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不断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课证赛融合"就是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探索,将职业证书、竞赛项目与课程体系相结合,实施"课证、课赛"双融通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过程化培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据挖掘方法在“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中的应用,存在挖掘结果交叉熵损失值过大、拟合程度过高等问题。为此,文章引入Python语言,开展对“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数据挖掘方法的设计研究。利用Python语言,挖掘“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数据;提取“岗课赛证”融合课程特征;结合Python中的sklearn库,实现对融合课程数据的挖掘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新挖掘方法得到的挖掘结果交叉熵损失值得到有效控制,拟合程度大大降低,使挖掘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研究为了解决传统岗课赛证课程存在数据传播有限、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构建了一种面向于物联网和大数据下的岗课赛证教育课程分类的卷神经网络分类识别模型。首先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对教育课程分类进行研究,然后将课程分类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岗课赛证课程分类的模型,最后通过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测试数据上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岗课赛证课程分类识别模型在课程分类准确性、PR曲线和F1值分别为90.61%、0.89和0.81,实验结果均优于对比方法。这验证了研究提出的岗课赛证课程分类识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识别能力,同时这项研究对于岗课赛证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是高职院校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基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安全岗位能力标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多项标准,使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得以一体规划、一体实施。本文在厘清“岗课赛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网络安全行业的岗位和专业特点对该核心专业课程网络攻防实践课程进行了重构和课程内容优化,形成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正在推行的育人策略,目的在于充分借助学校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的人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也是21世纪影响力巨大、潜力不可忽视的新兴行业,大数据是行业中正在逐渐成熟的领域,不仅能够为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提供发展助力,还能够推动传统企事业单位的升级和发展。本文以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为对象,探讨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为互联网行业培养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希望可以推动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为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助力。  相似文献   

6.
熊炼  赵伦  杨柳  王豪 《计算机时代》2021,(10):111-114
针对高校大数据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分析当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赛融合的方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建立学科竞赛习题库、竞赛知识图谱,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参与竞赛指导、竞赛参与课程考核等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金海峰  坎香  陈进 《福建电脑》2022,38(4):110-113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本文提出了构建融合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体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文中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阐述了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路.学校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体系中有效融合"岗课赛证"有助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数据结构的课程特点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互动微课为资源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阐述从微课的设计与动态增长、翻转课堂应用模式、多样互动性和依托平台方面进行设计、实现和应用的过程,强调理论性、实践性和情感交互的有机结合,说明微课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微课"的特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契合程度比较高,所以"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掘"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彬彬 《信息与电脑》2023,(24):237-239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由课程管理模块和信息管理模块组成,用于管理教学课程和学生、教师的信息;软件部分负责整合教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教学资源利用率更高且系统响应时间最短,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开展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学探索,以赛课结合为抓手,通过研究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方案和多校资源共建共享策略,阐述如何实现课程优质资源的最大化,以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阐述"课证融合"模式内涵,探索计算机专业"课证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和方法,以及"三证书"制度、"335"组合机制、"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方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政策的出台,要求规定从2019年以后,相关的职业院校要实行1+X的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让学生们在获取相应毕业学历时,尽可能考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在2020年度实行的十个1+X证书当中涉及工业机器人的就有两个。根据相关政策的要求,进行深入的产教融通以及相关校企合作工作,对中职院校中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专业技能人才高质量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指出运用“岗课赛证”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由理论内容逐渐转向对专业技能运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重点培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推进中职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师》2017,(4):58-60
在国家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的新形势下,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大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了基于"课证赛"融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可操作性措施,并进一步阐述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该科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课程的教改研究.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入"赛""课"结合的思想;最后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机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学习热情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专业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岗位变化迅速的今天,职业核心能力愈发重要。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就业人才,理应重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随着蓝墨云班课等线上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运用,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了新的途径和模式。本文将通过探索利用蓝墨云班课来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路径,分析这一培养途径的优点与不足,以探求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已成为幼儿教师必备一项专业技能。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具体要求,从合理设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多媒体课件比赛,以及利用教育实践提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幼儿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职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课证融通理念为依据,借助OBE能力分析框架解读Web前端开发证书的各级标准,基于此提出证书课程矩阵并介绍如何将其融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给出课证融合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国家骨干校建设实施,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该文在分析国家骨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及"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提升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整体水平,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微课是学科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悍的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微课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