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山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是遵化—青龙矿集区内赋存于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金矿床。茅山金矿的金矿化主要产于茅山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蚀变黄铁绢英岩内。文章对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化带及矿体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床成因诸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较复杂,矿床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的叠加作用。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了围岩,使其发生了热液蚀变作用。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2.
卢玉杰  郭闯 《矿产勘查》2019,(10):2529-2537
黑石砣矿床位于衡阳盆地北缘,是一个以Cu、Pb、Fe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近矿围岩具有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本文在详细阐述矿床地质特征和围岩蚀变特征基础上,划分蚀变期次、探究蚀变与成矿关系、指明找矿方向;认为该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和钾化为主,矿化与围岩蚀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后找矿应以4~11线,-200~+200m深度为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585-589
丹巴独狼沟金矿是近年来在松潘-甘孜成矿省内发现的一大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矿床成矿条件并建立成矿模型,认为其属中温热液造山型石英脉金矿,矿体产出明显受断层控制,成矿热液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至次级断层构造及断层相关构造裂隙中冷却析出形成矿床。并指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首先应对其深部断裂构造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应在F2断层深部寻找盲矿体,最后隐伏次级构造是发现雁列状新盲矿体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4.
风化梁北金矿区位于北西向风化梁断裂带以南,石炭纪英云闪长岩与志留纪公婆泉组接触带上,北西向多期活动断裂为主要控矿容矿构造。文章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的分析,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认为该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深部显示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额尔古纳成矿带浅成热液脉状银(铅锌)矿床以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围岩蚀变特征及银的降低场表明中基性火山岩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是成矿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发育的退色蚀变带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许远平  甘雨  黄凤  杨钻云  张磊 《矿产勘查》2012,3(6):836-844
南坡金矿区地处印支陆块群墨江—黎府—罗文真火山弧带的北段,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区域构造和派生裂隙是区内含金热液迁移的通道和容纳矿源成矿的场所.文章通过对区内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将测区矿床成因类型暂定为地下热卤水参与的浅层低温热液黄铁矿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二长花岗岩黄铁矿脉构造裂隙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从物源、成矿热动力、构造和围岩圈闭等4个成矿有利条件对南坡金矿床成因进行阐述,确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昊  路坦  李健  张莹  张文博  涂恩照 《矿产勘查》2013,4(2):137-145
铁炉坪银铅矿床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下峪乡,矿区内发现6条蚀变破碎带,共圈出24个银矿体和7个铅矿体.矿体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地层中,严格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形态以脉状、透镜状为主.通过对铁炉坪银铅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体受花岗绿岩带及构造断裂带的联合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海底火山喷发—变质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归纳总结其找矿标志,对熊耳山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莎 《矿产勘查》2023,14(1):52-59
湖南省祁东县清水塘铅锌矿床位于邵阳—郴州北西向成矿带。铅锌矿体产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灰黑色钙质板岩、奥陶系粉砂质和硅质板岩。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重晶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脉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通过对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其为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本文总结了该矿床地层岩性、构造、褶皱和矿化蚀变找矿标志,为矿床今后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述国  王宁  张沛 《矿产勘查》2020,11(8):1616-162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王根敖包铁矿产于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上段灰岩与辉长-辉绿杂岩体接触带及其构造裂隙中。文章通过阐述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内铁矿主要受岩浆和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其矿床具有典型的矽卡岩蚀变分带,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矿。对矿床的关键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研究和总结,认为岩体附近的矽卡岩蚀变带、深部分异较好的辉长岩体、北东部M1团状高磁异常区是进一步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南缘首次发现了张吉口银矿床,矿床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矿床,研究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对指导区域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银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小河二长花岗岩体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接触带的F1断裂构造蚀变带中,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具分支复合现象。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状—网脉状银矿石、浸染状银矿石。银主要赋存于独立银矿物辉银矿、硫锑铜银矿中,呈他形粒状,粒度较小,黝铜矿中的银以晶格银形式存在。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及化探异常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张吉口银矿体深部及走向两侧、司家路土壤化探异常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