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川建材》2017,(5):200-201
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和水文条件影响显著,全面掌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及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是顺利开展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根据现有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结合乐山市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对不同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作了分析,可为因地制宜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地质环境的利用还是地质灾害防治都需要深入研究,以便为其地质开发和灾害防治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分析了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情况,根据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利用,提出了构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期最大程度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提供相应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问题分析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局域环境破坏,造成地球表面局部环境及生态变化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问题,着重论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现状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关键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3,(1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是我国生态环境发展需要着力关注并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又在这三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是由水、空气、土壤、岩石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它与周围的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进行着连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同时也受到地球表面用遭作用力的影响。地质环境的变化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一个主因,各式各样的地质灾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有效控制地质灾害,国家出台了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本文将从阐述地质环境入手,来分析地质环境的基本属性,并探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最后回归到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环境减轻战略的有效结合上,促进减灾战略由被动防治转向科学开发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杨智琴 《山西建筑》2010,36(22):139-140
针对稷山县境内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对稷山县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该县治理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种经济活动的逐渐加强,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地质问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本文对环境地质以及其中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环境保护、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城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在对济南市区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济南市区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风险评价优势指标和层次结构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优势指标的权值和重要性排序,最后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单元,建立模型,计算出各单元的风险度大小,根据各单元的风险度基准值大小,对济南市区的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区,这对济南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及其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危害。首先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其后列举了自古至今该区地质灾害的危害事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分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给该区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五个方面危害性。结论认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期给该区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重大危害,且呈日趋严重之势,应尽早实施科学的防、减灾战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208-209
加强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水平,是完善我省地质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各级政府提高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决策水平和效率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诱因,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吉汉 《山西建筑》2014,(31):205-206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山西省环境地质在矿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后果,并提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健全地质环境保障机制等有效对策,为今后山西省平衡生态地质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省地裂缝、地面沉降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灾害损失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地质调查与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并针对缓变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山西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及防治工作提供了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磊 《山西建筑》2013,(35):79-80
针对山西省平遥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木家庄煤矿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了具体阐述,并通过对该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措施,为实施工程治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地质灾害预测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预测分区是通过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因素,反映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便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通过对广东省地质灾害预测分区的研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拴萍 《山西建筑》2014,(35):78-79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地理概况、地质环境背景及地质灾害特征,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现状、形成原因等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对预防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聂肖虎  谢璐瑶  杨冬  刘新  刘青 《矿产勘查》2022,13(6):825-8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石油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安全传输及运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长输管道常需穿越西部山区等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地质条件差,是地质灾害事件的高发区域。而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降雨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诱发因素,为了深入了解降雨与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于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机理,为降雨导致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现有的长输管道地质灾害提出合适的预警方法,最后总结了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面向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提出评价的工作内容,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面向城市规划地质环境质量量化评价方法,目的是为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和防灾减灾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详细地质数据资料成果。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质环境、加强城市的建设管理、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从而谋求城市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西省已存在的几大地质灾害出发,简要论述了其危害性,提出了仅采用工程防治方面来减弱地害影响的一些措施,始终要贯彻防抗治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以北流市为例,利用地质环境要素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通过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选取了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貌类型、自然斜坡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残坡积土层厚度、人类活动强度、多年平均降雨量7个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总面积为1185. 37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9%;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总面积为1027. 7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1%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总面积为243. 5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20.
樊燕  张振义  王骏 《山西建筑》2014,(16):227-228
分别从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七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这一典型资源型地区资源赋存特征、环境本底及目前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为提高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