方桩等)。  相似文献   

8.
曹娥江大闸位于钱塘江河口地区,闸址区地基为易冲的粉砂土地基,每天承受钱塘江强涌潮冲击闸下护坡产生了结构变形,工程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分析研究变形破坏原因,提出科学的处理方案,对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绍兴县滨海闸建于新淤成粉砂土地基上这一情况,在分析粉砂土土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先采用振冲挤密技术处理地基,然后对水闸闸室及上下游护坦、海漫、翼墙及消力池基础进行结构改进,以避免出现工程病险隐患。  相似文献   

10.
雷少青 《水利科技》2020,(2):25-27,30
底轴驱动翻板闸可调度性好,环境融合度高,广泛应用于城市水系工程中,但软土地基上大跨度底轴驱动翻板闸闸基稳定应力分析和基础处理相关研究较少。该文以晋安湖工程3号闸为实例,通过闸基稳定应力分析,从伸缩段长度控制和基础处理设计两方面调整闸基应力不均匀系数,解决了深厚软土地基上大跨度底轴驱动翻板闸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未加载充分的现场静载荷试验不能完全反映地基承载力情况,有可能导致复合地基安全储备过高。结合闽东沿海某工程,在静载荷试验未加载充分的情况下,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了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同时,定义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与按相对变形确定的特征值之比为K,K是一个反映复合地基承载力安全储备的安全系数。通过统计同地区113组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K值。经过验证,K值同样适用于该工程。因此K具有一定地区性,在根据相对变形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后,利用K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从而为较直观认知复合地基的安全储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漕河渡槽槽身段采用灌注桩基础,桩基进入弱风化岩石005m,按纯端承桩计算桩基承载力。采用桩基静载试验检测桩基承戡力,试验结果表明,漕河渡槽桩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蔚  吴琪  纪延松  王翊 《西北水电》2009,(5):91-94,99
由于大唐吉林向阳风电场一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属于软弱地基,根据设计分析,该风电场一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基础采用了桩基础设计方案。利用规划总院编制的CFD—WTF基础设计软件和西北院与同济大学合作编制的二维有限元基础设计软件对该项目桩基在风电基础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通过对基础的稳定性、承载力、变形等重要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风江调水工程中的东场挡潮闸工程的基础及工程地质情况,分析了闸址地层岩性,提出了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形成较大直径桩基,提高挡潮闸两岸岸墙砂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并详细论述了高喷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下伏泥岩粉砂岩地基具有显著的浸水崩解软化特性,使得该地基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难以确定。依托南宁市火车东站南广场高架平台工程软岩互层地基大直径灌注桩项目,对该工程2根群桩基桩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针对试验中试桩未达到破坏其极限承载力难以确定问题,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法和数值反演分析法来预测其荷载沉降性状和极限承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岩互层地基桩基荷载沉降性状为缓变型,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可用指数函数来描述试桩受荷性状,并结合数值反演分析来预测其极限承载力,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方法低估了该地基中基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潮州枢纽可研设计对大型水闸软基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搅拌桩的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等计算出了结果,对搅拌桩的布置及对水闸抗滑稳定的影响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7.
深覆盖层的坝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难点。多布水电站河床式厂房位于河床深厚覆盖层上,地基承载力较低,变形沉降问题突出。根据厂房整体稳定及基础应力计算成果,完建工况时基础承载力富裕量很小。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变形,设计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旋喷桩等多种措施进行基础处理。计算表明,经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设计采用的基础处理方案是安全、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张滩闸坝左岸厂房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厂房建基面覆盖层较深,下伏基岩面起伏较大,且溶蚀沟槽发育,对此,设计阶段采用PHC桩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不均匀沉降。采用Midas建立桩基模型,模拟单桩在分步加荷的工况下,桩体受力及沉降规律,结果表明, PHC桩承载力及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前期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原闸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问题着手,重点分析原闸的基础加固方法。通过实际的受力工况及受力过程计算分析,提出了较合理的加固措施:在原闸底板的上游侧拼宽一块新底板,增补灌注桩,使新老底板联结为一整体,共同承担荷载,解决了闸室抗滑稳定的问题。对灌注桩施工方法、工艺、检测及拼宽底板的结构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软土地区水闸边墩与翼墙间易产生过大变位,导致止水失效并危及水闸运行安全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温州某深厚软土地基上水闸整体模型,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并考虑土体蠕变法则,研究变位产生的原因以及闸侧连接空箱对翼墙及桩基础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连接空箱过渡水闸与堤防之间的地基,改善了水闸桩基础的受力,有效控制了翼墙的位移;合理的空箱尺寸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翼墙与闸室间变形缝的开展,并且可以避免因空箱设置过大而造成的工程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